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100分的疼爱变成101分的溺爱禾苗干涸,需要浇水,但不能太多,水多了就会淹死;车胎瘪了,需要充气,但是不能太足,充多了就会胀破;生命很短暂,需要关爱,但不能太多,爱得多了就成了伤害。事实上,父母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实施的时候由于一时的心态或情境让父母总是多付出一些爱,在不知不觉中把疼爱变成溺爱,将100分的疼爱多加了1分,疼爱变成了溺爱,善意的初衷换来的却是难过的结局。疼爱与溺爱没有明显界线。......
2024-07-02
男孩要穷着养,女孩要富着养
有人提出,“男孩要穷养,女孩子要富养。”最先的出发点,就是怕女儿将来长大,被哪个傻小子“两个馒头”就骗走了,如今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即使再不富足的家产,也是父母两人拼打半辈子来的,交给一个傻小子打理,未免太不心甘。
纠其根源,不无道理。男孩子,从小吃苦受罪,历尽沧桑,日后方能有所作为;而女孩要“富”养,生活精致、无忧无虑,优越的生活就像一针强劲的免疫针,使她以后会对抗诱惑,明辨真伪,成为知情识趣、优雅美丽的女子。不是说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吗?
富养女更浪漫。女孩称为千金,估计也有这方面的渊源。虽说相貌由天而生,可也需要后天的精心呵护,需要平日的精致雕琢,这显然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除了给予较好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开阔女孩的视野与见识。富也是“丰富”的意思。懂得美,懂得欣赏,懂得辨别,也就懂得了自我保护,而不会被外界的种种所诱惑。
具体来说,所谓“富养”女孩,主要还是尽父母能力,让女儿懂品味识吃穿,见惯用熟,长大了便得心应手,不会因为一点虚宠就大惊小怪。一个女人,自小见惯世面,眼界高了,就不容易为一套房子、一辆车子出卖肉体,为金钱利益出卖尊严。
生女孩是要当公主的,让她多看到世间的美好和单纯,学会爱和宽容,永远敢用真诚对待生活。家长并不单单是在物质方面给予满足,还要对女孩子从小就进行形体训练、语言训练、艺术训练……让她们了解女孩子应有的礼仪规范,品德修养,开阔她的视野,增加她的阅世能力,从而大大增强她的见识。
这样调教出的女孩子能够在各种场合表现出一个大家闺秀的风范。独立、有主见、明智。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什么是值得自己真正追求的东西,能够比较自己的信仰而不被外界势力所左右,从而失去了真我。在选择的时候,她有底气去探索心灵深处的东西。
面包自己挣,玫瑰要他买。如此一来,等她花一样的年龄时,在尘世里艰难地成长,就不易被各种浮世的繁华和虚荣所捕获。因为见多了,也就不易受诱惑。一个没有见过大世面的女孩,在一个纨绔子弟的糖衣炮弹下,很可能就禁不住物质的诱惑,被华美的花言巧语所击败,而轻率地决定了自己的一生,导致一些无可挽回的悲剧。
在女孩成长的过程中,让她真正懂得什么是珍惜、感恩,而不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和别人对她的好都是理所当然。如果那样,只能算是一个刁蛮任性的公主,而不能理解父母对她的良苦用心。(www.chuimin.cn)
而穷养男更实在。做个真正的男人,这一生要蒙受的磨难、冷眼、屈辱、挫折不知要多少。“亚圣”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就是这个理。男孩从小就应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作风,仁义孝道的思想,尤其在物质上不能过多给予,否则容易成为又一个纨绔子弟。适当的经历磨练,经历苦难,而后懂得生活的艰辛,懂得吃苦,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孝敬父母,懂得取舍,学会感激,懂得满足,学会宽容,懂得爱也懂得放弃,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的生活;培养他们独立,勇敢,自强不息的个性,完整的人格。同时要树立竞争意识、拼博意识、自强意识、风险意识。
都说“富养20年,芙蓉出水;穷养20载,宝剑出炉”。富养的女孩,从小就会被带着出入各种场合,增加阅世能力,等到花般年纪,再到尘世里艰难成长,便不易被各种浮华和虚荣所迷惑,一个没见过大世面的女孩,在纨绔子弟的糖衣炮弹下,很可能被花言巧语所击败。富养的女孩,因为见识多、独立、有主见、明智,很清楚自己真正追求的东西。富养女,其实是一种教育投资,教育的富足;穷养男,更是一种挫折教育,男儿当自强,没有经历过失败挫折的男孩是长不大的。
当然,不仅女儿要“富养”,儿子在“穷养”为主的同时也有“富养”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物质上要“穷养”,精神上要“富养”。
身为母亲也要给予儿子足够的时间,足够的关心,尽力坚持每天与孩子共享一段时光。通过持续有效的家庭亲子互动,孩子可以从母亲那里感受到关爱,从父亲的气质、情感、智力等方面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自身的心理与智力发展补充养分。
在孩子的培养上,“一分投入一分收获”,有针对性地教育男孩子和女孩子才能将自己的孩子培养得更加出色和茁壮。
30几岁的活法
富养女,其实是一种教育投资,教育的富足;穷养男,更是一种挫折教育,男儿当自强,没有经历过失败挫折的男孩是长不大的。
有关30几岁女人的活法的文章
不要把100分的疼爱变成101分的溺爱禾苗干涸,需要浇水,但不能太多,水多了就会淹死;车胎瘪了,需要充气,但是不能太足,充多了就会胀破;生命很短暂,需要关爱,但不能太多,爱得多了就成了伤害。事实上,父母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实施的时候由于一时的心态或情境让父母总是多付出一些爱,在不知不觉中把疼爱变成溺爱,将100分的疼爱多加了1分,疼爱变成了溺爱,善意的初衷换来的却是难过的结局。疼爱与溺爱没有明显界线。......
2024-07-02
没有钱,就别强求富着养家庭条件的制约能让孩子懂得怎么生存,产生适当的危机感,放手让孩子独立处理自己的事,不要想孩子失败了该怎么办,孩子的成长需要这样的过程。穷养也有穷养的方法,穷养也有穷养的优势,没有钱,就不必勉强自己富养孩子。林肯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但由于父母都是垦荒者,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困,他不仅没有钱买书,连吃饭也是勉强充饥。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着林肯姐弟在农场劳动。......
2024-07-01
老师还说这孩子智力方面很优秀,就是行为习惯方面,人际交往方面不太好。从“早教班”到“精英培养”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事事第一,时时第一。那么,这样你的孩子就真能够成为“人才”吗?而成绩平平的孩子,他们会念书,却不是把所有时间都用于念书。......
2023-07-24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和最好的榜样善良铸就善良,博爱铸就博爱,幸福铸就幸福。同样,仇恨酿造仇恨,冷漠酿造冷漠,自私酿造自私,为了孩子的幸福,明智的父母,就应该以身垂范,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2024-07-01
父母的“包办”行为让这个中学生说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话,若长此以往,孩子将来势必难以独立。家长一定不要对孩子的事情包办代替,要让孩子经受磨炼与挫折,体味人生。面对父母长期的包办代替,孩子就像这群鹿,越来越羸弱,精神和身体都无法抵抗挫折,失去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所以,凡事都包办代替的家长并没有让孩子走捷径,而是害了孩子,让他们对自己负责反而会成就他们。......
2024-07-02
从“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到“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独立生存能力都没有,连对父母的感恩之情都没有,即便才华横溢、成就斐然,都不算是一个健全的人。在此背景下,到底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还是“再富也不能富孩子”,我们陷入了困惑。我之所以引用这个故事,实是缘于“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理念已经异化,正误导着众多家长。......
2024-07-01
穷养,不是让孩子天天吃忆苦饭吃苦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只不过我们需要在新时代对它有新的认识,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这样孩子才会在“磨炼”中真正有所得。然而,对很多家长而言,让孩子吃苦锻炼比让孩子坐享其成难上加难。然而,让孩子吃苦,并不是让他吃不饱、穿不暖,让他忆苦思甜,或者刻意让他承受不符合他身心发展水平的压力和负担,这对孩子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伤害。......
2024-07-01
关键时刻的一句“禁令”胜过百句“表扬”对孩子的禁令要掌握方法,巧妙地实施处罚。这时,卡尔家中养的一条小狗跑了进来。卡尔维特认为,对于孩子这种不合教育要求的做法一定要严厉指正。在一些情况下,如果父母下达禁令没有用,最好能想出好办法。索桃丽是一位知性的母亲,同时也是一位智慧的祖母。有的孩子并不适合对他们直接说“不”,尝试用类似索桃丽女士的“自然惩罚法”会更有效。......
2024-07-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