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改变世界的力量:我的阅读观

改变世界的力量:我的阅读观

【摘要】:——向新教育人推荐《如何改变世界》一书!“我一个人无法改变世界,但我能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该书作者戴维·伯恩斯坦认为,他们就是那些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的个体,他们质疑现状,开拓新机遇,拒绝放弃,最后要重建一个更好的世界。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们还会继续改变。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之所以能够“改变”,能够前行,与我们的行动精神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得到了最热烈的欢迎,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向新教育人推荐《如何改变世界》一书!

“我一个人无法改变世界,但我能改变一个人的世界。”

“当我们自己改变了,一切似乎都改变了。”

因此,改变,请从自己开始!改变,请从阅读开始。

我最近写了一组感动了我与许多新教育人的人物,如义工营伟华、上海的王先生、嘉兴钱老师、聊城朱春华先生等。当我用不同的词汇形容他们的时候,我一直没有办法用更简单的语言概括。恰巧在这个时候,我读到了《如何改变世界》这本书,它的副标题是“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我终于找到了“社会企业家”这个概念,我发现,我描写的这些人物,甚至包括我们自己,我们新教育人,都是可以归到这个概念下的。

什么是社会企业家(social entreprenurs) ?该书作者戴维·伯恩斯坦认为,他们就是那些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的个体,他们质疑现状,开拓新机遇,拒绝放弃,最后要重建一个更好的世界。“社会企业家”首先一定是务实的人;其次,他们不投机,不放弃,他们的目标是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些人受到“社会良心” (social conscientiousness)的驱使,就像商人受到利润驱使一样。该书的译者吴士宏也写道:“社会企业家以改善社会、造福人类为自己的事业,执著地经营所认定的‘社会企业’。”

其实,这些社会企业家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些伟大的高不可攀的人物,相反,他们更多的是非常普通的人。在这本书中出现的人物,大多数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他们是普通的教师,是普通的医生,是普通的律师,是普通的记者,有些甚至是普通的母亲。在美国,一个叫J.B.施莱姆的男人帮助了数以千计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在南非,一个叫维洛尼卡·霍萨的女人发展出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艾滋病病人护理模式,改变了政府的卫生医疗政策;在巴西,因为法维奥·罗萨的努力,数以十万计的边远农村居民用上了电,并使巴西无树大草原的环境得到保护;在印度,杰鲁·比利莫利亚创建了儿童热线,为千万流浪儿童提供24小时救援;还有美国人詹姆斯·格兰特领导和“行销”了一场全球儿童免疫运动,挽救了2 500万个生命。更有美国人彼尔·德雷顿,创建了一个志愿者基地“阿育王”,资助和支持了这些社会企业家,以及千余个像他们那样的人,将它们的思想威力散播到了世界各地……这些社会企业家做的往往是政府和企业相对忽视或者相对失败的领域,他们往往没有权力,没有金钱,但是他们靠自己的理想、热情和坚韧,凭着他们的决心和创造精神,最后往往会感动那些拥有权力和金钱的人,从而创造出非凡的成就。正如爱迪生所说:“如果所有人都能真正做到其能力所及的事情,结果会使我们自己震惊。”

在过去的几年,我们新教育人提出了“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的目标,我们努力地去做,结果,我们的确改变了许多教师、学生、学校,也改变了传统的科研方式。尽管这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但是新教育人没有放弃。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们还会继续改变。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有找到志同道合者的感觉。

在字里行间,我看到社会企业家最显著的品质——理想主义。在该书的开头,戴维·伯恩斯坦形容这些人的时候说:“他们拥有改善人民生活的强大理想,并致力于在许多城市、国家乃至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实施他们的理想。”

戴维·伯恩斯坦写道:如果理想要扎根并且蔓延的话,就需要有领袖。他告诉我们,他曾经追寻过许多变革的源头,结果经常会发现总有一个在幕后工作的执著的人——“一个有远见、有动力、有完整的目标、有强大的说服力,并有不同寻常的韧性的人”。“他们是一心追求理想的人,拥有技能、动机、精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愿为实现理想做一切事情:说服、激励、劝导、启发、感化、消除恐惧、转变看法、说明意义,并巧妙地把握操纵,使其理想得以在体制中通行。”

当然,这些理想主义的人,同时是行动着的人,是坚持着的人。戴维·伯恩斯坦说:“一个理想就像一出戏剧,即使是一个杰作,它也需要一个好的制片人和一个好的推广人。否则就要么无法开演,要么开演以后没有观众。”因此,“一种理想,不会仅仅因为它是好的,就会从边缘变为主流”,同样需要进行巧妙的市场推广,才有可能真正改变人们的看法与行为。

其实,与理想相伴随的应该是行动,是智慧的行动,是坚韧的行动。所以,新教育人在提出了“追寻教育理想,享受教育幸福”的目标时,同时强调“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之所以能够“改变”,能够前行,与我们的行动精神是分不开的。

该书第十六章是“革新型组织的四种实践”。内容不多,但是对于我们新教育人,尤其对于我们核心团队的建设,非常有借鉴意义。

“制度化倾听”是作者提出的革新型组织的最重要品质之一。戴维·伯恩斯坦说:“对于倾听应该有 ‘强烈的自觉’,”“一旦你开始倾听人们的话,机会就是无限的。”真正的智慧在民间,在周围的人们,“每一个电话都是重要的”。说得多好啊!我们认真对待了每一个实验学校的电话了吗?我们认真倾听了每一个实验老师的意见了吗?我们可以有一万条理由解释没有这样做的原因,但是我们没有一条理由可以不这样去做。

“关注例外”是作者提出的革新型组织的最重要品质之二。戴维·伯恩斯坦说:“从革新的立场来看,许多成功的案例,许多洞悉精髓的观点,看起来都是来自于例外的或意想不到的信息,特别是一些意外的成功。”其实,另外的东西,往往是人们熟视无睹的东西,是许多人不去想、不敢做的东西。新教育实验不也是如此吗?在书香离我们远去的时候,我们提出“营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教师与学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这些看似“例外”的东西,恰恰是教育最根本的东西。因此,我们得到了最热烈的欢迎,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所以,不要轻易否定任何意见,永远尊重和关注例外应该成为新教育人的共识,应该成为我们的团队文化。

“为实实在在的人设计实在的解决方法”是作者提出的革新型组织的最重要品质之三。戴维·伯恩斯坦说:“社会企业家的特点之一,就是对于人类行为持非常 ‘现实的态度’,他们花费许多时间去思考,如何让别人真正接受他们的意见,如何能使客户真正去使用他们的产品。”其实,这又是对新教育人非常有启迪的意见。新教育的六大行动,从理念上讲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它是几千年最伟大的教育智慧的结晶和成功教育实践的总结。但是,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我们应该为实验学校“设计实在的解决方法”,如新教育研究中心团队的“毛虫与蝴蝶”项目一样,实实在在。新教育深入的程度会影响我们推进的速度和品质。

“专注于人类的品质”是作者提出的革新型组织的最重要品质之四。戴维·伯恩斯坦说:“那些依赖于高质量的人际互动而取得成功的组织,在招聘、雇佣和管理工作人员的时候,通常密切关注一些 ‘软性品质’。也就是说,他们关心的不是文凭、技术,而是诸如同情、灵活的思想方法和 ‘强大的内核’(道德品质)。”他举了发生在巴西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所专门招收低收入姑娘的芭蕾学校,许多教师都辞职了,创办人多拉·安德雷德说:“我们需要那些真心相信变化是完全可能的人。那些留下来的人,之所以留下来,是因为那是他们天性中本来就有的东西。”是的,新教育主张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如果没有对于教育的崇高目标的理解,没有这样的信仰与执著,也是很难真正实现我们的理想的。

该书的第十八章是讲“成功的社会企业家的六种品质”。我把它看成是我们新教育人的行动指南。

一是“乐于自我纠正”。乐于和善于自我纠正错误,是成功社会企业家的重要品质。戴维·伯恩斯坦指出:“这一点看上去可能很简单,但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因为自我纠正需要有冷静的头脑,又需要谦卑,还要有勇气。”他认为:“自我纠正的倾向,是出于其对一个目标而非对某个方法或项目的眷念。”

其实,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可能不犯错误,不可能不经历许多反复,“否则,一个组织不太可能达到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地步”。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有自我纠正的能力与机制。新教育实验也是如此。在坚持我们的追求的同时,应该善于纠正自己的各种可能的错误。

二是“乐于分享荣誉”。戴维·伯恩斯坦指出:“如果我们不在乎荣誉归于谁的话,我们所获得的成就是没有限度的。”对于社会企业家来说,乐于分享荣誉是通向胜利的“关键路径”。其实,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与他们分享荣誉的人越多,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帮助他们。

我参加过许多次新教育实验的“毛虫与蝴蝶”项目组的讨论,他们的争论经常是无比激烈,但是他们之间的友谊却非常深厚,他们总是把荣誉与团队的其他人一起分享。许多新教育实验的学校也是如此。

三是“乐于突破自我”。戴维·伯恩斯坦指出:“社会企业家可以通过改变现存组织的方向来造成变革。但是,他们往往是在民营部门发现最大的自由,去试验并且推广新的想法的。”他认为,变革、创新、发展,都需要一种“能与过去分离的能力”。

其实,这对于新教育实验尤其重要。从1999年到2006年,虽然很艰难,但是我们还是收获了很多。这非常容易让我们自我陶醉,让我们自以为是,让我们舍不得“与过去分离”。因此,不断地自我突破与自我超越,应该成为新教育人的自觉意识。

四是“乐于超越边界”。戴维·伯恩斯坦指出:“从既定的结构中独立出来,不仅有助于社会企业家们摆脱那些主导概念的控制,而且给了他们以新的方式组合资源的自由。其实,社会企业家们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作为社会的炼丹术士:以一些社会不会自然地形成的配置方法,将人们的想法、经验、技能和资源组合在一起,去创造新的社会合成物。”他告诉我们,社会企业家面对许多复杂性的问题,需要整体性的思维。他们会超越组织、学科、纪律的边界,把不同的人集合起来创造不同的全新的方法。“社会企业家们因为需要整个世界参与进来,就要重新安排这个次序。”

在新教育实验中,这种超越边界的方式也非常重要。我们六大行动有不同的项目组织,但是许多问题只有在超越边界的时候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由于分工的局限,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是我们应该警惕的。

五是“乐于默默无闻地工作”。戴维·伯恩斯坦指出:“许多社会企业家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坚持不懈地去实践他们的理想,他们以小组或者一对一的方式去影响他人。要理解和衡量他们的影响力,通常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得到承认时,往往都是在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了多年之后。”他举了创立“阿育王”组织的德雷顿的故事,我们很难相信,德雷顿会在30年的时间内连续进行了10万次访问和谈话,在静悄悄地 不变地、不懈地坚持着。而正是这种坚持和默默无闻,“是这个世界上的变革的一个重要的动力”。

其实,默默无闻地工作,也是我要对新教育人说的。新教育实验一直是在媒体的关注和呵护下成长的,我们许多人可能习惯了轰轰烈烈,不习惯默默无闻;习惯了在别人的注意下工作,而不习惯独立地耕耘。默默无闻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坚韧。我也真诚地希望,对于新教育人来说,有一天,“任何想找到他们的人,都不得不抛弃聚光灯下的显赫”。(www.chuimin.cn)

六是“强大的道德推动力”。戴维·伯恩斯坦指出:“道德准则是社会企业家的 ‘基岩’,道德境界是他们的根源。”他说:“企业家和社会企业家其实是非常相似的动物,他们以同样的方式思考问题,他们问一些类似的问题。”“区别之处不在于性格或能力,而在于他们的远见的本质。问题是:这个人是梦想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跑鞋公司,还是给世上所有的孩子接种牛痘疫苗?”

我经常对我的朋友说:“不要问新教育人的动机,只要他去做,就足够了。”现在看来,过去的想法不完全对。其实,“强大的道德推动力”同样应该是属于新教育实验的,只有这个力量才是永恒的力量。法维奥·罗萨说得好:“我是我的梦想、思想和理想的奴隶。”

不能不说起这本书的译者——吴士宏。

是那个曾经担任IBM、微软、TCL集团高层管理职务,入选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五十位最具影响力职业女性”的吴士宏吗?

是那个1957年生于北京,兼满蒙汉血统,初中毕业(后取得成人高考英语专业大专文凭),曾做过护士的吴士宏吗?

是那个写过自传《逆风飞飏》,翻译过尤努斯的自传《穷人的银行家》的“打工皇后”吴士宏吗?

是那个已经在公众面前消失三年多的吴士宏吗?

正是她,一个总能够找到自己方向的女人。2003年退出商界以后,她就在给自己寻找归属。现在我们惊喜地发现,她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从“商业企业家”到“社会企业家”的转变。她翻译这本书,是为了弘扬社会企业家的精神。在她的译序中,她虔诚地写道:“奉献、爱心,是人类公认的美德,也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根基所在。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更难的是,将好事做成可以使人类持续受益的事业,从而使世界因此变得更好。”

是的,我们太缺少吴士宏了,我们太需要更多的“商业企业家”同时是“社会企业家”了!

吴士宏的转型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在一定意义上讲,它预示着中国民间力量在社会变革中的地位在悄悄地成长,意味着服务、奉献、爱心、责任这样一些观念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

吴士宏是一种象征。新教育人也是一种象征。

在我写这篇读书笔记的时候,新教育人中的一个团队正在贵州的农村。他们没有吴士宏那样出名,但是他们有着同样的激情与梦想,同样的爱心与责任,他们也在做着可以称之为“社会企业家”的工作。

在教育在线的网站上,我看到有少数怀疑的声音,更多的是期待的眼睛。他们为什么要去做?为什么是他们在做?他们在做什么?当我们看到他们不断地引用《阁楼上的光》中的那则《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时,似乎明白了。我也愿意把它再抄录一下:

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

它们看起来灰蒙蒙。

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

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

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

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

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

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

是的,“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吴士宏来了,灵山来了,营总来了,王先生来了,新教育人来了,还有更多的人正在和将要来。

星星会亮起来的,我相信。

我们,也可以改变世界,我相信。

【注释】

[1]谢鸣敏:“简论阅读与人的全面发展”[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5~16页,2006 (1)。

[2][美]贝克·哈吉斯著,赖伟雄译:《阅读致富》, 52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3]同上,30页。

[4]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

[5]这是一篇读书笔记,写于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