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人为了治理建立了制度,确立了名分,名分已经有了,那也要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可以避免危害。过分的吝啬必定会付出更多,聚财过多而不施以济众,必会引起众怨,招致后患和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才不会遭到危险。他们不知足,更不知止,最后栽进了罪恶的泥潭。后赐和自尽,并给他定了20项罪名。从此退而不隐,强而不显。......
2023-12-06
【原文】
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商贾不齿,虽以事齿之,神者弗齿。
——《庄子•列御寇》
【译文】
施与别人恩惠却总忘不了让人回报,远不是自然对着普天之下广泛而无私的赐予。施恩图报的行为商人都瞧不起,即使有什么事情必须与他交往,内心也是瞧不起的。
道学玄理
老子认为“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指的就是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不能以获得回报为目的。期盼回报的付出,不仅会影响善良的本意,也会给别人带来无形的压力。使原本的好意,变成了一种付出与回报的交易。
“道”养育了万物却不占为己有,自然恩泽了万物却不主宰万物。道家认为,一个人做了善事,应当忘记,而不是以此为借口,渴望得到别人的回报。
清朝的宋在《古今药石•憬然录》中说:“我有德于人,不必望感。”说的正是,对别人有恩德,不应该希望别人感恩戴德的意思。我们生存于世,不可能独立存在,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和问题,也需要得到别人适时的帮助。换位思考,别人也需要我们适时地伸出援手,如果别人给予你帮助的时候,是以等待回报的心情为基础,想必给你更多的不会是感激。
在一个又冷又黑的夜晚,一位老妇人开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可是开到一半,汽车竟然抛锚了。她在冷风中等了半个多小时,才碰到了一辆车从此经过,开车的男子看到无助的老人,便主动地上前帮助她。果然,没用几分钟,车子就修好了,老妇人感激不尽,并问他要多少修理费。男子回答说:“我只是为了帮您解除麻烦,我以此为快乐。所以不用给我费用的。”老妇人仍然坚持要用金钱来回报男子,可是最终还是被男子谢绝了。就这样,两人又各自上路了。
随后的路上,当老妇人的汽车行驶到一家咖啡馆时,决定下车喝杯咖啡休息一下。这时,她看到了一位身怀六甲的女服务员为她送上一杯热咖啡,并关切地询问她为什么这么晚还在赶路。老妇人跟她讲述了路上碰到的意外状况,还向她称赞了那位帮助她解决麻烦的男子。女招待听后也很感慨好心人的出现。
后来,老妇人又问她为什么已经怀孕了,还要辛苦地工作到这么晚。女服务员说,自己想要在孩子出生之前能够赚得到足够的钱,以更好地养育孩子。老妇人听后很怜惜她,临走时,执意留给了女服务员200美元的小费。女服务员惊讶于老妇人为何要给她这么一大笔的小费。老妇人告诉她说:“因为,你比我更需要它。”
女服务员回到家后,把那位善良老妇人帮助她的事告诉了丈夫。丈夫听后才突然发现,原来,那位老妇人正是她路上帮助的那位。(www.chuimin.cn)
这故事告诉我们,当你施与别人恩惠时,当你“播种”善良的同时,同样会收获善良。你曾经付出的一切善意,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以某一方式,在你最需要它的时候回报给你了。
给人的恩情无论是多是少,为别人消除的痛苦无论是轻是重,只有施恩不图报才显出善良的珍贵,就像那位被我们久久铭记的好人雷锋一样,他是以做了好事不留名而被世人所称赞,他付出的一切不是为了回报,也不是为了名利,为的只是看到别人快乐的欣慰和满足。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一个人做了善事而急于让别人知道,证明他做善事的初衷出现了问题,他不是单纯为了替对方解除困难和痛苦,而只是为了贪图虚名。怀着这样目的去做善事的人,其实已经种下了伪善的祸根,违背了道义的原则。
三国时期,东吴有个叫董仙的人,以行医为生,但是他从来不向患者索取金钱的报酬,他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患者治愈后,必须栽种下一棵杏树。若干年后,竟然已经种下了10万多棵杏树,茂密的杏树繁华成林,就这样造福了着他们的子子孙孙。
很多年过去后,为了感激这位治病不收钱的医生,人们给杏树起名为“董仙杏树”。董仙这个名字也成为救死扶伤、医术和美德兼备人的代名词。
董仙没有索取病人的回报,却通过病人植杏树的方式,去回报国家,回报子孙后代。这正是一颗只为付出而付出的初心。他最终得到的也会是世人最深刻的感激,和最真挚的赞誉。
正人君子要济危扶困,一心一意地帮人解除危难。如果帮助别人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回报,就不是真心帮助。只帮助那些可以得到回报的人,希望别人以钱财名誉回报,而对于陷入困境需要拯救的人不愿帮助,见死不救,这完全是自私自利,假仁假义,不是正人君子的行为。给人恩惠不求报答才是真心实意,问心无愧,持有平和的心态,对自己才是有益的。所以说,帮助别人解除困难而不图回报才是真心帮人。
施恩图报的行为是最让人瞧不起的,施恩图报的人还不如那些冷眼旁观的人。因为你一旦抱有功利心的去付出时,受助者得到的就不再是真诚和关怀,而是一种强加的负担。冯班说:“为惠而望报,不如勿为,此结怨之道也。” 给予别人恩惠而希望得到报答,还不如不给,因为这样的恩惠反而容易与人结下怨恨。
做好事不在于付出本身,而在于做好事的本心。如果你不再把对别人的恩惠当作一种资本和寻求回报的筹码,你也会快乐许多,你也会真正体会到善良的本质。
心灵小憩
阳光普照山河,没有奢望山河的理解;春风吹拂大地,也不在乎大地的回馈。同样的道理,这世间真正的善良也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回报。因为帮助和善良本身已经是施恩者最大的快乐和回报了。
有关道可道的文章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人为了治理建立了制度,确立了名分,名分已经有了,那也要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可以避免危害。过分的吝啬必定会付出更多,聚财过多而不施以济众,必会引起众怨,招致后患和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才不会遭到危险。他们不知足,更不知止,最后栽进了罪恶的泥潭。后赐和自尽,并给他定了20项罪名。从此退而不隐,强而不显。......
2023-12-06
“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人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人们对外在的渴望和追求已经远远超越了对心灵的关注。过度重视那些物质的、有形的财富,反而会造成心灵的贫穷。当人类对心灵失去关注,就意味着人类对自身失去了关注。......
2023-12-06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然而,世事难料,子桑户因意外死去了。道家的生死观是建立在对生命与死亡的大彻大悟基础之上的。追求道家多崇尚的这种快乐,第一个前提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爱惜生命,不以生累形,不以死累心。道家以博大的胸襟看待生存与死亡,不为生所累,不为死所羁。这样珍贵的生命,应该用以追求快乐,而不是沉溺于痛苦。生于自然,死于自然,才能不为之迷乱。......
2023-12-06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凡此种种,皆是杨修的聪明触犯了曹操,他急于显示自己的有用之处,结果反被用处所害,这就是不懂得“无用之用”道理的教训。所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则反其道而行之,他依据“有无相生”和“无用之用”的理论,提出君主应实行无为而治的说法。无为,有的时候恰恰是大为,无用,也可能是大用。......
2023-12-06
“道”的特性是自然而然的,也就是说归根结底人应该顺应“天”的规律,以适应自然的要求,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说,人一旦达到“无我”的境界,就没有什么忧患了。庄子已经看不到自己,而是和自然合一了,这就是“无我”的境界。“齐物”和“物化”的本质就是“物我”两忘,达到“无我”境界。......
2023-12-06
道学玄理“上善若水”这四个字,这是老子最精华的思想,意思是说人类最美好的品行就应该如水一样。水这种顽强而豁达的精神,在告诉我们,即使是处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最困难的遭遇下,也要安贫乐道,顽强坚韧,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所以先哲才发出了“上善若水”的赞叹!而水的德行则是最接近于“道”的。......
2023-12-06
动物与动物之间严格遵守了自然平衡法则,比如,肉食动物会随着草食动物的繁盛而繁盛,当抑制了草食动物的扩张,不仅保护了大草原,而且草食动物得到了压制,肉食动物的数量必定随之减少,这就是动物世界生生不息的和谐平衡法则。所以,凡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是必将遭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正因为大自然遵守了平衡的法则,万物才能自在地生存和发展,各个物种间才能相克而相生。......
2023-12-06
与其毫无希望地死死守着,倒不如痛痛快快地放手,当你顺应了它,说不定会遇到意想不到的转机。人在无法改变不幸或不公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不可改变的现实。失明后的塔金顿连自己都没想到,他依然承受过来了,他依然没有放弃快乐地生活,他这才知道,原来当很多你认为无法想象的事情真的降临时,你除了接受,并快乐地去适应它,别无选择。为了恢复视力,塔金顿在一年之内做了12次手术。......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