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召一、历史沿革小召,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小召街,蒙古语称“巴噶召”,即为“小庙”的意思,汉名为“崇福寺”。据蒙文《内齐托因呼图克图一世传》载,小召建于阿勒坦汗之孙俄木布·洪台吉时期。这时的小召已陈旧破损。呼和浩特本地人称这一天为“小召晾甲日”。据蒙文《内齐托因二世传》记载,也在这一年,小召进行了一次修葺和扩建,其规模相当宏伟。小召建筑今仅存其牌楼。......
2023-12-06
梅力更召
一、历史沿革
梅力更召坐落在包头市昆都仑区西约30公里处。北靠乌拉山南麓山脚,南距包兰铁路约1公里,有山有水,风景幽雅。
传说,清朝康熙年间,从青海来的三位喇嘛云游到山峰峻峭的乌拉山前,看到这里郁郁葱葱的树木,两面环山的山沟里有潺潺溪水,溪旁有青青碧草,风景独秀,于是便选此地为建庙之地。
梅力更召,汉名“广法寺”,为清代乌兰察布盟乌拉特西公旗旗庙。该庙第三世活佛名叫墨尔根,故俗称“墨尔根召”,今写成“梅力更召”。
梅力更召始建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经过三位喇嘛的努力和该旗广大群众的资助和支持,历经十多年,建成五座大殿,其中最大的“迈达哩殿”殿中供奉了佛身高达八丈一尺的泥塑迈达哩佛像。迈达哩殿前面是大经堂殿,还有“舍利庙”,内供奉梅力更召历辈活佛的舍利。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清廷赐名为“广法寺”。原有殿堂5座、经堂7处、藏经塔5座。该召极盛时期喇嘛达500余人。清代设“度牒”喇嘛百余人。
梅力更召设有七个“仓”,这些“仓”都是为召庙宗教活动和召庙膳召地分股、收租等事项服务的机构。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由该召的权威机构格根仓(活佛仓)申请理藩院,将梅力更召备案注册。次年,理藩院将此事转奏乾隆帝,乾隆以满、蒙、汉、藏四种文字书写的“梵昌寺”牌匾,悬挂在格根仓正门。
清末至民国时期,梅力更召有已开垦的膳召地1056顷,全部出租给汉人耕种。当时该召的牲畜头数达18300头,其中羊约有10000只以上。(以上资料来源为包头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编写的《包头宗教史料》)
梅力更召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一座很有地区特点的寺庙。其主要特点是将藏文经典译成蒙文,用蒙语诵经,而内蒙古其他寺庙历来基本都用藏语诵经。该寺的三世活佛法名叫罗桑丹比坚赞(1717—1766,blo-bzang–bstan-pavi-rgyal-mtshan),因他聪明过人,学识渊博,通晓多种文字,著述众多,因而在蒙古人中以“墨尔根活佛”著称。墨尔根活佛在18世纪的蒙古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用蒙文写了很多诗歌,博得蒙古文学研究家们的好评。此外,墨尔根活佛所著蒙古编年史《大蒙古国根本黄金史》(1765年成书)一书,在18世纪蒙古历史编纂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得到国内外蒙古史家们的关注。
梅力更召的活佛共传八代。最末一代活佛叫嘎拉桑丹比坚赞,曾是内蒙古佛教协会会员。
梅力更召除于1919及1934年曾两次遭到焚烧和抢劫外,在“文革”中又遭到严重破坏。现存建筑,沿中轴线自南而北是章恒殿(驯服殿)、大经堂、迈达哩殿(弥勒殿)等。(www.chuimin.cn)
二、历辈活佛
梅力更庙的历辈活佛均按蒙古人习惯称作“梅力更葛根”(mergengegen),指梅力更召(广法寺)的活佛。这些“葛根”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影响较大,共转生八世。
1.一世葛根迪如瓦,藏族,是梅力更召的创建者。
2.二世葛根丹津嘉措(bstan-vdzin-rgya-mtsho),蒙古族。
3.三世葛根罗桑丹比坚赞(1717—1766,blo-bzang-bstan-pavirgyal-mtshan),蒙古族。此人博学多才,是著名的史学家、诗人、翻译家。他曾去西藏学法,还去过印度、尼泊尔、阿富汗等国家,访问过很多著名寺庙和高僧。他著有《蒙古国根本黄金史》等重要历史著作,还写了很多优美的诗词,翻译过不少藏文经典。
4.四世葛根罗桑丹津嘉措(blo-bzang-bstan-vdzin-rgya-mtsho),蒙古族。
5.五世葛根益西却班(ye-shes-chos-dpal),蒙古族。
6.六世葛根。此葛根转生在中公旗王爷府里,因王爷夫妇二人不愿让儿子离开自己,要求在王府请一位经文高明的师傅,在王府学习经文礼仪,所以没有请到庙上,5岁逝世。
7.七世葛根益西班丹却日格(ye-shes-dpal-dan-chos-brag),蒙古族。
8.八世葛根噶桑丹碧坚赞(1898—1972,bskal-bzang-bstan-pavi-rgyalmtshan),蒙古族。1903年迎请到庙里坐床,开始用蒙古语学习佛教经典。1957年内蒙古自治区佛教协会成立,他当选为会长。曾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政协委员和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72年在呼和浩圆寂,终年74岁。
有关内蒙古藏传佛教寺院的文章
小召一、历史沿革小召,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小召街,蒙古语称“巴噶召”,即为“小庙”的意思,汉名为“崇福寺”。据蒙文《内齐托因呼图克图一世传》载,小召建于阿勒坦汗之孙俄木布·洪台吉时期。这时的小召已陈旧破损。呼和浩特本地人称这一天为“小召晾甲日”。据蒙文《内齐托因二世传》记载,也在这一年,小召进行了一次修葺和扩建,其规模相当宏伟。小召建筑今仅存其牌楼。......
2023-12-06
为今人所不知的是,在清朝入关以前,锡埒图召与盛京的清政府已建立了密切的关系。锡埒图召从清初起即陆续扩大殿宇,终具现在规模。锡埒图召的建筑群体是以南北为中轴、东西相对称的布局形式建造而成,建筑宏伟、富丽堂皇,独具风格。清代,锡埒图召的法定喇嘛编制为108人。锡埒图召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呼和浩特市内最大的寺庙。......
2023-12-06
美岱召美岱召位于呼包高速公路中段路北1公里处的土默特右旗东部大青山下。美岱召全景美岱召,是蒙古人称之为“迈达哩召”的异译。由此蒙古人将这座庙称为“迈达哩召”,俗称为“美岱召”。据此可知,美岱召是俗称,其原名为“灵觉寺”。美岱召是由城墙和寺庙建筑群组成的塞北蒙古高原堪称一绝的“城寺”。美岱召的主要建筑有:古城。美岱召的这篇题记文也不例外应是出自他们手中。......
2023-12-06
康熙三十五年,对什保齐召进行扩建修葺,清廷赐名“慈寿寺”并敕给满、蒙、汉、藏四体文寺额。嘉庆二十三年九月,理藩院审理锡埒图召(延寿寺)和巧尔气召(延禧寺)归属纠纷案中,由于“唯独察罕迪彦齐呼图克图仍然争辩,拒不诚服”,偏袒巧尔气召,因而被革除札萨克达喇嘛职务。......
2023-12-06
五塔寺五塔寺,蒙语称“塔本·索布日嘎”,即为“五塔”之意,汉名“慈灯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五塔寺街。慈灯寺的其他建筑早已荡然无存,现仅留下一座拱门方台上挺立的五塔,其学名为“金刚座舍利宝塔”,所以此寺俗称为五塔寺。呼和浩特五塔寺,是高近8米的金刚宝座塔在中央及四隅分置鼎立。用五塔来表示五尊佛,这大概是着重表示五种佛智。呼和浩特五塔寺现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023-12-06
大召大召山门大召,蒙古语俗称“伊克召”,即为“大庙”的意思,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今通称“大召”。这样,呼和浩特大召被保护,而呼和浩特的喇嘛们则投降了后金。这年,内齐托因二世呈请康熙帝,动用自己的庙仓财产修葺大召。清代,大召的法定喇嘛人数为80人。大召是明清时期内蒙古地区最著名的寺院。在佛堂正中供有一尊银佛像,因此大召又称为“银佛寺”。大召银佛壁画,是大召的一大特色。......
2023-12-06
今包头市“昆都仑召文物保管所”设立在此。从此,昆都仑召形成了在内蒙古寺庙历史上罕见的“东、西活佛”系统。昆都仑召在清代时系乌拉特中公旗的旗庙,直属清朝理藩院管辖,地位与藩王一致,是皇亲和各旗王爷们礼佛祈福的地方。昆都仑召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传承寺院,召内僧人以蒙古族居多。这种情况下,昆都仑召就承担了学校的功用。昆都仑召是内蒙古西部......
2023-12-06
乌素图召一、历史沿革乌素图召,位于呼和浩特西郊外西北10公里大青山麓的乌素图村。统称乌素图召的五座寺院,都相距不远。民国时期的乌素图召庆缘寺庆缘寺,是乌素图召的主寺,俗称察哈尔喇嘛召。庙宇建成后,察哈尔迪彦齐便成了乌素图召的第一代活佛。乌素图召庆缘寺察哈尔迪彦齐于康熙十年圆寂,享年73岁高龄。乌素图召的“呼图克图”由此而沿袭。......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