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当代公共空间的演变趋势人类以空间立体化的方式来解决生活需求,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人类社会也早已习惯于空间的立体化利用。对此,本章分别从公共空间与影响其朝向立体化发展的演变、影响立体化公共空间发展的相关理论、促使轨道站与立体化公共空间结合的相关理论,循序渐进地理解上述问题,并以此作为本书的立论基础。......
2023-12-06
2.2.2 城市空间集约化[25]
集中现象为城市带来优势的同时,又引起许多问题。特别是在大量人口集中后,造成城市空间严重不足。早期的解决方式是将城市空间以采用水平延伸的粗放型模式发展。但此方式有两个缺点:第一,城市发展用地有限,在同一城市空间中,需同时满足人的生活、交通、商业、工业等各种需求,因此再多的土地也无法满足所有的城市需求。第二,城市的粗放型发展,造成各功能流线过长,不但会出现动线之间联系的问题,也会增加城市交通压力,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甚至会破坏原有的城市平衡。
城市空间集约化概念的出现,将城市空间的发展由粗放型开发引导为集约型开发,使城市功能与设备的运转效率提升,使城市空间能高效进行开发,解决不合理布局所带来的城市问题,发挥出城市的潜在优势,确保其有机会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
城市空间集约化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并且由经济的规律所左右。一旦城市发展到功能和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彼此失去平衡的时候,城市便会以更新城市空间、城市重新布局等方式,使城市空间结构朝向更高的集约化以达到新的平衡,借此缓解城市的问题。而后,当发展再次失去平衡,则又以新的集约化作为循环。当然,城市空间集约化亦非无止境发展,当城市化达到80%至90 %,城市空间容量与人口密度趋于饱和时,发展潜力便会用尽,此时城市空间集约化才能达到预定目标。
城市空间集约化的重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开发新的空间,解决空间不足问题。(www.chuimin.cn)
2)借助于调整城市空间组织和形式,将空间与功能重新合理化布局及再分配。
3)在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上,发掘城市空间的潜力,提高城市效率。
4)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的高度整合。
城市空间集约化便是以上述重点来促使城市思索空间的合理扩展,使立体化的城市空间开发成为实现战略的选择,以及成为城市空间合理化布局演变的一个重要动力。不但如此,城市空间集约化更影响立体化公共空间体系后续的发展。立体化公共空间体系的出现与持续发展,使城市功能与设施服务能力的平衡再度产生变化,也促使城市重新合理化空间布局,以重组城市空间结构的空间形态、功能定位、资源分配等关系,重新保持城市空间的高效运作。而在城市空间再次布局的过程中,亦导致立体化的公共空间发生进化。
有关城市立体化发展与轨道交通的文章
2当代公共空间的演变趋势人类以空间立体化的方式来解决生活需求,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人类社会也早已习惯于空间的立体化利用。对此,本章分别从公共空间与影响其朝向立体化发展的演变、影响立体化公共空间发展的相关理论、促使轨道站与立体化公共空间结合的相关理论,循序渐进地理解上述问题,并以此作为本书的立论基础。......
2023-12-06
3)区域联合开发模式区域联合开发是由大型商业投资计划与交通运输设施建设所组成,通常出现在新的城市中心商务区与城市副中心。区域联合开发主要是利用运输系统中沿线载运与内部循环这两种主要功能[33],同时伴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方案,使各类空间能与系统形成与轨道站一体并带动中心商务区形成高度与持续的发展。......
2023-12-06
3轨道交通与立体化公共空间体系现今的轨道交通建设通常具备两个基本功能:一是交通需求的功能——主要解决城市交通的拥挤;二是引导城市发展的功能——主要是引导城市布局结构的调整与优化[1]。许多城市更是将兴建轨道交通系统,视为扭转与改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契机。......
2023-12-06
相对于美国的交通发展策略,亚洲的新兴城市代表——新加坡,则以大容量的快速轨道交通带动卫星新城开发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规划策略。轨道交通系统的出现,提供了城市空间拓展模式与发展导向的一种选择思路。......
2023-12-06
铁路运输是轨道交通中发展最久同时也是已知陆上交通方式中最有效的一种,车辆以机车牵引列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行走,有着大客运量与大货运量的特性。上述6种轨道交通系统,是我们一般常见的城市内的轨道交通系统。第5与第6类对城市的影响往往是在市中心车站或是城市交通枢纽的所在区域,但由于客运吞吐量巨大,对城市区域的影响与冲击也是轨道交通中最为显著的。......
2023-12-06
交通模式会影响城市空间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同种类交通工具的出现会影响到人日常能忍受的移动范围、速度与可达性。空间可达性的不同,又会连动改变土地价格与使用方式,进一步影响城市空间生成,而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又将反过来影响交通模式的强弱。......
2023-12-06
城市再生对轨道交通发展及立体化公共空间的影响,主要出现于日本。为了让日本城市的未来更具竞争力,小泉内阁在2002年公布《都市再生特别措置法》,将城市发展策略由城市更新,调整为全国性的城市再生战略。......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