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汉至南北朝,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段落,隋、唐以后,却又是一个新段落了。漠南北之地,对于中国是一个最大的威胁。继匈奴而居其地的为鲜卑。这一支,历史上特称为高车,其余则仍称铁勒。突厥遂征服漠南北,继承了柔然的地位,依旧受着周齐的敷衍。东北的文明,大略以辽东、西和汉平朝鲜后所设立的四郡为界线。自此以北,则为未开化的满族,汉时称为挹娄,南北朝、隋、唐时称为勿吉,亦作靺鞨。南方海路的交通,益形发达。......
2023-08-26
南北朝至唐代是佛教发展的巅峰时期,同样,这一时期的石窟发展也极具影响力。
石窟是佛教建筑的最古形式之一,来源于印度的石窟寺。作为信徒膜拜对象,窟侧常设小室数间供僧人居住。印度现存的佛教石窟以公元前一、二世纪至公元5世纪时所造的阿旃陀石窟群为最著名。随着佛教的东传,石窟寺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成为在山崖陡壁上开凿出来的洞窟形的佛寺建筑。在开凿山崖时进行建筑手法的处理,从汉代的崖墓开始已具有悠久的传统。不同的是,崖墓是封闭的墓室,而石窟寺则是供僧侣的宗教生活之用。
南北朝时期,凿崖造寺之风遍及全国,如云冈西部五大窟与龙门三窟是为北魏皇帝祈功德而建,北响堂山石窟则是北齐高欢的灵庙,其他大小统治阶级也纷纷凿崖造寺,因而西起新疆,东至山东,南至浙江,北至辽宁,都有这时期留存至今的石窟。(www.chuimin.cn)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经过南北朝到了隋、唐,特别是在唐朝,凿造石窟寺的风气达到了顶峰。凿造石窟的地区,由南北朝的华北范围扩展到四川盆地和新疆。凿造石窟的功德主由帝王贵族转到一般平民。宋以后即逐渐衰落。石窟寺的建筑,精美的雕刻、壁画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
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石窟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河北峰峰南北响堂山石窟等。除了敦煌莫高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在隋、唐以后继续大量开凿外,其余各处的主要石窟多是公元5世纪中叶至公元6世纪后半期约120年间内开凿的。其他著名石窟有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河南巩县石窟寺、四川大足石窟、陕西彬县大佛寺石窟、四川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辽宁锦州万佛堂石窟、山东历城千佛崖造像、云南大理石钟山石窟、四川夹江千佛岩、宁夏须弥山石窟以及四川临邛千佛岩等,这些都是佛教石窟艺术的重要胜地。
有关佛教小百科. 建筑的文章
自秦、汉至南北朝,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段落,隋、唐以后,却又是一个新段落了。漠南北之地,对于中国是一个最大的威胁。继匈奴而居其地的为鲜卑。这一支,历史上特称为高车,其余则仍称铁勒。突厥遂征服漠南北,继承了柔然的地位,依旧受着周齐的敷衍。东北的文明,大略以辽东、西和汉平朝鲜后所设立的四郡为界线。自此以北,则为未开化的满族,汉时称为挹娄,南北朝、隋、唐时称为勿吉,亦作靺鞨。南方海路的交通,益形发达。......
2023-08-26
在济南地区的北朝至隋唐佛教石窟造像中,菩萨像主要是作为佛的夹侍出现的,且多为立像。以菩萨作为主像供养的龛例为数较少,以玉函山一处最值得注意。下面将夹侍菩萨和作为主像供养的菩萨,分成P1立、P1坐、P2立、P2坐四种类型,并依据菩萨服饰的变化分式叙述其演变。两尊菩萨皆立于佛像的右侧,帔帛自肩部斜垂至背后,其下端出若干尖角,裙裾下角在双足之上作八字形外分,腕有镯,手中执物不详。......
2023-07-22
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讲魏晋南北朝史时对自魏晋时期开始这一历史时段的胡汉关系的倾向性变化进行了论述,其言道:“胡族与胡族之间的融合将让位于胡汉之间的融合,以地域区分民族将让位于以文化区分民族。”只是在论证其不同时期的发展态度时,要辩证地看待。而北魏政权当中需要平衡的就是本族贵族与这些高门大户之间的关系。北齐政权之所以在这一时期如此热衷于胡乐,是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的。......
2023-10-27
(三)汉唐至明清时期人学思想的发展[93]中国社会自秦统一六国起,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封建社会阶段,秦王朝以法家学说统一意识形态,对儒家等学派采取暴虐的镇压、灭绝政策,结束了先秦百家争鸣的局面。自三国至隋唐时期的人学思想的发展呈现出极其复杂的情况,出现了玄学、道教、佛教、儒学这四种主要人学思想的形态。总之,宋明时期的人学是中国封建时期人学思想发展的高峰。......
2023-12-05
二十四史是纪传体正史,其中晋代陈寿的《三国志》、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沈约的《宋书》、梁萧子显的《南齐书》、北齐魏收的《魏书》五部正史都是在这个时期所作。魏收的《魏书》是记载北魏一朝历史的史书,但这本书是出了名的“秽史”。也是研究东汉一代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史书。第六,佛教与道教史书在纪传体史籍中正式占一席之地。......
2023-08-31
大足石窟位于四川省大足县境内。重庆市大足县现存造像5万余躯,分布于县城周围40余处,总称大足石窟。其中规模最大、造像最突出的石刻,当数北山石刻和宝顶山石刻。重庆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第17号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南宋)宝顶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的宝顶山,是宋代石刻最出色最集中的地方。大足石刻作为中国佛教雕刻世俗化的重要代表作品,为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发展画上了一个完美的休止符。重庆大足石刻宝顶山柳本尊像......
2023-12-06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西方和东北边境各国以及各地区、各民族的乐舞纷纷进入中原,出现了各族乐舞文化大交融的景象。这个时期的乐舞大荟萃和大交融,为后来隋唐乐舞的发展奠定了基石。由此,西域乐舞也成为宫廷乐舞。......
2023-08-31
宋、辽、金时期,佛教获得了较大发展,尤其是辽代,统治者也开始信奉佛教,所以佛寺与佛塔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兴建。宋、辽、金时期砖石塔留存很多,形式丰富,是中国砖石塔发展的高峰,木塔则以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为典型。宋、辽、金时期的大型砖石塔的结构大致可分为楼阁式和密檐式两种。辽、金密檐塔大部分是八角形平面,也有一部分是方形的。从宋、辽、金时期的砖塔来看,材料、结构和施工技术上都有了极大发展。......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