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临床基本技能学:体格检查方法

临床基本技能学:体格检查方法

【摘要】:膜型体件适用于听取高调声音,使用时应紧触体表被检查部位。

一、视  诊

视诊是医师用眼睛观察被检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特殊部位的视诊需借助于某些仪器如耳镜、鼻镜、眼底镜及内镜等进行。视诊简便易行,适用范围广,常能提供重要的诊断资料和线索,不仅可用于全身一般状态和许多体征的检查,还可通过视诊了解被检者身体各部分的改变,如皮肤、黏膜、眼、耳、鼻、口、舌、头颈、胸廓、腹形、肌肉、骨骼、关节外形等。不同部位的视诊内容和方法不同,在后续内容中将分别进行介绍。

二、触  诊

触诊是医师通过手接触被检查部位时的感觉来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进一步检查视诊发现的异常征象,也可以明确视诊所不能明确的体征,如体温、湿度、震颤、波动、压痛、摩擦感以及包块的位置、大小、轮廓、表面性质、硬度、移动度等。

1.浅部触诊法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按检查部位而定)。

(2)用一手轻轻地平放在被检查的部位。

(3)四指并拢,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以旋转或滑动方式轻压触摸。

(4)浅部触诊可触及的深度约为1cm,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浅部动脉、静脉、神经、阴囊、精索等)的检查和评估。

2.深部滑行触诊法(图2-1)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稍分开。

(2)嘱被检者做腹式呼吸,尽量使腹肌松弛。

(3)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

(4)检查者用右手并拢的二、三、四指平放在腹壁上,以手指末端逐渐触向腹腔的脏器或包块,在被触及的包块上做上下左右滑动触摸,如为肠管或索条状包块,应以与包块长轴相垂直的方向进行滑动触诊。

(5)常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图2-1 深部滑行触诊法

3.双手触诊法(图2-2)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稍分开。

(2)嘱被检者做腹式呼吸,尽量使腹肌松弛。

(3)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

(4)将左手掌置于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背后部,并向右手方向托起,使被检查的脏器或包块位于双手之间,并更接近体表,有利于右手触诊检查。

(5)用于肝、脾、肾和腹腔肿物的检查。

图2-2 双手触诊法

4.深压触诊法(图2-3)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稍分开。

(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

(3)用一个或两个并拢的手指逐渐深压腹壁被检查部位。

(4)询问被检者是否感觉疼痛或察看面部表情变化。

(5)用于确定腹部压痛点。(www.chuimin.cn)

图2-3 深压触诊法

5.冲击触诊法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稍分开。

(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

(3)检查者以右手并拢的二、三、四指取70°~90°,放置于腹壁拟检查的相应部位。

(4)做数次急速而较有力的冲击动作。

(5)只用于大量腹水时肝、脾及腹腔包块难以触及者。

(6)冲击触诊会使被检者感到不适,操作时应避免用力过猛。

三、叩  诊

叩诊是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一部位,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和声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的一种方法。

1.直接叩诊法

(1)检查者右手中间3个手指并拢,用其掌面直接拍击被检查部位。

(2)借助于拍击的反响和指下的震动感来判断病变情况。

(3)适用于胸部和腹部范围较广泛的病变,如大量胸腔积液或腹水及气胸等。

2.间接叩诊法

(1)检查者将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

(2)右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二节指骨的远端,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

(3)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避免肘关节和肩关节参与运动

(4)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

(5)在同一部位叩诊可连续叩击2~3下,避免不间断地连续地快速叩击。

(6)为了检查被检者肝区或肾区有无叩击痛,检查者可将左手手掌平置于被检查部位,右手握成拳状,并用其尺侧叩击左手手背,询问或观察被检者有无疼痛感。

四、间接听诊法

听诊是医师根据被检者身体各部分发出的声音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可分为直接听诊法和间接听诊法。直接听诊法是听诊器出现之前所采用的听诊方法,目前极少采用故不作介绍。

(1)听诊环境要安静、温暖、避风,切忌隔着衣服听诊。

(2)根据病情和听诊的需要,嘱被检者采取适当的体位。

(3)听诊前检查听诊器耳件方向是否正确,硬管和软管管腔是否通畅。

(4)钟型体件适用于听取低调声音,使用时应轻触体表被检查部位。

(5)膜型体件适用于听取高调声音,使用时应紧触体表被检查部位。

(6)听诊时注意力要集中,听肺部时要摒除心音的干扰,听心音时要摒除呼吸音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