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助人即助自,互惠互利,达成目标

助人即助自,互惠互利,达成目标

【摘要】:只有我们愿意给别人提供便利和帮助,我们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查尔斯因为帮助威廉的儿子得到了邮票,解决了威廉的烦恼,自己也因此获得了威廉的鼎力相助,最终顺利达成了自己的目的。所以说,你帮助了别人,有时就等于帮助了你自己。其实,看似是在帮助别人的举动,最后帮助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助人即助己,帮助朋友,你就获得了友谊,帮助敌人,也许就是在保护自己。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道德经

【译文】

道德修养好的人物,好比刚出生的婴儿。不会遭到毒虫的叮咬,不会有猛兽的侵袭,也不会有凶狠的鸟袭击。

道学玄理

爱默生说;“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给,就是一种舍,我们在给别人的时候,就意味着要舍弃自己的某些东西,比如时间、精力、财物等等。但是这些舍弃,同样会使我们得到。大家都听过“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所以,我们在给予别人的同时,自己一定会收获快乐。

很多时候,人们会抱怨人际关系复杂,能够信任的知己很难找寻。虽说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考虑自己的太多,帮助别人的太少。

一个平时不注重维护人际关系的人,一定不会对别人伸出援手,也就很难拥有好人缘。其实,人际关系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大都与利益有直接的关系。出现问题时,我们不能总是抱怨别人侵犯了我们什么,而应反思自己是否侵害过他人的利益。

人们常说: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只有我们愿意给别人提供便利和帮助,我们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查尔斯是纽约某家大银行的秘书,上司让他写一篇关于收购另一家银行的报告,由于此事事关公司的机密,所以他只能独立完成,所以要想找个能帮助他的人是很困难的。

但是,经过了解,他发现唯有一个人可以帮得到他,这个人就是曾经在即将被收购的银行里工作了几十年的同事威廉。

当查尔斯走进威廉的办公室意图寻求帮助时,他发现威廉正在接听电话,他讲话的表情显得很为难,对着电话里的人说;“亲爱的,这些天实在没有什么好邮票送给你了,过些日子我再帮你找,好不好?”

放下电话后,威廉对查尔斯解释说;“我在为我12岁的儿子搜集邮票,真是犯愁啊!”

查尔斯在说明自己的来因后,威廉感到很为难,因为毕竟威廉对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公司还是有身后感情的,所以,他对待查尔斯的态度总是模棱两可。

查尔斯看出他心里的矛盾,于是也不再追问下去,很快就告辞了。

查尔斯回去后很是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正在他为此感到焦头烂额时,他突然想到了威廉的儿子,威廉正在为儿子集邮的事烦恼,而自己刚好有个在爱好集邮的朋友,朋友借助自己在航空公司工作的便利条件,收集了世界各地的邮票,没准可以通过这个朋友去解决威廉的麻烦。

第二天早晨,查尔斯用一顿丰盛的法式大餐宴请了那位爱好集邮的朋友,并换来了几张十分精美的邮票。

带着来之不易的几张邮票,他再次来到了威廉的办公室。威廉看到那几张邮票后兴奋不已,不停地说;“我的乔治会很喜欢的。”

接下来,查尔斯花了近一个小时与威廉谈论邮票,让查尔斯都意外的是,后来威廉竟主动开口聊起那家银行的情况,并将他所知道的情况全部说了出来。不但如此,他还打电话给从前的同事,了解那家银行现在的一些数据、报告等具体而真实的内容,并毫无保留地将这些内容都转告了查尔斯。

就此,查尔斯顺利完成了可行性报告的撰写。

查尔斯因为帮助威廉的儿子得到了邮票,解决了威廉的烦恼,自己也因此获得了威廉的鼎力相助,最终顺利达成了自己的目的。所以说,你帮助了别人,有时就等于帮助了你自己。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本身就是一种平等互惠的关系,也就是说,你对别人的态度,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你对别人好,总会得到相应的回馈。你帮助他,他就会帮助你。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一个人只有大方而热心地去帮助和关心他人,他人才有可能给你帮助。(www.chuimin.cn)

在一个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的漆黑夜晚,小王因为有急事要去郊区的同事家,为赶时间,便抄近路走入了一条偏僻的小胡同。可是,那里几乎没有一丝光亮,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让小王心里感到了一阵恐惧。但是由于有要事在身,还是硬着头皮往前走。

突然,他发现前面有一处光亮,似乎是一个人正在提着灯笼走, 于是疾步赶了上去,好借助点光线,可是追上后才发现,他是一个盲人,只见他一只手拿着一根竹竿小心翼翼地在前面探路, 另一手提着灯笼,闪烁着微弱的亮光。小王想不通,忍不住问那位盲人:“您本身看不见东西,为什么还要提个灯笼走夜路?”

盲人缓缓地说道:“你已经不是第一个问我这个问题的人了,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了给自己照路,而是为了让别人看到我,这样就不会误撞到我了。可是,我提灯笼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也是为了给别人引路。而且行人因为借助我的光亮也常常热情的搀扶我,引领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沟坎,使我避免了许多危险。所以,我既帮助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

盲人说完,继续慢慢摸索着往前走,小王跟在他身边,自己免除了黑暗的恐惧,也带领那位盲人走过了这段难走的夜路。

你是否会觉得盲人提灯笼是多此一举呢?其实,看似是在帮助别人的举动,最后帮助的其实是我们自己。这个故事就是最好的写照了。

助人即助己,帮助朋友,你就获得了友谊,帮助敌人,也许就是在保护自己。

战国时,中山国相国司马熹很得国君信任,但是国君的宠姬阴简却十分憎恨他,所以常在国君的枕边说他的坏话。

司马熹得知后很是担心,他知道,长此以往,国君肯定会轻信阴简的话,到时候自己一定不会有好下场的,他清楚自己绝对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开始想办法,可是想了很久,都没能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司马熹的朋友田简看出了司马熹的担忧,于是悄悄地给司马熹献了一计。

不久后,赵国来了一位使者。对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来使,小小的中山国自然是不敢怠慢的,所以,司马熹寸步不离地陪伴在赵国使臣身边,生怕有一点怠慢。

在宴会上,司马熹问使者:“听说贵国有很多擅长音乐美女,是这样的吗?”

使者说:“倒也并非传说中所言,美女少得很。”

司马熹说:“我到过许多国家,见过美女无数,但总觉得没有人比得上我国的那位阴简漂亮了,她的容貌可谓是倾国倾城,仪态更是婀娜多姿,简直就是仙女下凡!”

赵国使者把司马熹的话记在了心里,回去后把这一情况禀报给了赵王。

赵王听了之后,十分想见识一下阴简本人,于是,赵王派使者再次来到中山国,向中山国君索取阴简,奉献给他。

可是,阴简是中山国君最宠爱的妃子,中山国君视她为掌上明珠,现在赵王夺人所爱,他哪里肯答应。但是,不送,就会得罪了赵王,中山国就难逃赵国的报复,中山国国力微弱,到时候肯定是国破家亡。

正当中山王对此感到束手无策之时,司马熹向国君进谏说:“臣有一个办法,既可以回绝赵国,又可以避免国难。”

国君赶忙问道:“什么办法?”

司马熹说:“您可以立即册封阴简为王后,这样赵王就没有理由再向您所要阴简了。”

国君听后觉得有理,便立即照办。就这样,中山国果然保全了,阴简也顺利地做了王后。司马熹因力荐阴简为王后而得到了阴简的尊重,从此不再憎恨司马熹,反而对他是感激涕零,司马熹不仅帮助了阴简,帮助了国君,最重要的是,他摆脱了阴简这个敌人,保全了自己。

有时候,我们太狭隘太自私,只顾清扫自己的门前雪,不管别人的瓦上霜。总希望自己在危难之时得到他人的协助,总希望自己时时处处都比别人强。有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会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的事。但是,膨胀的自我使这些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那就是:我们都生存在同一条大船上,别人的好坏与我们自己息息相关。别人的不幸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相反,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心灵小憩

常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只有大家团结和互助的力量才是无可抵挡的。所以,助人就是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