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问题不是出在考试上,而是出在考试所考的内容,以及成绩的评价标准上。现在的考试形式,就是笔试为主,考场上没有实践,只有理论,这是最大的问题。孩子每次考完试回家,父母的第一句话是,考得怎么样啊,感觉能考多少分啊。当然,现在中国人口多,竞争激烈,百分制划分更细,更利于选拔和淘汰,这是国情问题。所以,奉劝各位家长,对孩子的分数别太过苛求,别太贪心,考多少是多啊,你说是嘛?......
2023-11-24
几十年前,亚历山大和斯泰拉二位科学家展开了一个有关孩子性格的,历时最长、涉及范围最广的研究项目。他们的研究总结出了大量有关孩子性格的信息,包括性格的稳定性、性格形成的根源、不同的抚养方式对于孩子性格的影响等。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性格起步于孩童阶段,孩子很多行为是在三岁前决定的,而重点在于您有没有给孩子充分的学习发展机会并给予其足够的爱。
性情由底层脑边缘系统决定,因此性情几乎是天生的;但性格是由高层脑边缘系统,即不断发育的大脑额叶决定,因此具备可塑性。大脑额叶受到不断的情感经历影响而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孩子大脑额叶前神经刚开始形成并以极快地速度发育,这个发育过程一直持续到少儿时期。
由于孩子的情感经历主要是与身边的抚养者相关,因此对孩子脑边缘系统发育影响最大的就是他(她)身边的抚养者,抚养者与孩子的任何一种互动,包括一个游戏、一句话、一个微笑等都是在塑造孩子的性格。到少儿时期结束时,孩子整个脑边缘系统也基本发育成熟,性格也趋于稳定。
了解了性情和性格的有关研究成果之后,妈妈们应该在孩子处于孩童阶段时关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您有一颗细腻的心观察孩子,这就是正确的第一步。母亲的想法和孩子有差别,所以我们要一步一步地去试探孩子。在情绪教育方面,了解孩子的个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情绪管理不是去学很多理论,而是在对待孩子的过程中,去了解孩子、爱这个孩子。爱是一种学习过程。
孩子的成长速度很快,要时时注意他的变化,不要只是给予斥责与处罚,要知道那是因为你不了解他,结果反而给了他伤害;孩子是用感觉学习,所以妈妈要营造情境教他去学习如何爱人,让孩子自己去表达要与不要。如果只是“教”与“给”是不够的,要与孩子互动学习才知道如何适当地给予。世上有许多成功的人,就是因为他对自己充满自信,而犯罪青少年多半没有自信,就是因为母亲常跟他们说什么不行、不能要。给孩子充分的需要与满足,这样孩子成功的机会就会多很多。
品格学习是从典范开始,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孩子需要品格教育,品格教育是全家一起学习的生活方式。孩子毕竟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父母一定要有这样的认知——无人能取代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直接又巨大的影响力。因此,是否要建立一个品格家庭,决定权在父母手上!除非带领全家的父母亲自己能委身,否则子女也不会认真执行;相反地,当您的家成为品格家庭,儿女们也会更加注意您的举止,他们从您身上学到的将超过一切知识,一生受用。父母该留给子女什么东西呢?有人说:“第一聪明的留品格,第二聪明的留知识,最不聪明的留财产。”
1.家庭品格教育常用的方法(www.chuimin.cn)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一般家庭中,父母管教子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就其客观效果而言,有积极的方法,也有消极的方法。积极的方法包括说服、讨论、澄清事实、称赞、行为训练、积极的惩罚、教子女自我控制分辨等;消极的方法包括体罚、伤害身体、引发罪恶感、导致自卑感、挫伤自信心、无理喊叫、呵斥责骂、言词侮辱、威胁等。一般来说,前者有助于儿童青少年的品格发展,而后者则相反。
2.不同年龄阶段教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教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既要考虑各种方式方法的特性及可能的结果,还要适应孩子的年龄特征、品格发展水平、个性特点,切合教育内容及当时的教育情境。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应采用的教育方法即使是同一方法,具体运用起来,也应有所区别。
3.父母的教育艺术
家庭中的品格教育,主要是父母在与子女的互动过程中,对处于某种具体教育情境下的子女进行的教育影响活动,它相对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学校德育而言,很明显地具有个别性、情境性和情感性等特点。不同儿童,由于生长环境、年龄特征和个性品质不同,品格发展存在着差异;同一儿童,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教育情境和家庭气氛之中,其品格发展的状态、水平和对人对事的认识、态度以及言行举止等也有所不同。因此,父母的教育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既要尊重科学,又要讲究艺术。
30几岁的活法
在情绪教育方面,了解孩子的个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情绪管理不是去学很多理论,而是在对待孩子的过程中,去了解孩子、爱这个孩子。爱是一种学习过程。
有关30几岁女人的活法的文章
所以问题不是出在考试上,而是出在考试所考的内容,以及成绩的评价标准上。现在的考试形式,就是笔试为主,考场上没有实践,只有理论,这是最大的问题。孩子每次考完试回家,父母的第一句话是,考得怎么样啊,感觉能考多少分啊。当然,现在中国人口多,竞争激烈,百分制划分更细,更利于选拔和淘汰,这是国情问题。所以,奉劝各位家长,对孩子的分数别太过苛求,别太贪心,考多少是多啊,你说是嘛?......
2023-11-24
个人陈述并不是指例如申请美国大学时所要提交的材料,而是指一个人用特有的方式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传达给其他人的过程,例如演讲、会议发言等。许多服务过企业的FBI探员都认为,一场成功的企业会议,免不了各种大大小小成功的个人陈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个人陈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FBI看来,个人陈述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没有天生就擅长演讲的人,更没有天生就害怕演讲的人。......
2023-12-05
◎根据长期研究发现,孩子专注力是有规律的:3~4 岁孩子的连续注意时间约在10 分钟,4~5 岁孩子的连续注意时间约为15 分钟,5~6 岁孩子的连续注意时间约为20 分钟。家长应根据孩子的专注力规律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并坚持完成任务。◎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和幼儿下下棋◎孩子年龄越小,注意力越是需要依靠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来吸引,家长可以陪孩子玩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游戏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品质。......
2023-07-19
第三个方面,我想讲我们应该怎么读书。我们读书的实用主义,说老实话日益加强。我们从小的孩子都是重视什么呢?但是说心里话,我们对于孩子情商的培养恰恰是极其欠缺的,而读书正是培养孩子情商的最便捷的一条路径。这是我们阅读的第二个障碍。我们现在缺少这种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所以约翰·凯里又讲:“放下书打开电视,轻松的感觉随之而来。”......
2023-11-17
如果孩子不能通过鼓励的话语获得自信,就不可能会发展成为你所期待的充满智慧、充满信心、充满抱负、品德高尚的人。来自于母亲不断的鼓励及肯定。父母不应干涉孩子的自由,应允许孩子进行自由探索和研究。在教导孩子写作的时候,父母要有极大的耐心,在鼓励孩子的同时,帮助孩子发现写作中的技巧,引导孩子发现写作中的细节,因为细节和技巧对于写作来说是重要而又不容易掌握的。......
2024-05-29
从优秀到卓越需要多元思维你的导师是谁,决定你能走多远;你的对手是谁,决定你进步的快慢。从优秀到卓越,需要有换角度看问题从而突破自我的思维。从优秀到卓越,很多时候并非技艺方面是否欠缺的问题,而是看待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事件能不能用不同平常的视角和逻辑,这是一种突破自我思维框架的智慧。......
2024-01-09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和邻居一起去赶集,孩子也吵闹着要去。曾子一本正经地对妻子说:“你既然跟孩子说出要杀猪吃肉的话,就一定要兑现诺言。否则,你今天哄骗了孩子,将来孩子就会成为一个缺乏诚信的人,就无法立足于世。人无信则不立,如果孩子不能立足于世,将来还如何能够生存下来呢?”在引导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最好引导孩子作出能够兑现的承诺,这样,才能培养孩子信守诺言的好习惯。......
2023-11-19
《中国教育年鉴》认为,这是学习科学文化和从事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中学阶段的主要学科;政治、历史、地理为第二类,主要讲授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为第三类,讲授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体育、音乐、美术为第四类,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学科,并在培养学生高尚品德、情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023-08-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