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禧寺又称弥勒佛殿,俗称大金瓦殿,为拉卜楞寺内建筑的经典之作。拉卜楞寺的藏书无论其质量、数量,还是品类,在全国寺庙中都是出类拔萃的。拉卜楞寺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它是中国活佛系统较为完备的寺院之一。现今的拉卜楞寺不仅是藏传佛教的圣地,在全国佛教寺院中也是极有特色的寺庙。目前拉卜楞寺正以其独特的风格迎接着中外宾客。......
2023-12-06
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的法源寺,是北京城内现存最古老的寺院,也是中国珍藏佛经最多、版本最珍贵的寺院之一,又是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是中国佛教文化和佛学研究、培养僧才的中心之一。
唐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为哀悼征高丽阵亡的将士,在此建寺,后由武则天赐名悯忠寺。至今寺内的一些青石柱础尚是唐代的遗物。辽道宗清宁三年(1057)重修毁于地震的寺庙,奠定了今日的寺院规模与格局。明时改称崇福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始名法源寺。寺内大雄宝殿内悬挂的乾隆御书的“法海真源”匾,就点出了寺名的寓意。
法源寺占地67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大悲坛、藏经阁等,其中以后4座殿堂更具特色。
大雄宝殿是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修的,气势宏伟。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此殿的佛像陈设,可以说是异于常规。殿内正中为合称“华严三圣”的毗卢遮那佛与文殊、普贤菩萨,皆为明代遗物。同“华严三圣”平行的两侧还分别有三尊菩萨,左侧的是药上菩萨、无尽意菩萨和药王菩萨,右侧的是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和弥勒菩萨,与文殊、普贤菩萨正好合为“八大菩萨”,但与常规相异的是这6尊菩萨手印各异,而且都端坐在麒麟或大象驮着的莲花宝座之上。佛经中关于八大菩萨的说法不下六七种,这里所供也是一说,只是这种形态颇为特异,值得一观。大殿内的东西两侧为清代木胎贴金的十八罗汉坐像。
大雄宝殿后面的小巧建筑是悯忠台,又称念佛台、观音殿。这个建筑的结构比较独特,式样与故宫御花园的万春亭相同。这里保存着法源寺自唐、辽以来的历代碑刻与经幢,为研究法源寺与北京历史的极为宝贵的史料。
悯忠台的后面为毗卢殿(又称大遍觉堂或净业堂),此殿曾供奉过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玄奘法师的头骨舍利是宋代端拱元年(988),金陵长干大师于终南山的紫阁寺发现的,一直收藏于长干寺。清代咸丰年间寺及舍利塔皆毁,此后舍利也杳无音讯。(www.chuimin.cn)
毗卢殿后面为大悲殿,此殿供奉的皆是观音。殿内正中有3尊明代的木胎干漆制的大士像,中间为圣观音,左为十八臂的准提观音,右为自在观音。在殿的左右两侧还各有2尊,左侧的是送子观音与众宝观音,右侧为绿度母与千手千眼观音。整个殿堂的陈设,从数量上看,与常说的七观音是吻合的,但从人物上,无论是密宗六观音,还是天台宗的六观音,都与之不符,显然这里的塑像并非一组,而是后世组合在一起的。其中有六观音中的,也有三十三观音中的形象,甚至还有藏传佛教中最受尊崇的绿度母,可见其构成之复杂,但也为了解各类造型的观音提供了好的去处。
法源寺最后一进院落是藏经阁,这是一座两层结构的建筑,楼下为“历代佛造像展室”,楼上为藏经阁。楼下的展室堪称一座佛教文物宫殿,陈列的历代佛像、石刻及艺术珍品琳琅满目。其中有中国最早的佛像——东汉陶制佛座,东吴魂瓶,以及隋唐五代石刻,铁铸佛像,宋代木雕罗汉,元代铜铸自在观音,明代木雕伏虎罗汉等珍贵文物。尤其是在迎门处供奉的那尊长达7.4米的巨大木雕卧佛,它是北京市内最大的一尊明代木雕佛像,极其珍贵。
来到法源寺,不仅可以看到如此珍贵的文物、独特的建筑,而且还可以领略自然之美。这里是花木争春的世界,古来就以花木见胜,寺内的丁香素有“香雪海”之称。而今法源寺的花木仍是十分茂盛、名贵,值得细细观赏。
法源寺悯忠阁
有关佛教小百科. 建筑的文章
寿禧寺又称弥勒佛殿,俗称大金瓦殿,为拉卜楞寺内建筑的经典之作。拉卜楞寺的藏书无论其质量、数量,还是品类,在全国寺庙中都是出类拔萃的。拉卜楞寺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它是中国活佛系统较为完备的寺院之一。现今的拉卜楞寺不仅是藏传佛教的圣地,在全国佛教寺院中也是极有特色的寺庙。目前拉卜楞寺正以其独特的风格迎接着中外宾客。......
2023-12-06
华严寺殿阁一角中国佛寺殿宇结构方式的核心即为木构架结构。汉传佛寺的建筑以抬梁式结构方式为主,通常以柱网作为基本手段。就面阔而言,佛光寺正殿均为5米上下,左右两进间略窄,这与唐代建筑各间间距使用同一尺度这一特点一致的。辽代建筑保留了不少唐代结构的特点,如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等都使用内外槽的柱网结构和明袱、草袱两套屋架,显然与佛光寺正殿外槽梁架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2023-12-06
位于东城区禄米仓胡同东口路北的智化寺,是北京现存的唯一的仍保持着明代建筑风格的佛教寺庙,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早在196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见其文物价值之高。这座寺庙有五点颇为世人所注目。一是精美完整的明代建筑艺术群。据考察,智化寺的“京音乐”是唐宋以来的燕乐中鼓吹教坊的一部分,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音乐之一。......
2023-12-06
30年后,寺毁于台风,朝廷又拨款万缗予以修复,并赐“圆通宝殿”匾,指定普陀山重点宣扬观音,山中各圆通殿均供奉观音圣像。清康熙年间,耗时10余年重建寺院,改称“普济禅寺”。普济寺坐北朝南,是典型的轴线对称的格局。普陀山普济寺普济寺的山门面阔5间,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建于康熙年间。普济寺的主殿为圆通殿,是一座面阔7间、进深6间的重檐歇山顶式建筑。这种格局是近世以来观音信仰成为民众第一信仰的派生物。......
2023-12-06
菩萨顶位于五台山显通寺北侧的灵鹫峰上,相传为文殊菩萨居住之所,北魏时创建。菩萨顶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称“大文殊院”。明初喇嘛教传入五台山,菩萨顶成为喇嘛庙之首。文殊菩萨像菩萨顶现有殿宇400余间,占地45亩。总之,菩萨顶的气势之大,也堪称为五台山诸寺之首。前院的正殿为文殊殿,又称滴水殿,是一座比较特殊的建筑。过去传为文殊菩萨显灵所滴的甘露所致,实际上这是文殊殿的建筑结构上有一特殊的蓄水层所致。......
2023-12-06
独乐寺十一面观音观音阁是独乐寺的主要建筑,外观两层,实为三层,阁内中间为空井;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上下两层中间设一暗层,梁柱接榫部位因位置和功能不同,共用斗拱24种,以建筑手法高超著称。独乐寺前100米处还有一座白塔,塔始建于辽,平面为八角形,通高30.6米,下部是密檐式,上部为覆钵式,是中国造型最为奇特的佛塔之一。......
2023-12-06
曾名天童玲珑寺、天寿寺、景德禅寺等,明代初年正式改为天童禅寺。天童寺的建筑布局风格是依山就势,层叠递进升高,并且十分讲究风水取势的高低错落。占地近6万平方米,是国内颇为罕见的宏大建筑群。在天童寺的建筑中,位于佛殿东南的钟楼是一座比较特殊的建筑。天童寺周围风光也十分旖旎迷人,素有天童十大胜景及十小丽景之称。......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