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下面这几个抖音账号就是以地域利益引进精准客户的。上面的这些店铺都是以地域利益为诱饵,吸引同城用户点赞关注,以此提升门店的关注度和销售量,从而达到盈利的目的。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短视频博主都明白利益对于目标用户的重要性,所以他们经常以“利”牵头,巧妙地牵引用户敏感的神经,从而轻松地获取他们关注的目光。......
2023-11-26
【原文】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
【译文】
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到达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利禄;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道学玄理
人生于世,难逃名利二字。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名利的不同认识和选择,是衡量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尺度。名利观,实质上是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反映。正当地追求名利,没有错,但凡事过犹不及,一旦把名利当作生活的目标和标准时,名利就变成了名缰利锁,不仅会使人道德沦丧,还可能把人拖向罪恶的深渊。许多人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名利问题,虽然眼前事取得了一些利益,但不久后将来,却狠狠地栽了跟头,吃了大亏。
这些名利观上的偏差,客观上讲是社会经济状况的急剧变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引起部分人心理失衡的结果。从主观上来分析,也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唐朝李德裕云:“正人如松柏,特立而不倚;邪人如藤萝,非依附他物不能自起。”由此可见,某些看重名利的人,往往是好逸恶劳,只想拥有,不想付出的。
诸葛亮曾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要有正确的名利观,就要有强大的内心世界做支撑,一旦失去了对内心的向往,势必只会看重眼前的利益。俗话说:人到无求品自高。名利本身并不是人生追求的最终目标,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回归到生命的原始状态,才是真正生命价值所在。
《秋水》中记载着庄子这样一个故事:
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向前致意:“我们楚王想将国内政事委托给您,因此,要劳累您了。”
庄子听后,手依然稳稳地把着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的尸体,并用巾饰覆盖着,珍藏在了宗庙里。那你们认为,那只神龟是愿意死去后留下骨骸显示它的尊贵呢?还是拖着尾巴,活着在肮脏的泥水里呢?”
两位大臣说:“我们认为它应该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
庄子说:“你们请回吧!并代我转告楚王,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这不尊贵的泥水里。”(www.chuimin.cn)
可见,庄子是一个不为名利所束缚的,宁愿抛弃富贵,也要得到心灵安逸的人。相反,那些被名利左右,因名利不能满足而受煎熬的人,就成了那只死后被供奉在寺庙里的神龟,虽有万千的敬仰和华丽,却已经没有生命的生动和光彩。
“利”是一个浮华的世界,处处弥漫着尘埃。它蒙蔽了人们的眼睛,并激起心灵的浪潮。因此,人们总想在名利场中为自己找一个华美的位置,来炫耀自己,于是前赴后继地,义无反顾地走入了那个浮华世界。人们开始想尽办法,借助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迈进所谓的上流社会,并将真情与人性抛到了九霄云外。金钱和权利成了他们唯一的追求和信仰。
他们忽略了金钱再多,权利再高,终归会有一个极限,可人贪婪的心却永远也无法填满,最后,只能把自己困在这张亲手编织的名利网中,到那时,你想挣脱都已经没了力气。
庄子经常强调的一个境界就是“逍遥”,意思是优游自得的生活。“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庄子认为,要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
“无己”,也就是忘掉一切外物,甚至于自己的形骸也忘掉。人一旦达到“无己”的境界,实际上是把自己作为自然界的一个分子了。与整个宇宙比较起来,人是那样的渺小,那样的微不足道。认识到了这一点,所有的纷争、贪欲就更加不值一提了。“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无功”,就是不追求功利。不计较什么身份,什么地位,什么样的家世,把自己看做自然界中的一个普通生命,不为虚妄争斗和忧愁。
“无名”,不追求虚名。“名”相对于功和利来说更加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它是纯粹的虚荣心,是被人们关注和称赞的满足感。在虚名的装饰下,人很容易丢失在我,而活在外界的评价当中。
庄子所提倡的人生哲学实际上就是一种逍遥哲学。庄子认为,人应该是自由的,有些人之所以感觉不自由,一方面是由于受到外界物质条件的束缚,另一方面是来自自身观念的束缚。正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就是要让人学会从功名利禄的限制中解脱出来,达到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境界,以获得精神上的逍遥和自由。
人如果能看开一切,不计名利,就会生活得开心很多。内心没有贵贱尊卑的隔阂,没有仁义礼乐的束缚,没有功名利禄的争逐,生活自然过得安闲自在,身心也自然逍遥。
走出名利场吧,抹去心灵的尘埃,给心灵送上一份慰藉,人一辈子为名忙,为利忙,没有一份心灵释然的快感岂不是太可惜?等到白发苍苍时定会悔恨当初的选择,悔恨自己为何会为了名利牺牲生命中最精彩的岁月。
心灵小憩
有时候,我们在名利场上过于投入,等到名利千疮百孔,露出真面目时,这才知道,在它最华丽的时候,有太多的虚伪,才知道所谓的名利不过是刹那烟花。名与利,固然可求,但那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人如果过分追求名利,名利就会成为心头最大的诱惑,人也会因此变得贪婪、虚伪,失去了一颗清净和自由的心。
有关道可道的文章
比如下面这几个抖音账号就是以地域利益引进精准客户的。上面的这些店铺都是以地域利益为诱饵,吸引同城用户点赞关注,以此提升门店的关注度和销售量,从而达到盈利的目的。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短视频博主都明白利益对于目标用户的重要性,所以他们经常以“利”牵头,巧妙地牵引用户敏感的神经,从而轻松地获取他们关注的目光。......
2023-11-26
你会发现自己对这句“十字金言”的领悟在不断加深,你的投资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再次强调这句“十字金言”,它可能伴随你的投资生涯。“轻仓”原则首先要使投资者有仓位的概念,仓位控制是控制风险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相对于利润,风险是第一位的。......
2023-07-26
参与制定计划的人员包括该部所属的10家公司的经理,某些情况下这些分公司的厂长和业务经理也会参加。各个分公司从每年的4月份开始制订自己的战略计划,在8月份之前制订完毕,并交给大部的经理。为进一步确保战略计划的顺利完成,该公司还建立了一套“追踪审核”制度。......
2023-12-01
先哲圣贤善言妙语论语者①,二十篇。群②弟子,记善③言。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这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髓,是华夏无数先贤实践、思考的结晶,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华。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
2024-09-21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调任孙连仲为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北省政府主席,所部驻防平津一带。第二天晚上孙连仲大张宴席为刘洗尘,孙、刘二人谈的非常融洽,当晚决定了成立一个朋比为奸的利济公司。利济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的贸易公司,由军阀官僚合股经营。利济公司的股金为二百万美金,南由刘航琛负责集资美金八十万元,北由孙连仲负责美金一百二十万元。只这两种生意,利济公司就获利不貲。......
2023-10-08
范蠡的智慧大家都耳熟能详。[1]范蠡为什么要“功成身退”呢?那倒不是,那只是范蠡用来劝导文种的说辞。其实范蠡对勾践起疑心是在越灭吴后的一次庆功宴上。[7]看到这一幕,范蠡明白了勾践是个“爱江山,不爱功臣”的主——功臣都在等着领赏受封,但勾践却“面无喜色”。可是,文种此时正在兴头上,没有把范蠡的忠告当回事。而在范蠡走后的第二年,文种被赐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范蠡称得上是吴淞江上有史以来的第一位智者。......
2023-11-18
第十二单元粉笔字的应用与欣赏 掌握粉笔字的各种应用形式,能够独立完成粉笔字的各种形式的书写。 粉笔的应用范围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本单元所遴选的粉笔字作品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式临摹,并以此改变学生不良的书写习惯,掌握粉笔字日常应用的一些形式和要素。图12-1粉笔字板书设计举例二、 粉笔字的欣赏粉笔字的欣赏如图12-2和图12-3所示。......
2024-01-30
壹 佛教支持武则天当皇帝吗陈寅恪认为,武则天开中国历史上未有之先河,当上了女皇。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既说明武则天弘扬佛法的渊源,也间接说明了武则天当上皇帝的宿因。也就是说,到这时,佛教的教义中有了支持女人当皇帝的教义。陈寅恪指出,武则天当初用来印证自己能够当上皇帝的《大云经》,就是属于这类经典。......
2024-0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