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彭司勋传:化学药物组工作与同事

彭司勋传:化学药物组工作与同事

【摘要】:化学室主要研究药物标准和分析方法。但是,抗战时期,药品缺乏,没有药检机构,为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化学室还要负责当时后方的药品质量控制和少数司法毒物分析,并编写药物配方须知等工作,实际上承担了当时药品检验机构的工作。化学药物组实验室就设在卫生署楼上,大约半年以后,中央卫生实验院其他人员陆续到达,逐步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化学药物组改为药物研究所,分析室主任还是曹初宁。

中央卫生实验院组织条例第七条规定,化学药物组掌如下事项:关于生药及药物之检验与研究事项;关于药理及制药之实验研究事项;关于各级卫生设施之化验标准及其设备之设计与研究事项;关于卫生化学之检验鉴定与研究事项;关于其他化学药物之研究事项。

化学药物组组长是马基华博士[35]。这个组又分药理室和化学室。药理室主任是张昌绍,他同时也是上海学院的教授,曾作过药专药理学兼职教师。他们这个室主要从事中药常山抗疟成分方面的研究。

彭司勋在化学室工作。化学室主要研究药物标准和分析方法。但是,抗战时期,药品缺乏,没有药检机构,为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化学室还要负责当时后方的药品质量控制和少数司法毒物分析,并编写药物配方须知等工作,实际上承担了当时药品检验机构的工作。

化学室主任由化学药物组总主任马基华[36]兼任,他生长在加拿大温哥华,是土生土长的华侨,父亲是位传教士,全家都是基督教徒。马基华是哥伦比亚大学药学博士,1936年回到中国,到卫生署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卫生署迁到重庆。他的好多习惯和外国人差不多,讲话直爽,要求严格,只会讲英语和广东话,普通话讲得很不好,他一般都是用英文,分析室同事大多以英语与他应对。

药理室在歌乐山中央卫生实验院本部。只有化学室在新桥,与卫生署在一起,原因就是卫生署当时有医政处,没有药政处,马基华管药,是卫生署药物方面的总顾问,尤其和美国谈判,要进口哪些药,哪些器械、仪器,他是总代表,英文好,又熟悉国外情况,有关药方面的问题政策、方针、药品进口都要请教他,名义上他是个化学室的主任,实际上是药品管理的总顾问。化学室和卫生署在一起,方便他的工作。此外,卫生署当时设有药品经理委员会,负责药品的进口、采购和保管、分配等工作,地点也在新桥,送验样品、与化学室工作联系方便。抗战时期的药品大部分依靠进口,但是进口的药,有些也是有质量问题的,要通过检验;还有少数公检法方面的毒物分析,先由法医检验,如果法医不能确定,就送到卫生实验院化学室。歌乐山很远,要上山。因此,化学室留在新桥,就是为了工作联系方便。

化学室共有八个人,傅丰永[37]是安徽大学毕业的,先在分析组,不久就到药理组搞植物提取了,主要研究常山;李家彬,安徽大学毕业,此二人毕业较早;陈娴,金陵女大毕业,她父亲陈万里[38]是卫生署秘书长,也是鉴定古玩字画的专家;殷恭敏也是金陵女大毕业;何翰珍是广东人,中山大学毕业;钱明珠,交大毕业的;胡绪鉴,燕京大学毕业。后来还有一位进修人员,叫肖倬殷[39],华西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建国后任华西药学院院长。还有管光地教授,他是技正,从事生药学研究。有一位秘书王浩文,南京人,随抗战内迁,负责处理样品、文件收发、登记及日常接待工作。两个技术员,负责试验的准备工作。马基华经常出国,出国期间,委托汪殿华代管化学室工作。汪殿华[40]是医政处技正,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曾留学德国。抗战胜利后,马基华出任国家药品供应处处长,无暇兼顾化学室,因此化学室迁往歌乐山本部,由曹初宁任主任。曹初宁[41]是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的。化学室的研究人员大都是学化学的,只有彭司勋一个人是学药学的。

国立药专虽然是四年制,但还是专科,彭司勋刚到化学室,人们就说:来了一个专科毕业生。药专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比综合性大学相对薄弱,有些仪器药专没有,当然不会使用,这无形中给彭司勋造成了压力。好在他当时年龄最小,业务上经常向先来的同事们学习,实验结果做得不准确,下班后接着再做。其他同事都是化学系的,药学知识较少,彭司勋具有药学知识,英文还可以,业务方面也多学多做,慢慢地也赶上了。到1946年离开时,已基本能适应和掌握化学室的工作,并负责一些药学方面的工作,如编写《配方须知》、合理用药,有关药学的业务联系等。(www.chuimin.cn)

编写《配方须知》是化学室的一项工作,由马基华总负责。《配方须知》要对各种药物的用途、效果、用量以及副作用、价格等加以说明,目的是为各医院提供用药指导和参考。由于彭司勋是化学室唯一学药学专业的,也参加了《配方须知》的编写工作。当时,大多数药物靠进口,这就涉及药名翻译问题,新进来的药品没有中文名字,就要给它起个名。起名也没固定原则,有些直接用化学名称,或根据化学结构;有些按拼音,像阿司匹林,治疗结核病的雷米封,就按音译;盘尼西林,开始就是按照音译的,以后才改称青霉素磺胺药物,磺胺噻唑(ST),磺胺嘧啶(SD)等则是根据结构,能顺口一点就好,取名困难时大家相互讨论。

中央卫生实验院的学术氛围很浓,化学组每两周一次报告会,汇报有关工作情况和工作中的问题,交流学术信息,相当于seminar。马基华每次均参加,大家与马基华的交流都是中英文合用,开始时,彭司勋还有些胆怯,不敢发言,但很快他就习惯了,也没有什么困难了。

化学室是卫生署的一个重点实验室,药品、仪器还是比较齐全的。如计算分析结果,都用手摇计算机计算,天平都是高精度的分析天平和电动天平。在这里,彭司勋接触到了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许多都是他在药专没有见过的。

抗战胜利后,1945年底,彭司勋受中央卫生实验院派遣,乘坐美军飞机,第一批到达南京,主要任务是协助接收日本人的卫生实验所,地点在黄埔路原中央医院后面。彭司勋等人清点仪器、药品、档案等日本遗留下来的物品,可能是由于战败,当时该所的仪器、药品并不完备,所以接收工作很顺利。化学药物组实验室就设在卫生署楼上,大约半年以后,中央卫生实验院其他人员陆续到达,逐步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原重庆的人员,有部分迁往北平,成立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建国后南京人员全部迁往北京,成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前身。化学药物组改为药物研究所,分析室主任还是曹初宁。但原来人员多已分散,只有傅丰永仍留在药物所,从事中草药研究;何翰珍回广东了;李家彬到中央大学当讲师;陈娴到南京市化工研究所工作;殷恭敏去了香港;胡绪鉴去了台湾。彭司勋也于1946年调往上海参与筹建卫生部上海药物食品检验局。后来,彭司勋与其他同事均少联系,1949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药学院学习时,药理室的黄其璋也在哥大医学院进修,他们在异国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