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湖大14名中年教师近7年内去世,引发关注!

湖大14名中年教师近7年内去世,引发关注!

【摘要】:去年12月6日早晨,湖南大学化工系44岁的讲师龚洪钟在搬迁住房的第二天突然死亡。湖大校长成文山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悲痛地说:“这是1976年以来我校死亡的第14位中年知识分子。”死亡的14位中年知识分子平均年龄为45.1岁。这14位死亡的中年知识分子中,只有一人死前工资达到105元,其余13人平均工资仅55.7元。上述关于中年知识分子的健康问题,经调整后的湖大新党委对此非常重视。

(1983年内参第二期)





去年12月6日早晨,湖南大学化工系44岁的讲师龚洪钟在搬迁住房的第二天突然死亡。湖大校长成文山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悲痛地说:“这是1976年以来我校死亡的第14位中年知识分子。”死亡的14位中年知识分子平均年龄为45.1岁。

这14位中年教师基本上都是教研室的骨干力量,临死时担负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多是突然发生或突然发现疾病的,死后,家里人老的老,小的小,因而在中年知识分子中产生的心理影响比较强烈。

这几年为什么中年老师死亡这样多呢?人事处、教务处和后勤处(包括卫生科)等方面分析认为有下列三方面的因素:

一、生活水平太低。这14位死亡的中年知识分子中,只有一人死前工资达到105元,其余13人平均工资仅55.7元。尤其是段迪华、李言龙、古作仁、龚洪钟、李达材等5人,妻子在农村,生活相当困难。如段迪华老师,妻子带三个小孩在农村,有两个小孩是残废,本人工资53元,生活极为困难,死时连一件好衣服都没有;李言龙老师经常是用点辣椒、酱菜下饭,明显的营养不良。(www.chuimin.cn)

二、劳累过度。他们生前都担负较重的教学科研任务,有的还兼任教研室主任、副主任。业务上进修任务也重,因为他们多是1957年至1966年间大学毕业的,这10年,虽比十年动乱期间的大学生学的知识要扎实一些,但也受到很多的干扰,其中有反右、“大跃进”、教育革命、长年下乡四清、劳动锻炼,在基础知识上有不少缺漏,特别在外语方面,许多都属于先学英语,后学俄语,现在再攻英语。再次,家务负担重,一般都是晚婚,孩子小,家务琐事都要自己动手,加上买煤、买菜都很不方便。这三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只有到深夜才能安下心来工作或学习。这些老师一般都希望在职称上得到晋升,因而不少人要搞到晚上2点至4点,白天因教课、学生来访、住房拥挤、家务等,得不到较好的休息,长此以往,体质下降,患病较多。

三、不太关心健康,有病发现较晚,来不及治疗。这些教师往往工作忙得很,有毛病不爱找医生,还有的认为即使检查出来是癌反正也没办法。1980年8月死亡的助理工程师潘建勋,死前因做藕煤1 000斤后感冒,咳嗽不止,再去照片检查时已是肺癌晚期了。

上述关于中年知识分子的健康问题,经调整后的湖大新党委对此非常重视。龚洪钟老师死后,新任党委副书记刘久成、校长成文山多次到死者家慰抚,尽力做好善后工作,准备在学校机构调整后采取一些新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