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彭司勋:战争创伤后的归国之旅

彭司勋:战争创伤后的归国之旅

【摘要】:然而,已饱受战争创伤的祖国又面临着更大的困难,急需各方面的人才。1950年9月初,彭司勋登上威尔逊总统号,同船归国的中国学生、学者共120多位。当地政府安排他们入住当时最好的宾馆南方大厦,政府还举办丰盛的晚宴招待归国学子,使他们倍感祖国的亲切与温暖。

获得硕士学位后,彭司勋还希望继续深造,又向学校提交了攻读博士学位的申请,并获批准。就在此时,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国内的反共气焰十分嚣张,美国政府以威胁利诱之手段,千方百计阻挠中国学生回大陆,并宣布中国留学生如继续留美,学费和生活费由美国国务院负担。如愿在美工作,可提供就业机会。然而大多数同学都向往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纷纷要求回国。彭司勋考虑到出国一次不容易,本想留下来继续学业。就个人前途而言,留下来当然更好,美国优厚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科研环境令人难舍。然而,已饱受战争创伤的祖国又面临着更大的困难,急需各方面的人才。是参加祖国建设还是留下来继续学业,让他十分纠结,同时他也惦念着家人。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又经同学们鼓励,最终他放弃了读博士的想法,决定回国参加建设。

哥伦比亚大学的东亚图书馆,收藏有丰富的中文图书,包括小说古典文学,甚至县志、各类谱牒,还有各种中文期刊和报纸。国际公寓(International house)阅览室也有大量中文报纸。彭司勋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正值国内政治形势发生剧变的时期,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不得不关心国内局势,彭司勋也常到这两个地方阅报,以了解国内情况。通过报纸,彭司勋知道国民党节节败退,金圆券改革失败,上海经济一片混乱;南京、上海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等待回国的日子里,他来这里读报的时间更多了。当时他对共产党并没有太多认识,但从报纸上可以感觉到新中国的新气象,加之新中国号召海外留学生回来建设祖国,这更坚定了彭司勋报效祖国的决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陆和美国没建立外交关系,不能直航,留学生回国,要经过香港。但是港英当局配合美国的政策,故意刁难、拖延发放签证。没有签证就无法购买船票。

等待回国的日子十分难熬,因奖学金中断,失去了生活来源,彭司勋不得不去中国饭店临时打工。与此同时,他惦念着家人。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大陆和美国断绝通邮,和家里通信很不方便,要通过香港的朋友中转。好在希望回国的学生人数很多,学生们多次到香港驻纽约领事馆交涉,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斗争,冲破重重阻挠,终于获得签证,踏上归途。此时,他在美国已等待近3个月了。回国前,上海医科大学张昌绍教授请彭司勋帮忙购买试剂和图书,四叔彭勇炎也让他帮忙购买耳鼻喉科方面的书籍,彭司勋一一照办。

彭司勋等中国留学生购到的船票是从旧金山开往香港的威尔逊总统号,他和林凤藻、向恕人、陈誉[55]等在纽约的中国同学从纽约乘火车到达旧金山。1950年9月初,彭司勋登上威尔逊总统号,同船归国的中国学生、学者共120多位。由于同学们来自美国各地,并不相识。在船上彭司勋认识了几位湖南老乡,有潘绍周[56]和夫人章修华,夫妇同为湘雅医学院毕业。潘绍周是彭司勋四叔的同学,当时已是有一定造诣的内科医生;章修华比潘绍周晚四年毕业,是儿科医生,他们均曾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回国前潘绍周已在美国任职,由于朝鲜战争,决定放弃美国的工作,带着儿子返回祖国。劳远琇[57]也是湘雅医学院毕业,1949年赴美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生院进修眼科学,回国后在协和医院任眼科医师。还有一位李明俊医师,也是湘雅医学院校友

图2-15 1950年秋在威尔逊总统号甲板上与湖南籍留学生合影(后排左1为彭司勋,左2为潘绍周)

图2-16 在回国的轮船

乘坐该船的不少人后来成为知名学者,如“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著名物理学家赵忠尧,著名化学家傅鹰、张锦夫妇,气象学家叶笃正,生物学家沈善炯,地质学家涂光炽,空气动力学家庄逢甘,药理学家金荫昌等。

留学生购买的都是三等舱,没有空调,舱内很热。船到檀香山停留的时间较长,旅客们结伴上岸游览。9月12日,威尔逊总统号在日本横滨靠岸,一些到日本、台湾的人下船,有三位中国学者赵忠尧、沈善炯、罗时均,被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带下船,直到再次启航,他们也没能上船。彭司勋后来知道,他们被送往东京,经过种种调查盘问,一个月后才得以回国。

之后,威尔逊总统号驶往香港,停泊在维多利亚港,许多人原拟看望在港亲友,虽然有签证,但港英政府也不准中国学者登岸,大家只能与岸上亲友挥手告别。马基华当时就职于联合国,正在香港休假。彭司勋原本打算去看望他,也未能如愿。与恩师失之交臂,成为他终身的遗憾。

船在香港停泊了一段时间后,船上的中国学者改乘小艇到九龙,又改乘火车直达罗湖,一路上受到警察监视。当时的罗湖站只有一个站台,连遮风挡雨的棚子都没有,他们一行人步行通过罗湖桥,进入深圳。桥这边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当地群众敲锣打鼓,扭着欢快的秧歌,欢迎海外归来的学子。当天中午,他们又乘车到广州,受到更为热烈的欢迎。当地政府安排他们入住当时最好的宾馆南方大厦,政府还举办丰盛的晚宴招待归国学子,使他们倍感祖国的亲切与温暖。这与他们在香港的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下来,政府组织参观了黄花冈烈士纪念碑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地方。三天以后,他们各自分别去自己的目的地,彭司勋回到了上海。

【注释】

[1]该校现为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2]1927年该校更名为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1939年改组为浙江英士大学医学院,设医、药学两系,1947年改为浙江省立医学院,1952年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医学院,1955年药学系停办,教师调整到沈阳药学院、四川医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南京药学院。学生分别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和北京医学院学习。

[3]该校抗战时期1939年内迁成都,药学专修科改为药学系,学制四年,与华西大学药学系合班上课。1953年并入华东药学院,即现在的中国药科大学。

[4]该校药科1952年院系调整时并入上海医学院药科,即现在的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药学院。

[5]现为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6]此段参考了薛愚主编.中国药学史料.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351-372.

[7]据陈邦贤统计,全国共33所医学院,四所附设药学教育,一所直属教育部的专科学校。(陈邦贤.中国医学史.1954.)

[8]孟目的(1897~1983),药学家。直隶(今河北)保定人。1918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预科。1925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药学院。英国皇家药科学会第一个中国会员。1925年回国。曾任协和医学院药科副主任,经济委员会卫生实验处药物化学系主任,中国药学会理事、理事长。1936年创办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并任教授、校长。建国后,历任中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委员兼总干事,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药品检验所所长、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长。《中华药典》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53年版和1963年版的编纂负责人之一。(袁士诚,谢海洲.热心药学事业的孟目的教授.药学通报,1981,16(3):22-25.)

[9]陈思义(1902~1983),上海崇明人,药物学家。1923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留校任理论化学助教。1925年考取官费赴美留学。先入读芝加哥大学生理化学系,不久转威斯康星大学专攻药学。1927年,获药学博士。1928年,就聘于美国登佛化学制药公司驻中国推销员,绕道欧洲回国。1931年,执教上海中法大学。1936年,赴南京负责筹建中国国立药学专科学校(简称药专,今中国药科大学前身),建成我国第一所独立的药学专科学校。始任教务主任,后任校长,并亲自授课。1945年出任重庆卫生局专员,主管药政。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药学院(后改南京药学院)药剂系主任、教授。(彭司勋主编.中国药学年鉴1980~1983.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10]施士元(1908~2007),又名公岛,笔名万乙,上海崇明人,物理学家、教育家。我国最早从事核物理研究者之一。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年考取了江苏省官费,留学法国,入巴黎大学镭研究所,在居里夫人指导下,从事核谱学研究工作,获得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任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曾任江苏省物理学会理事长。

[11]袁翰青(1905~1994),江苏南通人,有机化学家、化学史家和化学教育家。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公派赴美留学,就读于伊利诺大学。师从美国著名化学家亚当斯(R.Adams),1932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33年底回国,任中央大学教授,讲授有机化学。1939年任甘肃科学教育馆馆长。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化工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商务印书馆总编辑,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秘书长,负责筹建兰州分院。同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6年,调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任研究员、代所长。

[12]薛愚(1894~1988),字回慕,湖北襄阳人,药物化学家和药学教育家。1925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化学系,任清华大学讲师,1933年获巴黎大学理科博士学位,回国任河南大学、暨南大学教授,1938年任国立药学专科学校教授,讲授无机化学。1945年任校长。1946年后任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主任、教授;曾任中国药学会理事长;编著有《实用有机药物化学》、《普通化学定性分析实验教程》、《医用有机化学》、《中国药学史》等。(白本.先师仰弥高,后学共垂范—纪念药学教育家薛愚教授诞辰100周年.药学教育,1994,10(4):57-58.)

[13]雷兴翰(1904~1989),湖南麻阳人,药物化学家。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38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药学院博士。1939年回国,曾任国立药学专科学校、重庆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人民制药公司化学制药一厂厂长兼总工程师,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名誉院长。1961年研究成功世界上第一个口服非锑抗血吸虫病药物呋喃丙胺,同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编著有《药物化学进展》、《有机化学》等。(张椿年.药物化学家雷兴翰教授.药学通报,1982,17(3):24-25.)

[14]管光地(1904~1952),生药学家。江苏南京人。193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生物系。1937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药学院硕士学位。次年回国。1940年,任国立药学专科学校生药学教授。1947~1952年任该校校长。(徐国钧,宋惕生.我国早期生药学家管光地教授.药学通报,1983,18(9):44-45.)

[15]刘宝善(1896~1988),江苏无锡人。1924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生物系,先后在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任助教、教员。1937~1943年在国立药专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44~1947年在英国诺丁汉大学药学系从事生药研究,回国后任浙江大学理学院药学系生物学教授。1952年调入军事医学科学院,任教授。(彭司勋.中国药学年鉴.)

[16]张昌绍(1906~1967),上海人,药理学家。1934年上海医学院毕业,1937年公费留英,师从伦敦大学医学院神经药理学大师盖达教授,1940年获博士学位。后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进修。1941年回国。任上海医学院药理学副教授,并兼任中央卫生实验院药理研究室主任。(邹冈.怀念卓越的药理学家张昌绍教授.生理科学进展,1983,14(3):278-280.)

[17]据李干生主编《中国药科大学校史1936~1996》记载,1940年5月,学校所在地区瓷器口黄角坪遭敌机轰炸,教师王光鑫、学生王志华、王坚中不幸遇难,学校被迫于6月1日停课,并匆忙迁入歌乐山尚未完工之新校舍。

[18]赵守训,1922年出生,山东齐东县人,天然药物化学家。出生于中医世家,青岛崇德中学毕业后,值抗战开始,在湖南136后方医院药房工作。1939年考入国立药学专科学校高职调剂生班,1941年转入4年制专科学习,1945年毕业,任南京市卫生局药品管理处技士,1947回国立药学专科学校任教,历任南京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与彭司勋为同学和同事。(参见周骊.天然药物化学家——赵守训教授.中国药学杂志,1993,28(4):243.)

[19]涂国士,1919年6月21日出生于北京,1942年毕业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1945年赴英国留学。1947年毕业于诺丁汉大学药学系,1949年毕业于该校化学系。1950年回国。历任卫生部药品检验所化学药物科科长,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化学药物室主任、研究员,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药品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是新中国化学药品检定工作的开创者之一。(参见杨伯群,陈长龄.药品检验专家涂国士教授.药学通报,1982,17(9):36-37.)

[20]徐玉均(1917~1968),江苏无锡人。1940年毕业于国立药学专门学校,1945~1950年赴英留学,获伦敦大学药学院博士学位。1950年11月回国,任卫生部药品检验所生测科科长,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副教授,《药学学报》副主编、《药学通报》主编。(参见朱燕,赵雅灵.药理学家徐玉均同志.药学通报,1984,19(4):48-49.)

[21]沈家祥,1921年出生,江苏扬州人,化学制药专家,工程院院士。1942年毕业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英国,1947年获伦敦大学药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药物化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东北制药总厂实验室主任、国家医药管理局总工程师等职,现任天津大学教授。1985年当选法国国家药学科学院成员。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的研究和生产方面有贡献。(参见彭司勋主编.中国药学年鉴1987.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314.)

[22]许汝正(1918~?),江苏南京人,药品检验专家。1942年毕业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1948年就读于美国普渡大学药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49年底回国,先后负责组建武汉市药品检验所和湖北省药品检验所并任所长。曾兼任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湖北省分会名誉理事长、《药物分析杂志》副主编等职。1979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聘为药物依赖性咨询组成员。(参见彭司勋主编.中国药学年鉴1987.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312.)(www.chuimin.cn)

[23]院长蒋中正令:“民国政府明令公布中央卫生实验院组织条例通饬知照”,重庆市档案馆藏。

[24]朱章赓(1900~1978),又名季青,浙江义乌人,1929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1932年赴美国耶鲁大学进修,获公共卫生博士学位,并考察了欧洲各国公共卫生。1934年回国,任南京中央卫生设施实验处卫生教育系主任,兼中央大学卫生教育科主任。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贵阳卫生人员训练所所长,卫生署中央卫生实验院院长。1947年4月,任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过渡委员会卫生组副主任。后任国民政府卫生部次长、代理部长,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十五届理事长。1950年5月,担任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卫生行政组主任,1963年10月回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北京医学院副院长。

[25]参见蒋介石1941年9月10日签署《中央卫生实验院组织条例》。

[26]杨崇瑞(1891~1983),北京通县人,妇产科医师。协和医学院毕业,获博士学位。1925年在霍普斯金大学进修妇产科,回国后创办了北京和南京助产学校。后在日内瓦工作,抗战期间回国,1948年被国际卫生组织聘为联合国妇幼卫生组副组长。

[27]叶恭绍(1908~1998),广东番禺人,儿童卫生学家。193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理科学系。1935年协和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47年赴美国留学,1948年回国。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妇婴保健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医学院教授、卫生系副主任,北京医科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

[28]汪德晋(?),广东广州人,卫生化学和环境卫生学家。193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贵阳医学院副教授、中央大学工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卫生研究院卫生工程系主任、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研究员。

[29]过祖源(1905~?),江苏无锡人,给水排水专家。1922年毕业于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科,后在天津、武昌汉口、江西和上海等地水利部门任工程师,1932年,任卫生署中央卫生实验院环境卫生系工程师。1934年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研究生院进修,1935年获该校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仍在卫生署中央卫生实验院工作,任卫生工程系主任。1940~1946年,在重庆任卫生署中央卫生实验院卫生工程组主任。

[30]吴良镛,1922年出生,江苏南京人,建筑学家。现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

[31]《中央卫生实验院组织条例》并未列此组,但彭司勋、金大勋的回忆中均提到此组,丁瓒简历亦有在此工作的经历。足见当时的设置与最初公布的条例有出入。

[32]丁瓒(1910~1968),江苏南通人,心理学家。早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脑系科研究和讲授医学心理学,并在北平市立第一卫生事务所、育英中学校和仁立地毯工厂创办心理卫生咨询门诊。抗日战争时期任重庆社会教育学院教授,并负责创建中央卫生实验院心理卫生室的工作。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

[33]根据《中央卫生实验院组织条例》及金大勋的回忆,营养室是独立部门,此前彭司勋回忆在化学药物组下,此次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34]王成发(1906~1994),辽宁鞍山人,营养学家。1931年毕业于私立辽宁医学院(小河沿盛京医科大学),1936年在协和医学院工作,1941年在中央卫生实验院营养试验所任主任、代理所长、所长。1946年任美国哈佛大学客座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系主任。(王成发传略.营养学报,2006,28(4):281.)

[35]据金大勋回忆,药物组长是张昌绍,可能有误。(参见金大勋.回忆抗战时期的中央卫生实验院.营养学报,2006,28(2):104-105.)

[36]马基华(George K.Mar,1906—1999),加拿大华裔牧师之子。1930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曾获得Kappa Psi fraternity奖金,是第一位非白裔获奖者。1936年回到中国,在卫生署中央医院工作。1944年经印度返回美国,作为美国援助中国计划项目,在FDA接受培训。回到中国后组建了上海药物食品检验局。1950年加入曼谷的UNICF,1955年调纽约总部工作,他的功绩是建立健全了UNICF的救援行动方案。1977年退休。(http://www.college.columbia.edu/cct_arch)

[37]傅丰永(1914~1979),安徽怀宁人,植物化学家。1935年,安徽大学理科化学系毕业,1938年任卫生署麻醉药品经理处技佐。1940~1950年任中央卫生实验院化学药物组技师,1950年后一直在中央卫生研究院(后改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工作。(孙南君.药物化学家傅丰永教授.药学通报,1995,20(6):368-369.)

[38]陈万里(1892~1969),江苏吴县人,中国古陶瓷专家。191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曾在北京大学做校医,同时在该校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参见陈丽华.陈万里先生的道路.紫禁城,2009,(12):9-11.)

[39]肖倬殷(1915~?),四川江油人,药物化学家。1941年毕业于华西协和大学药学系,1942年到中央卫生实验院化学药物组从事中草药化学成分研究及毒物分析工作。1949年执教于华西协和大学药学系,1961年筹建药物研究所。1965~1984年间,先后担任药学系主任、药物研究所所长。1950年与彭司勋一起编写《药物化学》统编教材。(参见中国药学年鉴1985.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64-265.)

[40]汪殿华(1910~1987),江苏常熟人。1933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化学系,自费赴德国柏林大学药学系深造,后转入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师从施伯兹(Spath)教授研究贝母分析。1936年回国,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防毒处、卫生署技正、专员、代理中央卫生实验院药物化学室主任,1942~1945年兼任国立药专教授,陆军大学化学战术教官等职。后又任北京卫生试验所所长、北京大学医学院药科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药品检验所副所长、所长。(参见中国药学年鉴1983~1984:405-406.)

[41]曹初宁(1912~?),安徽歙县人,药物分析学家。1933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后在中央卫生实验院药物化学系工作,1950年后在中央卫生研究院(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工作。(参见中国药学年鉴1983~1984:409.)

[4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编《45周年大事记(1946~1990)》记有:“1947年7月:本局开始工作,工作人员45人,局长马基华。下设三个科。一、调查研究科:负责督导厂商技术上的改进及各种药物、食品的抽查,科长林公际。二、技术管理科:负责检验样品的验收和分配,化验报告的审核,检验中的问题解答与技术上疑难问题的研究,前后三任科长:马傅恩、雷兴翰、陈国信。下设三个室:1.卫生检验生物测定室,主任林灏修;2.化学药物室,主任钟世宗;3.食品化妆品室,主任彭司勋。三、秘书科。”彭司勋说,这里有两处错误,一是,关于调查研究科,说科长是林公际。林公际是浙大的教授,根本就没来就任,那个科室也没成立。实际上是1个技术室和3个实验室。二是,他自己是代主任,还没有资格当主任。

[43]林修灏(1908~1991),福建闽侯人,药物分析学家。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1936年回国,任教上海医学院。1947年调入上海药品食品检验局任主任技师,1949年任代理所长,1950年该所迁北京,组建中央药检所,任副所长。1958年下放贵州,曾任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药物研究室主任。(林齐维口述,胡玉莲整理.中国第一位药学博士——林灏修教授.贵阳文史,2008,(1):60-62.)

[44]孙增培(1922~ ),江苏徐州人,药物分析学家。1946年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同年进入上海药品食品检验局,负责仪器分析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迁北京,任职卫生部药物食品检验所。(参见中国药学年鉴1986.1987.)

[45]彭司勋口述,牛亚华采访整理.从中央卫生实验院到上海药物食品检验所——彭司勋访谈.中国科技史杂志,2011,32(2):200-209.

[46]林启寿(1919~1978),安徽无为人,植物化学和药物化学家。1941年毕业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1948年赴美留学,在蒙塔纳大学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任马里兰大学药理科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回国,先后在齐鲁大学、南京药学院、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任教。曾任《药学通报》主编、北京市药学会副理事长。著有《中草药化学成分》。(彭司勋主编.中国药学年鉴1980~1982.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372-373.)

[47]冯致英(1914~2003),河北丰润人。1942年获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1948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公共卫生学硕士。曾任世界卫生组织职业卫生顾问及卫生部卫生专题委员会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天津市劳动卫生研究所工作,后在南京医学院任教授。(姜允申.深切悼念劳动卫生和毒理学家冯致英教授.环境与职业医学,2008,20(4):282.)

[48]刘维勤(1916~1993),江苏苏州人,药物化学家。1934~193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系,获理学 士学位,其间于1937年,同清华部分师生步行千里,辗转至长沙,最后到达昆明。毕业之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化学助教,昆明云南大学理化系讲师等职。1943年自费赴美留学,获得美国院校奖学金,1948年8月至1951年9月,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51年获药物化学博士学位。1951年9月至1955年7月,在美国佐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市南方药学院任药物化学副教授。1955年回国,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研究员,1961年调任北京五一五厂精细化学室任副主任,1968年被莫须有罪名关押9年,至1977年才得以恢复工作。1978年调入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北医大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兼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87年退休,1993年突发心脏病逝世。(参见苏怀德.诲人不倦,爱国情①深——深切悼念刘维勤老师.生理科学进展,1994,25(4):373-375.)

[49]蔡聿彪(1922~2000),江苏苏州人。高级工程师,我国抗生素事业的奠基人和开创人之一。1945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1948年赴美国马里兰大学留学,1951年获生物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同年毅然回国投身于新中国刚起步的抗生素事业,先后担任过原上海第三制药厂车间副主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及副厂长等职。

[50]朱廷儒(1912~ ),四川江油人。1937年毕业于华西大学药学系,后到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所进修。1938~1944年先后任国立药专、华西大学药学院助教。1945~1949任上海医学院药学专修科讲师。1949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药学院学习,1951年获硕士学位。先后在美国瓦克药厂、杜蒙药厂任技师。1954年回国,到沈阳药学院任教直至退休。(参见郦章安,陈光宇.天然药物化学家朱廷儒教授.药学通报,1985,20(2):116-117.)

[51]王天眷(1912~1989),著名物理学家。1938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47年赴美留学,195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9年9月至1960年2月在法国科学研究中心担任顾问。1960 年2月举家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务。(参见波谱学杂志编辑部.悼念王天眷教授.1980,(3):封3.)

[52]林凤藻(1915~1997),系范存忠先生的夫人,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与彭司勋是湖南同乡。

[53]唐敖庆(1915~2008),江苏宜兴人,理论化学家,教育家。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吉林大学教授、校长、名誉校长。

[54]胡先文(1909~1981),心血管内科专家。湖北武汉人。1935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1942年入印度加尔各答热带病学院进修,1943年回国。曾任重庆中央医院主任医师、院长。1948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1950年回国。历任第七军医大学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教授。1950年代初期致力于心电向量图的研究,建立了心电向量三轴体系。

[55]陈誉(1920~2000),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家。字颂声。1920年7月16日生于安徽芜湖。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1950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院,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资料室主任,校图书馆副馆长、馆长。1979年主持创建图书馆学系并任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起任该系(今图书馆学情报学系)名誉主任。曾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三届常务理事。(参见陈竞.大智大爱——追忆父亲陈誉.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3):83-85.)

[56]潘绍周(1908~1980),湖南新化人,心血管内科学家。1936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后任该校副教授。1945年起,先后留学印度、英国、美国。1950年回国。历任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主任、教授、副校长、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辽宁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辽宁分会副会长。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参见郭继鸿,田轶伦.潘绍周:励志敦行,永策后世.临床心电图杂志,2012,(6):封2.)

[57]劳远琇(1919~2013),湖南长沙人,眼科学专家。1944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历任眼科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兼助教。1949年获得美国大学妇女协会奖学金及中美文化基金会奖学金赴美留学,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生院,师从国际著名教授F.Adler及H.G.Scheie等导师。归国后任职协和医院,为该院第一位全职眼科医生。历任眼科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中心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