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道可道:功成身退胜过激流勇进

道可道:功成身退胜过激流勇进

【摘要】:功成身退,天之道哉。功成身退,是道家成功论当中的一个智慧亮点。功成身退,是功德圆满的最完美的方式,也是自我保全的不二法宝。于是找来朋友玄一,帮他拿个主意。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哉。

——《老子•第九章》

【译文】

事物壮大了就会走向衰老;正常的可变为反常,善良可变为妖孽;要求圆满,不如不干;尖利锋芒,难保久常;财宝盈室,谁能守藏;骄奢淫逸,自寻祸患;成功了便隐退,是天的法则。

道学玄理

一件事情做得圆满了,就要收敛锋芒,这是自然的规律,也是处事的大智慧。

功成身退,是道家成功论当中的一个智慧亮点。功成身退,是功德圆满的最完美的方式,也是自我保全的不二法宝。花儿绚烂绽放,但只有当美丽的花瓣凋落后才能结出果实。功成身退,天道如此。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不少,可真正能够洒脱放弃成就,甘愿退居人后的人却并不多。

生活中能够准确把握时机,适时的进取十分重要,但是,能够认清形势,从而适时地撤退更加重要。在《老子》一书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日,抱朴意外得到了一笔巨大的财产,他高兴极了。可是高兴之余,他又不知该拿这些钱做些什么才好。于是找来朋友玄一,帮他拿个主意。

玄一问抱朴:“你为什么那么喜欢钱财呢?”

抱朴回答说:“这个问题不是很简单吗?因为钱财能换来我们想要的,能使我们快乐,当然喜欢啦!”

玄一接着说:“如果把一把剑放在砧铁上敲打,磨得太锋利、太薄,就变得很容易破损和缺口,很难长久保持这种锋口。”

抱朴问:“你的意思是我不会喜欢钱财太长久吗?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永远不要失去金钱以及金钱带来的快乐吗?"

玄一叹了口气说:“好办法是有的,那就是按照圣人说的,不要拥有得太多,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抱朴不解地问:“为什么?”

玄一说:“你可以试想一下,一百年前那些腰缠万贯的人家,现在看看他们的金钱都到哪里去了?还不是化为了乌有?何况是那些因富贵而招来祸患的人,就更加不值得了。

抱朴瞬间明白了玄一的暗喻,茅塞顿开,明白了物极必反的道理,所以决定将得到的钱财全部捐出去,建了一座方便路人的石桥。(www.chuimin.cn)

钱捐出去之后,四方之人闻讯前来致谢。抱朴和玄一出门躲了几日。回家的路上,两人在树下歇脚。抱朴忽然对玄一说:我觉得我比从前更快乐了!

玄一看到抱朴的改变,很为他开心,他告诉抱朴说:“金钱和权力都是须有的事物,面对金钱懂得慷慨,面对权力懂得释怀,面对成就,懂得功成身退,才是真正的道啊。”

很多人认为,在现代这样的功利化的社会中,“功成身退”的思想似乎已经不太适应。因为身退会让人满足于现状,失去进取心。事实上,功成身退不等于放弃,而是在最美好的时候,选择收手,是对成功或收获的最大限度的把握。

功成身退是一种前瞻性的智慧,是对自己生存和发展环境清醒的、睿智的把握和预见。古往今来,功成名就之后,坐享成功的甜果是所有成功者的渴望,能够在这种欲望中全身而退的才是少有的智者。范蠡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前5世纪,吴、越两国是邻邦,两国经常为了争夺霸业,互不相让,持续对抗很多年。后来越王勾践败于吴王夫差,才不得不逃亡会稽山,最后忍辱负重,几经交涉,才与吴国谈和。勾践回国后一直铭记着当年受到的耻辱,他锻炼精兵,终于在20年后,一雪前耻,灭掉了吴国。而帮助越王大获成功的功臣就是大名鼎鼎的范蠡,范蠡不仅是个忠心耿耿的臣子,还是一个懂得低调做人的智者。

勾践为人有些强势,他只允许臣子与他共患难,却受不了臣子与他共享战果。所以范蠡被任命为大将军后,很快就意识到了在勾践这种强势下的危机。于是主动向勾践请辞,然后搬到齐国居住,不再与勾践有任何的往来。

急流勇退后的范蠡与儿子共同经商,很快便功成名就,富甲一方。这一切皆源自于范蠡深知,急功近利的危机和功成身退的智慧。

但是,战国时代的商鞅就没有这么聪明和幸运了。

商鞅为秦孝公效命时,以著名的“商鞅变法”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也巩固了秦国的统治。可不幸的是,他非但不懂得功成身退,反而恃功而骄,得罪了秦孝公,触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一时间在朝野上下树起了数不胜数的政敌。很多朋友力劝商鞅就此隐退,免得引火烧身,可商鞅在“退”字上欠缺火候,对自己的危险处境全然不知,还固执己见的以为凭借自己的才能,一定可以赢得秦孝公的重用。

最终,锋芒毕露的商鞅被秦孝公驾空,伺机整治他。尤其是秦孝公去世后,反对派们纷纷趁机陷害他,终以谋反罪名被处以极刑。至此,一世的荣华和英名顿时化为乌有。

商鞅不是死于秦孝公手中,也不是那些反对派手中,而是死于自己手中,死于自己那颗不懂功成身退的好胜心。

“崇高必致堕落,积聚必有消散。”功成身退是自然的大道。建立功名虽说不易,但选择在最辉煌的时刻隐退就更加不易了。

老子劝世人功成而不居,主动选择急流勇退,便可保全自己。可是总有些人贪心泛滥,好大喜功,不甘心放弃来之不易的功名,最终往往在得意和被排挤中一无所有。居高位而不思退,是最大的危险隐患。

知进为勇,知退为智。劝退为明,知退为智。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进者,时也,退者,顺也。遵循自然规律,我们的行为方可持久。懂得功成身退的人,是识时务的人,他们知道什么时候以“退”来保全自己,什么时候把成就的机会让给别人,并以淡泊的态度笑对人生。

心灵小憩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会向着至善的方向发展,只要没有达到至善境界,就会不断地得到补益;而一旦到达了至善的境界,就会开始渐趋衰落。在巅峰处隐退,是规避祸患,保全自我的一个好办法,正所谓急流勇退、功成身退,这是一种明智的生存方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