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南北朝至唐代:石窟发展的巅峰时期

南北朝至唐代:石窟发展的巅峰时期

【摘要】:南北朝至唐代是佛教发展的巅峰时期,同样,这一时期的石窟发展也极具影响力。不同的是,崖墓是封闭的墓室,而石窟寺则是供僧侣的宗教生活之用。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经过南北朝到了隋、唐,特别是在唐朝,凿造石窟寺的风气达到了顶峰。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石窟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河北峰峰南北响堂山石窟等。

南北朝至唐代是佛教发展的巅峰时期,同样,这一时期的石窟发展也极具影响力。

石窟是佛教建筑的最古形式之一,来源于印度的石窟寺。作为信徒膜拜对象,窟侧常设小室数间供僧人居住。印度现存的佛教石窟以公元前一、二世纪至公元5世纪时所造的阿旃陀石窟群为最著名。随着佛教的东传,石窟寺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成为在山崖陡壁上开凿出来的洞窟形的佛寺建筑。在开凿山崖时进行建筑手法的处理,从汉代的崖墓开始已具有悠久的传统。不同的是,崖墓是封闭的墓室,而石窟寺则是供僧侣宗教生活之用。

云冈石窟第20窟释迦牟尼佛像

南北朝时期,凿崖造寺之风遍及全国,如云冈西部五大窟与龙门三窟是为北魏皇帝祈功德而建,北响堂山石窟则是北齐高欢的灵庙,其他大小统治阶级也纷纷凿崖造寺,因而西起新疆,东至山东,南至浙江,北至辽宁,都有这时期留存至今的石窟。(www.chuimin.cn)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经过南北朝到了隋、唐,特别是在唐朝,凿造石窟寺的风气达到了顶峰。凿造石窟的地区,由南北朝的华北范围扩展到四川盆地和新疆。凿造石窟的功德主由帝王贵族转到一般平民。宋以后即逐渐衰落。石窟寺的建筑,精美的雕刻壁画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

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石窟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河北峰峰南北响堂山石窟等。除了敦煌莫高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在隋、唐以后继续大量开凿外,其余各处的主要石窟多是公元5世纪中叶至公元6世纪后半期约120年间内开凿的。其他著名石窟有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河南巩县石窟寺、四川大足石窟、陕西彬县大佛寺石窟、四川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辽宁锦州万佛堂石窟、山东历城千佛崖造像、云南大理石钟山石窟、四川夹江千佛岩、宁夏须弥山石窟以及四川临邛千佛岩等,这些都是佛教石窟艺术的重要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