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心理障碍:基本定义及自我救赎

心理障碍:基本定义及自我救赎

【摘要】:第一章心理障碍的基本定义纵观人类发展进程,各种疾病一直相伴相随。心理障碍是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简言之,所谓的“心理障碍”,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的后果对本人和社会都是不适应的。心理障碍强调的是这类心理异常的临床表现或症状,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一般的疾病看待。

第一章 心理障碍的基本定义

纵观人类发展进程,各种疾病一直相伴相随。20世纪前半叶,威胁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主要是传染性疾病营养不良,后半叶则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那么到了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什么呢?大多数学者和专家给出的答案是:心理障碍。在近期于北京召开的世界精神病学学术年会上,与会学者和专家一致认为,人类将从“传染病时代”、“躯体疾病时代”进入“心理疾病时代”。

心理障碍人人都有。许多读者朋友会觉得这是否言过其实、危言耸听,但这确是不争的事实。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沟沟坎坎:繁重的学业,恋爱的不顺利,就业的压力,职场中的竞争沉浮,结婚、生子、买房、买车以及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等等;还有生活中的烦琐,青春期抑或更年期所面临的困惑,等等。这些都会令我们的情绪产生或大或小的波折,都会困扰我们的身心健康,使我们在某一段时间内因不良心境造成兴趣减少、生活规律紊乱甚至性格偏离等,造成情绪波动、失控,引发各种在外人看来不可理解的异常行为,包括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疑病症等。

那么,心理障碍的基本定义是什么呢?

严格地说,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 Disorder),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在临床上,常采用“心理障碍学”的概念,将范围广泛的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统称为“心理障碍”,或称为“异常行为”。这里所提及的“行为”一词是广义的,泛指一切可观察的动作或活动,包含了人类功能的几乎所有方面。

通常所说的“心理障碍”还有个比较一般的定义,即指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这种“没有能力”可能是器质性损害或功能性损害的结果,或两者兼而有之。可概括为:(www.chuimin.cn)

(1)心理机能失调:指认知情感或者行为机能的损坏;

(2)个人的痛苦:该病症给个人造成的痛苦(如狂躁状态);

(3)非典型的或者非文化所预期的:不是该地区文化行为典型的特点。

心理障碍是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它既可以包括轻微的心理问题,例如,当人们遭遇重大挫折或面临重大抉择时会表现出情绪焦虑、恐惧或者抑郁,有的表现为遭受挫折后的沮丧,亲人死亡后的悲伤,人际关系紧张引起的烦恼、退缩、自暴自弃,或者表现愤怒甚至冲动报复。往往是过度应用防卫机制来自我保护,且表现出一系列适应不良的行为,也包括比较严重的心理活动紊乱,例如,由各种躯体疾病和各种物质(成瘾物质、某些药物或毒物)引起的继发性精神障碍,以及尚不知道原因的原发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等。

简言之,所谓的“心理障碍”,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的后果对本人和社会都是不适应的。当心理活动异常的程度达到医学诊断标准,我们就称之为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强调的是这类心理异常的临床表现或症状,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一般的疾病看待。此外,使用“心理障碍”一词容易被人们接受,也能减轻社会对此类人群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