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西双版纳桥头堡国际化战略成就

西双版纳桥头堡国际化战略成就

【摘要】:积极探寻西双版纳桥头堡国际化战略之路尹为志摊开地图,位于云南边陲的西双版纳,966公里的国境线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澜沧江出境后流经缅、老、泰、柬、越5国出海汇入太平洋。随后,云南省确立了桥头堡发展战略,出台了桥头堡战略规划。

积极探寻西双版纳桥头堡国际化战略之路

尹为志

摊开地图,位于云南边陲的西双版纳,966公里的国境线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澜沧江出境后流经缅、老、泰、柬、越5国出海汇入太平洋。昆曼国际大通道堪称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中的奇迹,是“地球上一条绿飘带”,沿途所见皆满目葱郁,车在路中行,人在画中游,一片生机盎然景象。州内4个国家级口岸,是我国进入东南亚最为便捷的通道。

一、充分发挥西双版纳桥头堡战略作用

2009年7月下旬,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云南后提出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随后,云南省确立了桥头堡发展战略,出台了桥头堡战略规划。建设桥头堡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思路,是云南的一个重大发展定位,是提升云南整体实力的重大举措。桥头堡建设既是国家开放战略的重大推进,也是西双版纳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家一直关注直达印度洋国际大通道的构建,即从西南方向形成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而连接欧洲的新通道。据测算,这条从云南经由缅甸直达印度洋的大通道,要比目前经东南沿海绕道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行程短3 000公里左右。据统计,目前中国出口货物的42%,原油进口的90%均经马六甲海峡。一旦印度洋大通道贯通,西双版纳将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贫困边陲,而成为开放的前沿。桥头堡战略是推进我国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的战略需要,也是西双版纳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现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

二、西双版纳在桥头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地区相比,目前,西双版纳国际大通道建设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欠账太多”。在东部许多省份都在构建省会城市到州市主要城市“ 5小时甚至4小时经济圈”这一大背景下,昆明到景洪仍然需要近10个小时的时间,路途花费时间太多。二是“设施太差”。在发达地区,高速公路上设有很好的服务区。而昆曼大通道服务区有的服务区功能过于简单。西双版纳应强化大通道精细化管理,可站在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这一高度,弘扬一种“以路致远,有容乃大”的新精神,争取国家乃至云南省进一步投资、提升昆曼大通道(特别是西双版纳段)各项指标,借鉴省外经验,以国际大通道建设和优异的投资环境为撬动支点,同时,借用八方民智,千方百计吸引各地客商到西双版纳跨省跨国生财。正如西双版纳州州委书记江普生所言:没有超常规的思维,就没有超常规的结果。

三、强力推进西双版纳桥头堡建设,促进西双版纳跨越式腾飞

推进西双版纳桥头堡建设,就是要把西双版纳经济社会发展放入全国、云南发展格局当中,以建设“通道、基地、平台、窗口”为突破口,用世界视野、全球思维来审视,来考量,以桥头堡建设立足长远来谋篇布局。

一是推进通道建设。一方面要提升完善州内立体交通通信网络,努力构建以航空为先导、以陆路为基础、以铁路为重点、以水运为补充、以口岸为特色、以信息为助推、以电网为动力、以机制为平台的立体交通网络与贸易体系。另一方面要着力推进水、陆、空、铁通道建设,千方百计加快景洪港、磨憨口岸、西双版纳国际机场和打洛口岸4个国家级口岸的配套建设,实现通关便利化;加快推进澜沧江景洪港勐罕码头建设,加快打洛口岸配套设施建设,确保2010年打洛口岸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争取把景洪勐龙口岸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加快西双版纳国际机场改扩建步伐,全力配合泛亚铁路建设,完善提升连接东南亚国家的立体交通网络,以大通道促进大流通,以大流通促进大发展。

二是加快口岸建设。口岸工作要立足于“通”和“活”,口岸不“通”,就建不起来;口岸不“活”,就兴不起来,大通道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2009年以来,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通关便利化的若干意见》 ,西双版纳要以此理顺口岸管理体制,全面提速口岸建设,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

三是抓好产业基地建设。桥头堡的“桥”如果指通道的话, “堡”就是城镇,就是生产加工基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搞成“过道经济”,要重点加强产业建设,形成西双版纳面向周边的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以优势来促进人、物、资本、技术、信息的外向流动。创造这种优势,当前最现实的途径就是结合昆曼国际大通道建设,整合全州产业资源,科学规划,做好沿线产业布局。一方面,要依托昆明等大中城市,统筹西双版纳城镇化建设进程,在经济走廊周边加快外向型产业基地建设,吸引各种优势资源向通道聚集、向基地集中,同时做好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配套,使全州人才、技术、信息、产业优势与通道优势有机统一起来。另一方面,要着力推进“四个基地”(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基地和现代服务基地)建设。加快建立服务网络体系和物流集散服务体系建设,将景洪市建成面向东南亚的国际物流配送基地;推进中国磨憨—老挝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实现“蔬菜石油”、“花卉换水果”、“冷果换热果”贸易的正常化,促进进出口增长;推进磨憨进出口贸易加工园区、景洪工业园区和勐海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来料加工贸易,形成外向型加工经济优势,促进人、物、资本、技术、信息的双向流动;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发展金融、通信、信息、旅游等服务产业建设,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投资设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分销中心、物流中心等现代服务贸易机构,建成功能完备的现代服务基地。基地建设上,要打好八张牌:

第一张牌:建设生物特色产业基地。充分发挥版纳气候、资源、区位优势,把产业发展作为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的重要支撑。围绕这张牌,在整合巩固提升粮食、蔗糖茶叶、橡胶、畜牧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发展竹子、咖啡、澳洲坚果、亚麻新兴生物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以优质米、咖啡、坚果等为重点的现代食品加工业,以竹木深加工产品、红木家具为重点的竹木加工业,以傣药等为重点的生物制药工业。

第二张牌:建设绿色生态旅游度假公园。“境内瓜藤伸出境外结瓜,境外山鸡跑到境内下蛋;打开家门就是老、缅,跨过边境就进东盟。”这是对西双版纳地缘区位优势的生动描述。要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以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为重点的旅游文化产业,构建集民族文化、自然生态、边境风光、珠宝购物、保健养生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www.chuimin.cn)

第三张牌:建设进出口加工基地。要依托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发挥黄金口岸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作用,大力发展进口资源加工业;大力发展出口加工装配业;大力发展境外生物特色产业以及矿产能源、森林等领域的跨境产业合作;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大力争取央企和东部沿海地区企业进驻版纳,建立特色鲜明、支撑有力、节约资源的进出口加工基地,实现互利双赢。

第四张牌: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仓储基地。充分发挥桥头堡黄金口岸交通优势,以口岸经济区为重点,规划建设综合保税区,促进口岸流量更大规模、更加持续发展,形成桥头堡黄金口岸重要国际物流基地。另外,要以边境经济贸易商品交易会为龙头,继续办好和提升一年一度的边交会,使其规模逐年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影响日益提升,逐步发展成为以促进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为目的并向多边合作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区域性国际展会和交流平台。

第五张牌:建设区域性金融服务平台。在这张牌中,要进一步完善和巩固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退税成果,加快推动一般贸易、服务贸易等领域的人民币结算退税,积极争取进行境内外居民与非居民本外币现钞现汇境内结算、兑换与投资等方面的试点,建立场所固定、监管规范、市场运作的边境本外币交易市场,破解金融保险合作难题,提供高效便利的边境金融服务,保障边境金融安全稳定,全力推动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

第六张牌:建设区域性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发展无线宽带网络,整合信息资源、网络资源,建设数字版纳,建立桥头堡前端信息服务平台。要按照导向明确、信息安全、沟通内外、传输及时、服务透明公开的原则,以跨境通信光缆和国际邮件交换站为基础,州内电信、移动、邮政和互联网服务商为主体,加大州内和跨境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第七张牌:建设区域性文化交流平台。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生态文化、边地文化、珠宝文化,以傣族泼水节等为文化交流平台,积极开展文化领域境内外交流与合作,在交流与合作中增进友谊,相互信任,促进共同繁荣发展。另外,建立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体系,以语言文化教育、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宗教文化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扩大招收东南亚、南亚籍学生,积极开展跨境师资培训、交流,扩大教育合作规模,使西双版纳成为东南亚、南亚学生留学的重要目的地。积极发展民营医院,大力发展跨境医疗服务产业。以项目带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为原则,积极开展现代农业、疾病控制、疫情防控、生物创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第八张牌:建设空间区域经济片区。以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以城镇化发展推动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构建区域经济布局。

四是加强对外窗口建设。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正式建成和国家面向西南开放的不断深化,西双版纳将具有越来越多的代表国家参与周边的国际事务,同时中央企业、省外企业和滇企也将纷纷利用西双版纳区位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走出去”已成为西双版纳对外经济合作中最有优势、最有潜力、最有作为的领域。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抓紧在南亚、东南亚国家设立企业(公司)运作的驻外商务联络机构,更好地发挥对外窗口的桥梁作用。完善对外交流的窗口,加强西双版纳与驻在国的友好互信关系;全方位地展示西双版纳开放、务实的形象,提升西双版纳吸引力;更方便地开展官方合作与协调;更好地为“走出去”企业和人员提供公共服务;更全面地掌握驻地国的经济发展态势,及时沟通信息,服务于双边政府决策。例如:可在口岸设立试验区,给予试验区进出口免税、进料保税、入区退税、区内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倾斜扶持。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推进招商引资,以大项目带动大开发、促进大发展,着力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投资环境、创业环境、旅游环境、人居环境最佳的州市之一,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展示友好合作诚意、改革开放成果、优秀民族文化和促进相互了解、增进友谊的窗口,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五是着力推进平台建设。在中国云南—老北、泰北、缅北合作机制的框架下,建立“中老泰边境地区六方合作会议制度和联络制度”,把“六方合作会议”建成六方友好往来、交流磋商、深化合作、共同发展的平台,着力把中老泰边境地区打造成“边境贸易圈”和“国际旅游圈”;着力把“边交会”办成次区域合作中较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努力提升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六是完善合作机制建设。多年来,西双版纳先后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建立了一系列多边、双边合作机制。主要有“中国云南—老挝北部工作组合作机制”、“云南—泰北合作工作组机制”等,这些国际合作机制为推动西双版纳与周边国家经济技术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桥头堡战略对我们提出了更高、更全的软环境建设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已建立的合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权威性,更好地发挥机制的长效作用;需要提高合作机制的多层次性,既要有经济方面的联系协调机制,也要有科研、文化以及企业交流的对接机制。

七是抓实人才队伍建设。桥头堡建设的关键是人才队伍。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建设桥头堡,人才先行一步”的理念,重点培养、引进三种类型的人才。一是前瞻型的专家学者人才;二是创新型的干部管理人才;三是实干型的经营人才。尤其是各级干部队伍,在桥头堡建设中既当好宣传员和指挥员,更要当好战斗员和实践者。

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不仅是云南的事,也是国家的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桥头堡建设,对于云南,对于中国,都时不我待,西双版纳要在桥头堡战略中盘活开放新棋局,就要努力做到思路早确定,规划早出台,工作早启动,进一步深化对桥头堡战略重要性的认识,抓住机遇,谋略在胸,亮剑一搏。按照服务全国全省、服务东盟各国、发展西双版纳的思路,充分发挥地缘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优势,乘势而上,抢占先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着力推进“四个基地、两个平台”建设,努力实现外贸、外经、外资、外游倍增计划,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桥头堡建设,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以科学发展观和“三个有利于”来统领全州未来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实践,要自觉服从并服务于桥头堡建设大局,不拘一格,大胆创新,改革不合理的制度,破除不合时宜的陈旧理念,松绑政策上的约束。同时桥头堡建设是一个联动的整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所以也只有用系统的方法来整体推进才能取得实效。各级党委政府、各个部门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共同把桥头堡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尹为志,男,汉族,西双版纳州国家税务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