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马里兰大学:1856年创校,美国著名公立大学

马里兰大学:1856年创校,美国著名公立大学

【摘要】:马里兰大学始建于1856年,历史悠久,是美国著名公立大学之一。当时马里兰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住在学校里,研究生都是在校外租房子住。刘维勤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早①彭司勋半年来到马里兰大学药学院。图2-101948年秋与刘维勤(右)在马里兰大学药学院在马里兰大学期间,与彭司勋一直有来往的还有张耀德,他们在国内就认识。而马里兰大学孤立在校本部之外的巴尔的摩,不易感受到整个大学的氛围。

马里兰大学始建于1856年,历史悠久,是美国著名公立大学之一。主校区位于离华盛顿不远的College Park市,药学院、医学院和护理学院在巴尔的摩市。报到注册必须到主校区,彭司勋也仅去过这一次。当时马里兰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住在学校里,研究生都是在校外租房子住。但学校有一项服务,对周边打算出租房屋的房东进行审查登记,合格的才允许学生租住。彭司勋选择了离学校很近的一所房子,步行十多分钟就可以到学校。

彭司勋租住的房子是独栋的三层小楼,一层是客厅,二层和三层为卧房。彭司勋被安排在二层,在他之前,一位瑞士进修生已租住在这里,巧合的是,他们二人的指导老师都是海格(Higer)教授。

房东是位老妇人,丈夫已去世,儿子是警察。房东爱干净,怕把房子弄脏,不喜欢煎炒烹炸,所以彭司勋不能自己做饭,每餐要在外面吃饭,有时就在学校用自助餐。

彭司勋的导师海格是德裔美国人,他除了指导彭司勋和那位瑞士学生外,还指导一位叫刘维勤[48]的中国留学生。刘维勤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早①彭司勋半年来到马里兰大学药学院。半年后,又来了位中国留学生周礼明,她是彭司勋的大学同学。由舅父资助她自费到美国留学。彭司勋帮助周礼明找到一个天主教教会办的宿舍,条件很好,适合女生居住,这三位中国留学生都是海格老师的研究生。刘维勤于1951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医科大学药学系任研究员、教授。周礼明完成学业后定居美国。当时在马里兰大学还有一位中国留学生叫蔡聿彪[49],在生物系学习,后获得生物化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在上海第三制药厂从事抗生素的研究和生产工作。

(www.chuimin.cn)

图2-10 1948年秋与刘维勤(右)在马里兰大学药学院

在马里兰大学期间,与彭司勋一直有来往的还有张耀德,他们在国内就认识。张耀德毕业于齐鲁大学,比彭司勋年长五六岁,与彭司勋差不多同时到美国深造。彭司勋回国后,张耀德继续留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获得博士学位,进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工作,后加入美国籍。张耀德在美国从事药理学研究,主要方向是中草药有效成分的药理研究,后来进行麻风病药物的研究,成绩斐然。美国联邦政府的医药科研经费由NIH发放,题目的审查都是NIH负责,相当于我国的自然科学基金会。张耀德是基金审查委员会的成员。1987年,彭司勋赴美,到NIH考察,张耀德已退休,但NIH还为他保留有实验室。

1949年初,马基华建议彭司勋转学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是马基华的母校,是美国著名的常青藤大学之一。当然,彭司勋到哥大的主要原因是,哥伦比亚大学各主要院系相对集中在校本部和附近,不像马里兰大学,药学院孤立在校本部之外;哥伦比亚大学学科齐全,可选读的高级课程和名师也较多;此外,哥大经常举办各式各样的学术讲座,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大学的文化氛围,可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陶冶身心。那里的中国留学生较多,便于相互学习交流。而马里兰大学孤立在校本部之外的巴尔的摩,不易感受到整个大学的氛围。

1949年初,彭司勋辞别了导师和几位同学,前往哥伦比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