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患沟通过程中,言语行为的选择与组合要达到理想状态必须遵循其基本原则。因此提出“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是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也是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成为卫生服务工作的出发点。......
2023-12-07
换药又称更换敷料,是对经过初期治疗的伤口(包括手术切口)做进一步处理的总称。它包括:检查伤口,去除脓液、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清洁伤口及覆盖敷料。换药是预防和控制创面感染、清除妨碍伤口愈合的因素、促进伤口愈合的一项重要的外科操作。
一、适 应 证
1.伤口愈合需拆线者。
2.伤口内放置引流物需拔除者。
3.伤口敷料浸湿或伤口有渗出、出血征象者。
4.伤口敷料松、脱或被污染者。
5.需要观察局部伤口情况者。
二、操作目的
1.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按照愈合级别及时给予必要的处理。愈合情况分以下3个级别。
(1)甲级: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
(2)乙级:愈合欠佳,有缝线感染、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皮肤坏死及切口破裂等,但无化脓。
(3)丙级:切口化脓需要敞开切口或切开引流者。
2.清理伤口,清除伤口异物、坏死组织、分泌物,保持伤口引流通畅,防止或减少细菌繁殖、毒性分解产物的吸收和分泌物的刺激。
3.直接敷中、西药,使炎症局限,促进肉芽组织及上皮生长,促进伤口愈合。
4.包扎固定,保护伤口,防止伤口污染及附加损伤。
三、准备工作
1.物品准备
(1)常用的换药器械有:持物钳、无齿镊和有齿镊、换药碗或弯盘、组织剪和线剪、探针,根据需要可选用手术刀、血管钳、持针器、缝针、缝线、注射器等。
(2)常用的换药物品有干棉球、乙醇棉球、盐水棉球,干纱布及浸有药液的纱布、棉垫;用于大面积创面包扎固定的胶布、绷带、棉签,胸、腹带,治疗单等。
(3)常用的换药药品:生理盐水、3%~10%盐水、3%过氧化氢溶液、1∶5 000高锰酸钾液、抗生素溶液(如0.5%新霉素溶液、0.16%庆大霉素、0.5%金霉素等)、中药类(如紫草膏、红油膏、生肌散等)。
(4)一般换药用品准备:视伤口大小、深浅等而定。一般伤口准备:无菌治疗碗2只;无菌镊2把;乙醇棉球和盐水棉球数个,分置一治疗碗的两侧,不要相混;干纱布若干块(或新型敷料)。视情况看是否需要准备探针、引流物、血管钳等。然后将一空的治疗碗盖在其上。随带胶布、绷带等物。(www.chuimin.cn)
2.患者准备 第一次换药时,必须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顾虑并取得合作。尤其是严重损伤或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时可能引起剧痛,必要时可先用镇静药。换药时,患者体位应使患者舒适,伤口充分暴露以便于操作。
3.术者准备
(1)应事先了解伤口情况,对需用敷料的种类和数量作出估计,并放置合理。如最先使用的后取,最后使用者先取,以便换药时按顺序使用,防止污染。
(2)换药顺序是:先清洁,后污染,再感染,传染性伤口由专人负责。
(3)戴帽子、口罩,洗手。
四、操作原则
1.严格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2.先换无菌伤口,后换感染伤口;先换简单伤口,后换复杂伤口;先换一般伤口,后换特殊伤口。
3.对有传染性疾病的伤口换药时,如破伤风、气性坏疽、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等,应严格遵守隔离术。即工作人员穿隔离衣,用过的器械要单独灭菌,换下的敷料应随即焚毁,工作人员应刷洗双手并浸泡消毒。
4.操作要轻巧,动作要熟练迅速,以免增加病人疼痛、加重伤口损伤,以避免暴露创面过久、防止创面感染。
5.按伤口及创面情况选择换药次数,过频繁的换药可损伤新小上皮和肉芽组织——无菌外科切口,术后3d观察1次,无感染征象时则直至拆线;对分泌物多、感染重的伤口,应增加换药次数,必要时随时换药。
6.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局部用药,要求药物对组织无刺激性,对细菌敏感,并可促进伤口愈合。
7.凡能离床的病人一律选择在换药室换药,不能离床者则在床边换药。
五、操作方法
1.去除敷料 先用手取下伤口外层绷带及敷料,再用无菌镊取下内层敷料,若内层敷料已与创面干结成痂,为使敷料与创面分离,可用无菌盐水、过氧化氢溶液浸湿,待敷料与创面分离后再顺伤口长轴方向轻轻揭去纱布。揭去的纱布、污物应放在弯盘内。
2.消毒 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在换药过程中始终保持一把镊子处于相对无菌状态。用75%乙醇棉球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一般应达伤口周围5cm,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清洗时由内向外,棉球的一面用过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
3.冲洗或清创 分泌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当疑有厌氧杆菌感染时,如破伤风杆菌,需清创去除坏死组织,使伤口暴露,用3%过氧化氢消毒溶液冲洗直至伤口深处。
4.处理肉芽组织 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腐蚀,再用生理盐水中和;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再用75%乙醇中和。肉芽组织有明显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
5.创面覆盖 一般创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纱布覆盖,必要时用引流物,上面加盖纱布或棉垫,包扎固定。如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可用1∶5 000高锰酸钾液浸湿敷料盖住伤口。
有关临床基本技能学的文章
在医患沟通过程中,言语行为的选择与组合要达到理想状态必须遵循其基本原则。因此提出“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是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也是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成为卫生服务工作的出发点。......
2023-12-07
对较大血管应予缝扎或双重结扎止血。2.操作步骤利用高频电流凝固小血管止血,实际上是利用电热作用使血液凝结及小块组织碳化。图3-19电凝止血......
2023-12-07
3.发作原因和诱因。现病史或过去史中已提及的项目应避免重复。应记录阳性和有临床意义的阴性项目。7.用过渡语言转入家族史的问诊。4.子女的年龄及健康情况。直系亲属死亡者,询问死因和死亡年龄。2.让病人提出并讨论任何附带问题,病人对疾病的看法,就诊的期望等。......
2023-12-07
6.产科手术前的常规导尿。图5-7男性患者插入导尿管 A.术者用左手拇指、示指夹持阴茎龟头提起;B.阴茎与腹部成一定角度图5-8术者用左手拇指、示指分开女性患者小阴唇,显露尿道口6.尿培养如需留尿送培养,应接中段尿液于无菌试管内。6.留置导尿超过48h应定期检查尿液,若出现白细胞尿,应以无菌药液每天冲洗膀胱1次。......
2023-12-07
注入洗胃液300~500ml,再抽出,反复灌洗直至洗出液澄清无味。表5-1常见毒物中毒时洗胃溶液3.若用电动吸引器洗胃,需将盛有洗胃液的容器用输液管与Y型三通管主干相连,胃管、吸引器贮液瓶的引流管分别与Y型管两分支相连接。3.洗胃液温度以25~38℃为宜,温度过高使血管扩张,促进毒物吸收,温度过低易引起胃痉挛。5.洗胃液的灌入量与吸出量应基本保持相等,以防造成胃潴留。......
2023-12-07
适用于较大血管的结扎或用肠线、尼龙线缝合时的打结。图3-23双手打结法3.持钳打结法适用于浅部缝合的结扎和某些精细手术的结扎。2.打第二结时,第一结不要提起,以防已结扎的第一结松弛,必要时助手用止血钳压在第一结处,待第二结收紧时再移去止血钳。图3-26结扎线正确的剪线方法 A.剪刀沿线下滑;B.剪刀尖达线结上缘;C.剪刀倾斜45°剪线......
2023-12-07
2.通过此处抽血检验、注入急救药物或经股动脉注药治疗下肢疾患。3.经股动脉插管施行脑、心、肺、肾等的血管造影。如遇压迫后出血不止或下肢缺血明显时,应探查股动脉,修补损伤部位。图4-10股动脉穿刺点三、注意事项1.操作必须严格无菌,防止感染。5.动脉穿刺置管时,可出现血栓形成、栓塞、局部皮肤坏死、动脉瘤等并发症,应注意防范。......
2023-12-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