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南传佛教傣族塔特点解析

南传佛教傣族塔特点解析

【摘要】:大约一千多年前,小乘佛教开始传入傣族聚居地区并取代原始宗教,形成全民信仰的佛教。傣族古塔大多建于山坡高地上,因为傣族集居地与缅甸接壤,所以具有类似缅甸塔的风格。著名的傣族塔有曼飞龙白塔、景真八角亭式塔、云南潞西风平大佛殿佛塔、傣族母子塔等。此塔是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后最先建的三塔之一,是为埋葬佛的足迹而建。塔群造型富有韵律,很好地体现了傣族的建筑风格和宗教习俗。

大约一千多年前,小乘佛教开始传入傣族聚居地区并取代原始宗教,形成全民信仰的佛教。至15世纪,寺塔遍村落。

傣族古塔大多建于山坡高地上,因为傣族集居地与缅甸接壤,所以具有类似缅甸塔的风格。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一般呈正方形,塔身大多为圆形,呈葫芦状,塔刹由一节比一节小的环节堆积而成,最上面是塔针。傣族塔大多为砖结构,是古老的传统建筑艺术,同傣族人民的文化和生活紧密相连。著名的傣族塔有曼飞龙白塔、景真八角亭式塔、云南潞西风平大佛殿佛塔、傣族母子塔等。由于前文已经介绍了云南潞西风平大佛殿佛塔,这里不再赘述。

云南西双版纳曼飞龙白塔,由九座塔组成。8个子塔围绕着中心母塔。此塔是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后最先建的三塔之一,是为埋葬佛的足迹而建。该塔建于傣历565年(1204),塔基1米多高,为八角形基座,座上最外圈为8个佛龛,中圈为8个小塔(子塔),围绕着中心大塔(母塔)。9塔均圈形实心,葫芦状,塔身洁白,装饰有各种精美的塑饰和彩画。佛龛背上有各种动物、花草、卷云纹装饰。塔群造型富有韵律,很好地体现了傣族的建筑风格和宗教习俗。塔顶部莲花瓣状的座上为贴金的喇叭状锥体塔刹和相轮。母塔高16.29米,子塔高9.1米,甚为绚丽壮观。

曼飞龙塔(www.chuimin.cn)

云南景真八角亭式塔,位于勐海县景真山上,又称勐景佛塔。这是一座将亭和塔巧妙结合的特殊建筑,是罕见的砖木结构建筑。始建于傣历1063年(1701),历经三次大修。总高15.42米,由塔基、亭身、十层塔檐和塔刹组成。塔基高2.5米,宽8.6米,为砖砌“亚”字形须弥座。亭身四方开门,可出入。十层悬山式塔檐,集中收于一金属圆盘下;每层塔檐脊上有小金塔、禽兽和火焰状琉璃。塔基、塔身外抹浅红色泥皮,镶各种彩色玻璃,并用金银粉印出图案,光彩夺目。

南传佛教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