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景真八角亭:南传佛教建筑小百科

景真八角亭:南传佛教建筑小百科

【摘要】:景真八角亭是中国古代佛教建筑,西双版纳的重要文物之一,也是景真地区中心佛寺“瓦拉扎滩”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布苏”。在云南南传小乘佛教寺院中,它是地位颇为特殊的一座。从景真八角亭的比例结构上,我们可以体会出“缅寺”建筑特有的风采。景真八角亭的建筑结构和造型风格深受缅甸小乘佛教建筑的影响,称得上是中国缅式风格建筑的典型例证。1988年,景真八角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真八角亭及菩提树

景真八角亭建于傣历1063年(1701),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城西14千米的景真山景真寨,为景真地区的中心佛寺的附属建筑——布苏。

景真八角亭是中国古代佛教建筑,西双版纳的重要文物之一,也是景真地区中心佛寺“瓦拉扎滩”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布苏”。所谓“布苏”,在傣语中的意思是“顶状莲花”,意思是指此亭的形状是模仿佛的帽子而建造的,为佛寺内僧侣集会的场所。在傣历的每月十五和三十两天,周围的僧侣都会汇集到景真八角亭内,或听高僧讲授佛经或商讨宗教事务,或举行僧人晋级仪式。在云南南传小乘佛教寺院中,它是地位颇为特殊的一座。

景真八角亭细部

景真八角亭为八角形砖木结构的攒尖顶式亭子,南向,通高为15.42米,宽8.2米,由须弥座、亭身、屋顶和刹杆四部分组成。此亭的造型结构十分特殊。从远处看,这座亭子就像一座华丽无比的冠冕。根据傣族的佛经记载,这座亭子的确是仿造冠冕的模样建造的。由于此亭形状特殊,有的人就根据这座亭子四门八龙,而演义出这座亭子是水下龙王显灵,指派八条青龙托出一个“水上八角亭”,从而才有如此造型独特的八角亭。实际上这座典型风格的傣式建筑,同样也是汉傣两族共同心血的结晶。

此亭基座是平面呈亚字形的折角砖砌须弥座。亭身有31面,32个角,每个角上都铺有缅式平瓦。全木结构的屋顶更是丰富多彩,圆形的屋檐上有8组11层连续的硬山式的小屋脊,分别面向8个方向;屋檐上饰有各种琉璃脊饰,如小金塔、飞禽走兽、火焰云等;且每组小屋脊都呈鱼鳞状层层叠叠地向上收分,最后8组小屋脊集中收束在一金属圆盘下,即直径为1.9米的宝盖,在宝盘上立有塔刹相轮。(www.chuimin.cn)

从景真八角亭的比例结构上,我们可以体会出“缅寺”建筑特有的风采。通高15.42米的建筑,其亭身仅5米,而攒尖屋顶竟达到7.85米,占整个建筑高度的一半还略多,并且上面还带有一通高4米的塔刹。虽然从比例上看,顶部的比重远远超过了亭身,但不仅没有给人以负重感,反而更有一种奔腾向上的气势,这不能不令人赞叹其建筑技术的高超奇妙。可以说,“缅寺”建筑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景真八角亭的建筑结构和造型风格深受缅甸小乘佛教建筑的影响,称得上是中国缅式风格建筑的典型例证。1988年,景真八角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真八角亭及菩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