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最深的描写西湖的名句是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刚放暑假,我就央求爸爸带我去杭州看看西湖,我想知道西湖是不是像杨万里诗里说的那么美。(楼沁尧)老师评语由一句诗引发了一场对西湖美景的向往和眷恋,可算是一段佳话。还有那袅娜的荷花,竟是在湖中跳起了《霓裳羽衣舞》,多美的联想啊!......
2023-08-04
提起杭州西子湖畔的灵隐寺,世人鲜有不知的,作为一座千年古刹,灵隐寺在国内外都名闻遐迩。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当年创建此寺的印度高僧慧理认为“飞来峰”为不知何时飞来的天竺灵鹫峰的小岭,而佛在世时多为仙灵所隐,现今只见一岭,莫非是仙灵又使仙法将其全貌隐去了?故以灵隐名寺,意思是此寺就是天竺胜境,为佛祖所居。此后历经14次兴毁,至清朝达到极盛,康熙、乾隆曾10次巡游此寺。值得注意的是灵隐寺虽是千年古刹,但是建筑都是近代重建,其中最为壮观的是天王殿、大雄宝殿,国内少见。
天王殿:面阔7间,进深4间,为单层重檐歇山式,高22米。奇怪的是上檐匾额书写的是“云林禅寺”,而非“灵隐禅寺”。相传康熙皇帝巡游至此,有感于寺景之幽静,借用杜甫“江汉终我老,云林得尔曹”的诗句所题。此匾悬此已经300余年,灵隐寺并未因此改名,可见皇帝的权威也是可以打折扣的。殿内塑像除韦陀塑像为一整块香樟木雕成的宋代遗物外,弥勒佛、四大天王都是近年新塑的。
灵隐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原名“觉皇殿”。明万历十一年第四次重建时改称大雄宝殿,并且建筑仿唐代样式。清宣统二年重建时再度扩大,为单层重檐歇山式,面阔7间,进深6间,高33.6米,为名刹大雄宝殿之冠。建国后为根本解决白蚁蛀腐,全部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且对殿内佛像重新贴金彩绘。现今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是1956年以唐代禅宗著名雕塑为蓝本,用24块香樟木雕成的,通高16.6米,是中国最大的木雕坐式佛像,据说雕成后一次贴金即用去黄金60余两。佛背光中塑有7尊小佛,为佛的祖先及其本身。佛祖两侧是身高3米的二十四诸天。大殿后下壁坐的是释迦牟尼弟子“十二圆觉”的塑像。释迦牟尼塑像背后为“五十三参”海岛群塑,高宽各20米,共塑有150个人物。其中特异之处是有济公、疯僧的塑像。右边手拿破扇的是俗称济公的“济颠”和尚,灵隐寺是他出家及悟道的地方,故此地有他的佛位;左边手持扫帚、通身墨黑的就是大义责打奸相秦桧的“疯僧”。人们将其在此供奉,以示钦佩之情。(www.chuimin.cn)
灵隐寺
大殿东西庑廊中的“云林藏室”中珍藏着西湖著名寺院历代保存下来的部分佛教文物及宋代由缅甸赠送的观音玉佛像、清代竹禅和尚画的济公像、十八罗汉拓片等。其中竹禅和尚画的济公简直将人画活了,尤其是那双眼的眼神能随人移动,真是绝了。
此外,大雄宝殿前有一对北宋初所建仿木结构的石塔,上面雕满菩萨、佛经。天王殿前有一对原属五代时吴越国王钱氏家庙的经幢,北宋时迁此。它们的文物、历史价值都极高。
灵隐寺景幽、物华,真可谓“武林山水自天开,牵率游人往复回”,这座千年古刹,正以其博大的胸怀迎接着八方游客。
有关佛教小百科. 建筑的文章
我印象最深的描写西湖的名句是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刚放暑假,我就央求爸爸带我去杭州看看西湖,我想知道西湖是不是像杨万里诗里说的那么美。(楼沁尧)老师评语由一句诗引发了一场对西湖美景的向往和眷恋,可算是一段佳话。还有那袅娜的荷花,竟是在湖中跳起了《霓裳羽衣舞》,多美的联想啊!......
2023-08-04
光孝寺位于广州市光孝路,寺址原为西汉南越王赵佗后裔赵德的宅地。虞翻死后,其家人舍宅为寺,名为制止寺。东晋时称王苑延寺,简称王园寺。光孝寺的建筑规模宏大,旧有12殿、6堂及其他附属建筑,号称岭南丛林之冠。光孝寺是六祖得以公开传播南宗之旨的肇端之所,慧能在得到五祖弘忍的秘密法传衣钵之后,为躲避北宗的迫害,隐居岭南长达15年。光孝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12-06
宋景德四年,改景德灵隐禅寺,元至正三年毁。明洪武初再建,改灵隐寺。当时只有具德和尚一个人是灵隐寺的住持,而没过几年,灵隐寺就提前修建完成了。灵隐寺初建于晋成帝咸和元年,是僧人慧理牵头所建,山门匾额上书写的“景胜觉场”四个大字,相传是葛洪所题写的。直到明太祖洪武年间,又被重新修造,这才又更名为灵隐寺。明穆宗隆庆三年,灵隐寺被毁于雷火。那时,灵隐寺所供饭食的僧人之多,是其他寺院古刹所没有的。......
2023-10-09
杭州西湖杭州西湖,人文景观与山水之美,扬名于海内外,它是我国当今十大名胜风景之一,它已成为著名的国际性的花园。西湖在浙江省省会杭州市西面,紧邻市区。美丽的西湖和名城杭州相得益彰。西湖,略呈椭圆状。西湖是景物集中处,面积最大,它邻近于市区的外湖。在唐宋时期,著名的大诗人苏轼和白居易,在杭州当过官,也治理过西湖,并且喜爱西湖的山水,也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
2024-05-13
西泠桥一名西陵①,或曰即苏小小结同心处也。及见方子公诗有云:“‘数声渔笛知何处,疑在西泠第一桥。’陵作泠,苏小恐误。”薄暮入西泠桥,掠孤山,舣舟茂树间⑤,指林麓最幽处,瞪目叫曰:“此真洪谷子、董北苑得意笔也。”袁宏道《西泠桥》诗:西泠桥,水长在。西泠桥树色,真使人可念,桥亦自有古色。西泠桥与长桥、断桥并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西泠桥,另一个名字叫西陵。......
2023-10-09
十八世纪以来,法国著名汉学家杜赫德于1735年所编著的《中华大帝国志》[64]被认为是此前编成的耶稣会士报道与研究中国之集大成者。其中5张可以确认是1883—1886年格罗夫斯在杭州拍摄的。他还在《在华五十年》一书中,拍摄了当时杭城的河道水门照片。十九世纪以后,欧美关于杭州运河的内容越来越多。......
2023-10-31
学政节署驻江阴在江阴市区中心,有一个古老的学院场。入清后,原南直隶的下、上江,分设江苏、安徽两个省,提学御史改称提督学政,江苏提督学政的官署即设于江阴。江苏学政节署规制崇宏,被誉为“江南官署之冠”。朝廷以此警戒和约束学政。江苏学政节署虽设在江阴,而学政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得按临各府的岁试、科试......
2024-05-16
“海上杂志之冠”《紫罗兰》画报1925年12月,《紫罗兰》画报在上海创刊,主编为鸳鸯蝴蝶派的杰出代表周瘦鹃,大东书局出版发行,撰稿人有朱瘦菊、郑逸梅、范烟桥、王小逸等。日常生活化的叙事是《紫罗兰》的主要风格,偏向于女性定位的格调,成为一份女性时尚画报。张爱玲早年在上海成名,就是从《紫罗兰》画报起步的。随着《沉香屑》在《紫罗兰》与读者的见面,张爱玲的名字首次引起上海文坛瞩目。......
2024-10-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