首页 百科知识加速发展服务业:西双版纳思索

加速发展服务业:西双版纳思索

【摘要】:第三产业已经成为西双版纳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西双版纳州力图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努力打造成为连接中国—东盟的商贸基地、物流基地、出口加工基地和现代服务基地。当然,西双版纳州发展现代服务业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三)发展对策根据以上发展思路、原则,结合西双版纳面临的机遇及实际条件,笔者对西双版纳州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抓住机遇 突出优势 加快发展服务业

邢开蓉

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推进而产生的,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高技术密集度、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和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西双版纳州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新形势下重要的战略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减少经济增长中资源能源消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就业吸纳能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

一、西双版纳州现代服务业发展分析

全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2009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137. 87亿元,增长12. 8%,连续6年增长10%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 849元。经济的快速增长为西双版纳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三产业已经成为西双版纳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1979年在三次产业中居第三位的第三产业,经历30多年的发展,从1979年产业增加值3 206万元发展到2009年的569 231万元,所占比重由1979年的14. 5%跃居到2009年的41. 0%,充分反映出第三产业已成为西双版州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虽然现代服务业不同于传统服务业,但整个服务业快速的发展为西双版纳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除旅游业外,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增长较快,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如2008年,全州第三产业增加值495 600万元,增长15. 6%,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长16. 8%,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2. 0%,房地产业增长23. 4%。近年来,以上几个产业对西双版纳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较为明显,这一情况可为西双版纳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方向的确定提供依据。

桥头堡战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要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为此,省委八届八次全委会决定,将“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工作的重点。西双版纳州力图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努力打造成为连接中国—东盟的商贸基地、物流基地、出口加工基地和现代服务基地。西双版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当然,西双版纳州发展现代服务业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如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认识有待统一,部分领导干部对现代服务业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西双版纳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还较为薄弱;服务业内部存在结构制约,倚重传统等问题。笔者试图对发展西双版纳现代服务业作一些宏观上的探讨。

二、西双版纳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和对策探讨

(一)发展思路

西双版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实施桥头堡战略,努力将西双版纳建成连接中国—东盟的现代服务基地,以现代化的新观念、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为内涵,依靠科技进步、政策创新、项目带动,基本形成重点发展旅游、物流、商贸、金融四大龙头产业,信息、房地产、中介服务及其他行业快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新格局,全面提升西双版纳现代服务水平,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西双版纳注入新动力。

(二)基本原则

(1)立足发展基础,突出重点带动全局。要结合当地实际,根据区域服务业发展的条件和发展态势,选择确定重点发展领域。既要发挥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效应,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突出重点发展领域,又要发挥现代服务业的联动效应,突出重点发展行业,以重点区域和行业为突破,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www.chuimin.cn)

(2)突出特色优势。一个地方的比较优势往往是综合竞争力的基础。西双版纳发展现代服务业应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扬长避短,保护、发挥、利用好优势,强化地方特色,选准主攻方向,优先培育发展条件较好,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的服务行业,尽快形成规模效益。

(3)提升传统服务业与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并举。许多现代服务业是以传统服务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和传统服务业还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崛起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应当继续鼓励发展提升商贸餐饮、居民服务、卫生保健等传统服务业,以便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4)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既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角色,制定优惠政策,规范行业环境,又要确立企业的主体角色。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自主性,以企业为主体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政府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扶持。

(三)发展对策

根据以上发展思路、原则,结合西双版纳面临的机遇及实际条件,笔者对西双版纳州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长潜力大、应该加快发展的产业。笔者认为,以西双版纳现在的条件而言,是旅游名胜地、是边境州,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通道、窗口,把其打造成为连接中国—东盟的现代服务基地,优势条件较多,这一战略目标的定位是准确明晰切合实际的,建设的关键在于选择发展的重点、路径等问题。因此,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围绕这一目标,应建立服务业发展的协调机构和工作机构,规划协调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通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步调,形成抓好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的合力,并加强责任制考核,各地服务业的发展要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并对地方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实施考核,促进全州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2)树立大战略、大发展意识,以现代化、国际化新理念指导旅游业转型升级,深度发展。要结合西双版纳旅游工作实际,开拓创新、抢抓机遇,认真贯彻实施《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实施意见》 ,全力抓好“旅游强州战略行动方案”的实施,着力建设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五大工程”(旅游线路与景区景点特色精品化工程、民族文化开发与建设工程、旅游品牌创立与宣传促销工程、旅游产品基地与商品开发工程、旅游管理与服务水平提升工程) ,尤其是要在大项目、大环境、大产业、大市场等方面有新突破;要着力实施好“五个一批”建设,提升旅游接待设施档次,构筑转型升级的旅游产品;要在塑造旅游精品、提升文化品位等方面深度拓展;要扩大旅游对外开放,以建设桥头堡的主阵地优势和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区域旅游合作为重点,争取国家给予更多的旅游出入境政策支持,积极探索建立国际旅游合作机制、途径,拓展旅游合作渠道和范围,大力发展跨境旅游,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圈建设进程。

(3)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内容,发展现代服务业不能不谈到物流业,因此,笔者在此对这一问题作一阐述。西双版纳物流业发展是基于中国—东盟大物流环境的,必须放在这个大前提下全方位规划,此外,还有西双版纳自身资源、区位、产业、交通等条件,可构建现代物流网络,培育物流市场,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改造提升传统物流业。一是要加强物流规划体系建设,依托景洪中心城市,培育市场,整合资源,建立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多层次的采购、运输、仓储服务网络体系。二是重点以“蔬菜石油”、 “花卉换水果”、“冷果换热果”项目作为突破口,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昆曼公路、澜沧江水路货物跨境运输。三是培育和完善具有西双版纳与东盟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壮大西双版纳州集群式物流产业。四是引进或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并尽可能在空间布局(成立园区或依托工业园区)上形成集聚区,以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五是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澜沧江航道改造,实现升级,改善昆曼公路的通畅状况。

(4)推动边贸、城区商贸流通业发展。以边境口岸建设促边贸,构建边境边民互市经济带,抓好边民互市点和互市市场的建设,形成边贸互市区;积极推动城区商业建设,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完善城区流通网络体系;新建和改造一批连锁店、配送中心,逐步形成核心零售商业带和区域商贸中心;加快引进和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及商品交易批发市场,深入推进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和提升传统商业。

(四)建设金融平台、完善金融服务

协调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国内商业银行与GMS国家开展金融结算和项目融资机制;支持中国农业银行西双版纳州分行与泰国泰京银行和老挝发展银行互开账户,建立人民币—泰铢(老币基普)银行结算渠道,为企业搭建对外的金融服务平台,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加快引进区域性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不断建立健全全国有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三级金融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推进信贷结构调整,加大对重点发展行业的扶持力度;完善信贷担保体系。

此外,还要加快信息、房地产、中介服务、保险、咨询、会计、法律、会展、创意体育健身、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拓展新的服务领域,促进服务行业结构优化,形成新的增长点。

(邢开蓉,女,侗族,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校办公室副主任,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