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设计思维:IDEO改变一切

设计思维:IDEO改变一切

【摘要】:),极大鼓舞了英国人民的士气。6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民主最终获胜。当大不列颠备受重创的经济艰难恢复之时,为鼓舞国人士气,英国工业设计委员会举办了一场名为《不列颠做得到》(Britain Can Make It!企业研发实验室稳步发展,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间商业领域的一个突出特征。与大型成功企业相比,小型技术驱动型企业和具有创新思维的初创企业通常更有优势。这种以人为本、基于顾客需求的方式,正是适合设计思维生长的土壤。

1940年,在英伦战争最黑暗的日子里,著名电影导演汉弗莱·詹宁斯(Humphrey Jennings)拍摄了一部振奋人心的新闻纪录片伦敦坚持得住》(London Can Take It!),极大鼓舞了英国人民的士气。6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民主最终获胜。当大不列颠备受重创的经济艰难恢复之时,为鼓舞国人士气,英国工业设计委员会举办了一场名为《不列颠做得到》(Britain Can Make It!)的雄心勃勃的展览。这场包罗万象的展览在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博物馆举办,占地9万平方英尺,预示了发达国家将如何充分利用战时的所有技术突破,重振消费需求。这些技术突破涵盖了从电子产品到人体工程学的很多领域。

战时的紧急状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量政府投资。战后,私营机构便承担起主要投资者的重任。从农业汽车制造业,从纺织业到通信业,每个行业的研发实验室都迅速发展起来,这些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都毕业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的理工学府。一些大型展览,例如1951年举办的英伦展及随后举办的一系列世界博览会,重申了这样一种信念科学能够解决所有问题,技术可以转化为商品以满足所有需求。

企业研发实验室稳步发展,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间商业领域的一个突出特征。1958年,全美研发实验室仅有2.5万名成员,而今天它已发展到超过100万人的规模。集中在特定地域的技术创新中心开始在各地涌现:美国马萨诸塞州128号公路沿线地区、英国剑桥、东京郊区和作为地域中心技术研发典范的美国北加州硅谷。最早见效的是消费品制造部门。接下来,计算机与通信设备、软件应用和互联网等领域相继崛起,它们一个接一个地成为推进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研发已经成为在竞争中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然而,如诺基亚的案例所示,大型企业逐渐发现,在今天的市场上,仅靠技术实力已经不能像往日那样所向披靡了。一些大型研发实验室,包括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图实验中心(PARC)和贝尔实验室,要么销声匿迹,要么失去了往日的优势地位。很多公司已经将研究项目的重心从长期基础研究转向了短期应用创新。(www.chuimin.cn)

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与大型成功企业相比,小型技术驱动型企业和具有创新思维的初创企业通常更有优势。正如“需求性-可行性-延续性”三原则所阐释的,公司要从技术可行性角度进行创新,就必须调整其他因素以应对任何新的发现。新公司在初创阶段,也许无法确定自己最终的商业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灵活性和可适应性才是核心竞争优势所在。谷歌公司在运营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将搜索与广告联系起来所具有的威力。恰恰是初出茅庐的苹果电脑公司,而不是如日中天的施乐公司,成功地将施乐公司在计算机界面方面的研究成果,以Mac桌面图标和鼠标的形式推向了市场。

大公司更适合在已站稳脚跟的市场内寻找突破点,在这些领域内,技术优势并非成功的保障。对这些公司而言,更明智的做法也许是,从以顾客为中心的角度出发推进创新,使公司得以利用已有资源:庞大的顾客群、被认可的知名品牌、经验丰富的客服和支持体系、广阔的分销和供应链等。这种以人为本、基于顾客需求的方式,正是适合设计思维生长的土壤。这种方式曾经帮助宝洁、耐克、康尼格拉(ConAgra)和诺基亚等各领域的知名公司,使它们避免过分依赖技术或在重大项目上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