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马克思主义之前的真理标准问题解答

马克思主义之前的真理标准问题解答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说法:其一,以圣人的意见为标准;其二

三、问题解答

(一)马克思是怎样揭露和批判旧哲学不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的?

答:旧哲学是指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它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马克思揭示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

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物、现实、感性”是指称同一内容的概念,即能被人感觉到客观世界;所谓“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是指旧唯物主义把认识对象仅仅当做同人的实践活动毫无联系的纯客观的东西去理解,或者把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理解为不通过人的任何实践活动而仅仅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把握,就像照镜似的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可见,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的关系仅仅看成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不是看做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把实践从人的认识过程排斥出去,从而否定了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所以,马克思紧接着说,旧唯物主义不是把客观世界“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即指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即不是从人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去理解。这就进一步深刻地说明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在于没有把客观世界当做实践的对象来理解。这是一切旧唯物主义所具有的消极直观性的根本原因。

2.马克思批判了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错误

马克思说:“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这是说,由于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不能对人的能动性作出唯物主义的解释,这样不仅不能战胜唯心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这里说的“抽象”是“片面”之意,即片面夸大了精神的能动性,把它看成不受客观事物制约的绝对。把精神通过实践对物质的反作用看成对物质的决定作用,甚至派生出了物质。唯心主义抽象地谈精神的能动性,把实践看成纯粹的精神的活动,所以马克思说:“唯心主义者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因为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主体能动性与客体的制约性相统一的活动。

3.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这里所谓“思想客体”是指黑格尔的绝对观念,黑格尔把它理解为超越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实体,是黑格尔哲学研究的对象,当然是唯心主义的。费尔巴哈反对黑格尔的这个观点,认为思想只能是人的思想,人是思想的主体,而人又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所以费尔巴哈把人和自然界等“感性客体”作为他的“新哲学”的“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

费尔巴哈主张研究人和自然界,特别把人提到哲学研究中心的地位,这是正确的。他有时似乎也强调实践的作用,但就其基本立场来看,他是贬损实践、抬高理论的,他只把理论活动,而不是把实践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因为在费尔巴哈看来,只有理论活动才是“人于中满足自己,让自己自由地活动的那种活动。在这里,满足自己的同时,人也让自然安静地存在下去。”“与此相反,如果人仅仅立足于实践的立场……那他就跟自然不睦,使自然成为他的自私自利、他的实践利己主义最顺从的仆从。”[14]费尔巴哈“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亦即把实践理解为犹太人的利己主义的活动,是一种“不洁的”行为。因此,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没有把实践看成“对象性的活动”,即没把实践看成主体向客体转化,通过改造和设定对象显示主体自身力量的活动。马克思确立了自己哲学的基础即实践,从而走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二)马克思是如何阐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答:第一,论述了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能动的活动。针对唯心主义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意义的错误,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论述了实践范畴,指出实践是“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是“客观的活动。”尤其是针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的缺点,马克思强调了实践的能动性方面,即“‘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实践之所以是感性的、客观的、能动的活动,这是因为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活动就是作为一种物质力量的主体的人,运用物质手段去作用于客体,从而使客体变化的活动。所以实践活动的实质是物质力量相互作用的过程。但并不是任何一种客观活动都是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同人的意识、主观紧密相连的,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自觉地、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它与动物那种适应自然而进行动的物质力量的相互作用有着质的区别,体现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殊能动性。马克思的实践范畴既与唯心主义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区别开来,又为新哲学奠定了基础。

第二,阐述了对事物、现实、感性,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的观点。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对客观对象的理解,不仅仅把它当做感觉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当做人们用自身的活动来改造的对象。而且,首先把它看做是被人们改造的对象,然后才把它看做是被人们认识的对象;对于人,首先把它看做是改造世界的主体,然后才把它看成是认识世界的主体。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一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一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在这两种关系中,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是主要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客观世界为前提,建立在人们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对自然界改造的生产实践,人们就不可能认识自然界,离开了对社会改造的社会活动(在阶级社会中主要是阶级斗争),人们就不可能认识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直观,而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改造这个实践活动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

第三,表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论断。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说法:其一,以圣人的意见为标准;其二,以我的意见为标准;其三,以多数人的意见为标准。但无论何种说法,都有脱离主观的范围,都没有正确地解决真理的标准问题。马克思在《提纲》中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他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经院哲学的问题。”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要证明这种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在人们的主观范围内是不能得到证明的。同样客观事物本身也不会直接回答人们的认识是否正确。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才能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并且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正是实践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决定了它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真理不是因为它们表述明晰清楚,而是因为它们已经被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所证实;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是真理,也不是因为它已被社会上大多数人所公认,而是因为它已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所证实。

第四,阐述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的观点。“思维的现实性”是指正确反映客观的思维能够转变为现实;思维的“力量”是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认识世界离不开实践,只有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的规律。同时,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思维的力量,证明世界的可知性,驳斥不可知论。认识世界不仅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世界的规律,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然而,思维、意识的东西是不会直接引起客观世界的任何变化,只有通过具有思维、意识的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可见,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离不开思维的力量;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的实现,又必须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践活动方能实现。认识和实践是辩证的统一。

(三)马克思是怎样揭露和批判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及其认识论根源的?

答: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但在社会历史观上却陷入了唯心主义。马克思在《提纲》中,对此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1.马克思在《提纲》第三条中揭露和批判旧唯物主义者在人与环境、人与教育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唯心史观

旧唯物主义者,特别是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他们看到了人被客观环境决定的方面,提出了“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的著名论断。这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要求改变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愿望。但是他们把环境理解为主要是政治制度、法律道德、文化、教育等上层建筑;他们不是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而是从上层建筑来说明人的精神面貌。旧唯物主义在肯定教育决定一切的同时,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即把人分成天才和群众两部分。一部分是天生的教育者,一部分是无知的群众;天才人物可以发现理论,制定完善的法律,改变环境,教育群众。这样,必然导致“应该由贵人、贤人和智者来统治”[15]的英雄史观。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罗伯特·欧文,继承了法国唯物主义的观点,他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社会上存在的一切罪恶都根源于社会制度。他得出了消灭罪恶的资本主义制度,代之以理想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结论,这无疑是对的。但是,他把社会主义的实现,寄希望于天才人物。而不是依靠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结果他推行的一系列社会主义试验都成了泡影。

2.马克思在《提纲》第四、六、七条中着重从两个方面揭露和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

第一,马克思在《提纲》第四条中揭露和批判费尔巴哈通过宗教观所表现出来的唯心史观。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是他哲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看来,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是当时社会一切罪恶的根源;而宗教神学又是封建理论基础。因此,他把批判宗教神学当做是一场伟大的思想革命,当做自己的主要任务。他说:“我在我的一切著作里面从来没有放过宗教和神学问题;它们一直是我的思想和我的生命的重要对象。”[16]他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从而揭穿了宗教的神秘外衣,将上帝现实化和人化。这对当时反对宗教和唯心主义的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他不了解宗教产生的真正的社会根源,找不到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而且还提出以“爱的宗教”来代替信仰上帝的宗教,甚至严重歪曲了宗教产生的原因,夸大宗教在历史上的作用,把宗教作为划分历史阶段的根据等。这些都暴露了费尔巴哈在宗教观上的唯心主义的杂质。

第二,马克思在《提纲》第六、七条中,揭露和批判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唯心史观。费尔巴哈在反宗教迷信的斗争中,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用人的本质说明神的本质,确立了人在哲学中的地位。这是费尔巴哈的一大贡献。但是,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唯心的。在他看来,人的本质是抽象地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即“理性、意志、心”,而没有看到人的社会性、历史性。正像马克思指出:他不是具体地、历史地去考察人的本质,而是抽象地孤立地考察人的本质;他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生来具有的理性、爱、意志,这就充分揭露了费尔巴哈在人本质问题上的唯心史观。

3.揭示了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

马克思在《提纲》第五、九条中,着重从两个方面揭示这一问题的。

第一,马克思在《提纲》第五条中,提示了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认识根源是消极的直观性。

费尔巴哈反对黑格尔哲学抽象的思辨性质,而强调“诉诸感性的直观”,但他所说的“感性”,只是感官对自然界和人的照镜子似的被动消极的反映,而“不是看做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即不是把感性首先看做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这就必然使他和其他旧唯物主义者一样,在社会历史领域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可见,消极的直观性是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认识根源。

第二,马克思在《提纲》第九条中,进一步揭示了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是不了解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直观的唯物主义”是指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市民社会”是马克思借用18世纪以来资产阶级学者用来表述财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一个术语,在这里指社会的经济关系。所谓“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是指直观唯物主义者把处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人作为孤立的单个人来考察,而不作为社会实践的人、阶级的人来理解,因而在观察社会历史时当然至多也只能说明个人的思想动机,而不能揭示产生这种思想动机的社会经济根源;只能看到个别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而看不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只能把社会历史归结为某些个人偶然动机造成的偶然事件的堆积,而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坑难以自拔。

总之,旧唯物主义者陷入唯心史观的根本原因是不懂得社会实践的作用。在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上,由于旧唯物主义不懂得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看不到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看不到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于是得出“环境决定论”的错误结论。在人与教育的关系上,旧唯物主义者夸大了教育的作用,不懂得教育的形成、发展和作用都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因而得出了“教育万能论”的错误结论;在宗教问题上,费尔巴哈不懂得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不懂得宗教只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历史条件下才出现的特殊现象,因而他找不到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由于费尔巴哈离开社会实践,“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因而他把人的本质看做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无法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

(四)马克思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哪些基本观点?

答:首先,马克思在《提纲》第三条中阐述了实践对改变环境、改变人的决定作用的观点。针对旧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在人与环境上的唯心史观,马克思明确指出,革命的实践就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即主观见之于客观,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这种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和在这一过程中人自身得到的改造,无论从深度和广度来说,都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环境可以给人以影响,制约人的活动,但更重要的是人能通过实践改造环境、人化自然,并在人化自然中改造人自身,从而促进人对环境的改造。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发展了这个思想,指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有世界革命化,实践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17]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的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18]这就说明了环境的改变和人自身的改造都决定于社会实践。

其次,马克思在《提纲》第六条中,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针对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理解和对人本质的规定的错误,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之所以能在一定的自然基础上存在和发展,在于人类基本的实践是生产劳动。正是生产劳动使猿转化成人,也是生产劳动使人与人之间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渐结成了家庭、社会、阶级、国家、宗教等政治关系、思想关系和社会关系。这些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关系集中地表现为阶级关系。人是生产劳动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者,因而人的本质不在于他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他的社会属性。这样的人才是具体的、真正现实的、可以理解的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论断,既与唯心主义彻底地划清了界限,又彻底地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同时给我们指出了一个研究和说明人的本质的基本原则。这个论断,是马克思长期探索所得出的结论,是他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的质的飞跃,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思想的形成。

第三,马克思在《提纲》第七、第八条中,阐述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思想观点。针对费尔巴哈把“宗教感情”即人的理智、意志和感情归结为人的自然本质,从而把它看成是永恒的错误,马克思指出:“‘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宗教感情”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不是上帝赋予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甚至是根本对立的看法,表现出不同的感情,都能从社会生产实践和阶级斗争实践中得到解释,都能在社会生活中找到其产生和存在的根源。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在这里阐发的思想,为以后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这个基本原理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第四,马克思在《提纲》第八条中,阐述了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是全部唯物史观的基本点,也就是说,实践是全部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整个社会生活、特别是物质生活本身就是实践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强调,人们要生存,要从事政治、文化、科学、艺术等社会活动,必须首先解决衣、食、住的问题,为此,必须首先进行生产活动。所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解决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是为生产实践服务的;所谓人们的社会存在,主要是指以生产活动为基础、为内容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而且实践是社会精神生活的基础,是精神生活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践生活过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9]可见,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点,实践范畴是历史观的基本范畴。(www.chuimin.cn)

(五)新、旧唯物主义历史观有哪些根本的区别?

答: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旧唯物主义历史观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考察的对象不同

马克思在《提纲》第九条中指出,旧唯物主义不是把感性理解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他们对“市民社会”从“单个人的直观”出发进行考察,把“市民社会”理解为孤立的个人的简单相加。这样,在观察社会历史时当然至多也只能说明个人的思想动机,而不能揭示产生这种思想动机的社会经济根源;只能看到个别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而看不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只能把社会历史归结为某些个人偶然动机造成的偶然事件的堆积,而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最后,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坑难以自拔。

新唯物主义则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它以社会关系的运动作为考察的对象,提出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以此出发去考察社会,从而发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2.社会基础和阶级根源不同

马克思在《提纲》第十条中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这里说的“市民”是指资产阶级,“‘市民’社会”也就是资产阶级的社会。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上的资产阶级世界观,是反映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要求,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哲学。

“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新唯物主义”是指超越了旧唯物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类社会”是指共产主义社会,因为共产主义社会不再是分化为阶级的社会,不是以某个阶级为标志的社会,是统一的整个人类社会。这里说的“社会化了的人类”,是指消灭了阶级差别,从私有制度和剥削压迫下解放出来的人类。马克思这句话,说明了自己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与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的紧密联系,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从而公开申明了这一新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揭穿了一切旧哲学所标榜的超阶级的骗局。

3.目的和使命不同

马克思在《提纲》第十一条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无论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都不了解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不了解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由于他们不懂得理论来自实践、又要回到实践为实践服务。因而他们只能给自己提出说明世界的任务,而未能给自己提出改造世界的任务,甚至有的还反对向哲学家提出改造世界的任务。例如,法国唯物主义者霍尔巴赫说:“人若想改变世界的秩序,那只不过是一个叮在马车车辕上却以为自己在指挥马车行进的苍蝇而已。”费尔巴哈虽然批判了宗教神学,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却没有给自己提出改造世界的任务;在他看来,人只能观察对象,因此,哲学家的主要任务在于消极被动地观察自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根本不同,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就是改造世界,当然,这样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只主张改造世界,反对解释世界。相反的,他认为科学地解释世界正是革命地改造世界所必需的前提,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实践。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地解释世界依赖于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的实践,离开实践就不能正确地解释世界;而且更重要的解释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因此,哲学的使命和功能是改造世界。

这不仅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和功能是改造世界,而且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

(六)费尔巴哈是怎样理解实践的?

答: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中指出:“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就是说费尔巴哈反对黑格尔把神秘的绝对观念这种“思想客体”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主张把自然界和人这种“感性客体”作为自己哲学的研究对象。他说:“思辨哲学一向从抽象到具体,从理想到实在的进程,是一种颠倒的进程”。他号召人们:“观察自然、观察人吧!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哲学的秘密。”[20]这些思想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费尔巴哈仍然没有认识到实践的意义,反而对实践作了错误的理解:

首先,费尔巴哈认为实践是一种理论活动、认识活动。他说:暂时只在一个人头脑里存在的东西就是理论,而在许多人头脑中存在的东西就是实践。所以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物质活动,因而实践不在他的哲学研究之列。

其次,费尔巴哈“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即把实践理解为犹太人的利己主义的活动。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说:“实践的直观,是不洁的,为利己主义所玷污的直观,因为,在这样的直观中,我完全以自私态度来对待事物……”[21]因此,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当然,费尔巴哈有时也讲实践的作用并把实践包括到认识论中去。例如他曾说:唯心主义的主要缺点正是由于它仅仅从理论的观点来提出和解决客观性和主观性的问题,而不知“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22]。但是,费尔巴哈并不了解实践的真正意义,他对实践的理解是错误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对费尔巴哈的实践观作了深刻的评论:“如果在费尔巴哈那里有时也遇见类似的观点。那么它们始终不过是一些零星的猜测,对费尔巴哈的总的世界观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只能把它们看做仅仅是具有发展能力的萌芽。”[23]

(七)费尔巴哈是如何理解人的本质的?

答:马克思在《提纲》第六条中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即把宗教的本质说成人的所有品格的集中和优化。他说:“属于神的本质不是别的,正就是属于人的本质,或者说得更好一些,正就是人的本质”[24]。他剥去罩在神身上的神圣光环,揭示了宗教的本质,这当然是个进步。但由于他不懂得社会实践的意义,不是对人的现实的本质,即阶级的本质作批判地分析,由此对人的本质作了两点错误的理解:

1.他把人不是看做现实的具体的人,而是看做抽象的人。他“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第一,费尔巴哈所谓的宗教感情,是理智、意志、感情,等等,就是人的友谊和爱情。他脱离社会实践的联系、历史的发展,把这些东西理解为每个人生而具有的、永恒的、自然的东西。他不理解,一定的感情是社会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不同阶级地位的人就有不同的感情。

第二,“人的个体”是费尔巴哈假定的一个能够代表人类本质的标本。他所假定的这个“人”是抽象的、孤立的,不属于任何社会,也不属于任何阶级的抽象的理智、意志、感情和肉体,此外什么也没有。因此,它是抽象的、孤立的。

2.“因此,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第一,首先我们解释一下费尔巴哈的“类”的概念。在他那里有“个性”、“种”、“类”三个概念。“个性”是指个体的特性。“种”是指一个氏族、部落、民族本身的共同点,即区别于其他氏族、部落、民族的特性。“类”是一切人所具有的共同性。他说:“在类中一切人都是共同一致的,他们的种族、部落和民族的差别都消失了”[25]。在费尔巴哈那里一切人的共同性即“类”都是人的本质。也就是说在他看来,人的本质是共同的人性。

第二,所谓“类”是内在的、无声的共同性,就是指“类”是看不见、听不到的,是不可感知的共同性。费尔巴哈说:“……能见性、直观性,简言之,可感知性,不外就是人种差别和民族差别的可感知性;例如,希腊人显而易见有别于其他民族;……不可见性,不外就是类的不可见性、不可感知性,因为作为一切人的集合的类,其本身不是感性的、可见地存在着的;存在着不过是种罢了。类排除了……形体的、感性的特性”[26]

第三,“类”是许多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就是说,费尔巴哈纯粹从自然的、生物学角度来理解人的共同性,而不是指人的社会性、阶级性。我们知道,费尔巴哈的道德原则是建立在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欲望这个共同性的基础上的。那么我们看看他对幸福的论述就可以了解这种共同性在他心目中的纯自然生物学的性质。他说:“对于幸福的追求是一切有生命和爱的生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着的生物、一切呼吸着的和不以绝对漠不关心的态度吸进碳气和氮气、吸进死空气而不吸进新鲜空气的生物的基本的和原始的追求。”[27]由此,我们可以明了,费尔巴哈的所谓“类”,一切人的共同性,即共同的人性,无非就是自然的生理性质。

马克思在这里对费尔巴哈的“类”的概念的解剖,对我们正确地理解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即否认实践,有极重要的意义。费尔巴哈曾说:“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的。”[28]但是要注意,费尔巴所讲的实践是作为“类”的人所共同必须的实践,主要是带生物性质的消费性质的实践,如“呼吸”、“饮食”,等等,而不是指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项社会实践,也就是说不是积极改造客观世界的革命实践。正因为如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仍然是直观的唯物主义。

(八)为什么说社会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答:实践的观点是《提纲》中的基本观点和中心思想,它像一条红线贯穿在《提纲》的始终,马克思在《提纲》中第一次把社会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范畴提了出来,这就表明社会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29]

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观点,必须作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毛泽东在《实践论》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两篇著作中讲得极为明白:我们所讲的实践主要的不是个别的人的活动,而是社会的实践,是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项实践。即使是个别人,他也不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30]可能脱离一定的生产方式和阶级关系而单独活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在阶级社会中,“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31]

人类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因此也只有在人民群众实践的基础上才可能对历史有真正的科学的了解。只有实践的历史观才是科学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人民群众是进行社会实践的主体,无论是生产斗争、阶级斗争或科学实验,它们的主要担当者都是人民群众,因此,“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2]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历史观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统一的基础就是革命的社会实践,《提纲》——“作为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清楚地而且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