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保持戒惧之心,坚持谨慎与警惕

保持戒惧之心,坚持谨慎与警惕

【摘要】:可是,郑袖绝非一个逆来顺受的柔弱之人,而是一个非常工于心计的女子。而那位新晋的女子非但没有对郑袖的热情表示排斥和怀疑,反倒心生感激。那女子不是被郑袖害死的,而是被她毫无防备的心所害。“谨慎”是对外界事物保持警惕之心,以免使自己陷入危险之境。因此,在生活当中,我们在不失真诚与信任的同时,更加不能丢掉防范之心。心灵小憩永远保持最起码的戒惧之心是对自我的保护,是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基础。

【原文】

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

——《庄子•渔父》

【译文】

人有八种毛病,事情有四种祸患,不可不细心分辨啊。

道学玄理

庄子所说的八种毛病具体是指:做分外的事;不管旁人感受的说话;为迎合别人而说违心的话;一味地阿谀奉承;八面玲珑,背后论人是非;挑拨离间;有意损坏他人名誉;为攫取利益,不择手段。庄子认为,有这八种毛病的人,会以体面的表象来迷乱他人,所以我们必须慎重交往,远离这样的人。

庄子所说的四种祸患是:随意变更常规,贪得无厌;自恃聪明专行独断;知过不改,固执倔强;自负矜夸,排斥异己。庄子认为,对于具有这四种祸患的人,也是要提防的。

中国有句古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充分说明了人与人相处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我们不应该对他人存有伤害之心;另一方面,又要对他人有所防备,以便他人存有不良之心。

战国时,楚王原本非常宠爱一位叫郑袖的女子。可是,楚王喜新厌旧,不久后,他又得到另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便把郑袖冷落到了一旁。

可是,郑袖绝非一个逆来顺受的柔弱之人,而是一个非常工于心计的女子。于是,她暗暗筹划,想要算计那个得到楚王宠爱的女子。

郑袖先是想尽办法亲近那女子,以获得她的信任。而那位新晋的女子非但没有对郑袖的热情表示排斥和怀疑,反倒心生感激。

有一 天 郑袖悄悄告诉那女子说:“当楚王心情不好时,如果看到女人掩鼻遮口的羞涩模样,就会高兴起来。”那位女子听后信以为真,于是,每当楚王心情不好时,她就会按照郑袖所说,掩鼻遮口,做出羞涩模样来。

时间一久,楚王觉得奇怪。这时候,郑袖就乘机告诉楚王说,那位女子私下跟她说,大王身上有臭气,见面时只得掩着鼻子才行。楚王一听,怒不可遏,立即令人割掉那女子的鼻子,然后赶出宫去。

就这样,郑袖又夺回了楚王的宠爱。

那女子不是被郑袖害死的,而是被她毫无防备的心所害。她不懂分辨,轻信了别人的话,才导致了最后悲惨的结果。害人有过,但是防人是无错的。所谓“防人”,实际就是采取必要的防卫手段,是生存和保护自己的人生智慧,是应当谨记在心的道理。

金庸小说中的任我行曾经说过:“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是江湖,人就是江湖。”人是复杂的动物,人们的内心也是深不可测的。所以说,无论是庄子所说的八种毛病,还是四种祸患,都是需要我们细心分辨和防范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有竞争,就必然会夹杂着明争暗斗,我们把庄子的观点应用到生活中,主要就是要清晰识人,不被表象迷惑。所以,我们要掌握识别各色人的本领。

(1)如何应付“探人隐私”者。

人的成长和成熟总是伴随着纷繁复杂的经历,也有很多不愿被人知晓的隐私。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那都是一块不希望被人侵犯的领土。

可是,总有些人出于好奇也好,出于算计也好,总是向你一通的明察暗访。这类人巧舌如簧,往往让人难以招架。其实对付这样的人也并不难。

俗话说“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对于那些有意打探私隐的人,“答非所问”不失为一个好法子。这样既能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又不至于破坏彼此间的关系,巧妙地把问题一带而过。既有效挡住了对方的暗箭,也给了对方一个不可侵犯的反击。可谓是一举两得。

(2)如何应付“传播是非”者。(www.chuimin.cn)

“论人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对于那些在你面前泄露他人秘密或者传播他人是非者一定是不能亲近的。因为,某一天你或许就会成为他传播的主人公。他们只是乐于道人是非,而不意味着对你的信任,甚至他们内心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与这类人交谈,切不可推心置腹。对于他所说的是非也不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只要做出冷淡的反应即可,冷淡而含糊的回应,不仅可以避免留下把柄,也可以尽快让对方知趣地中止谈话。久而久之,是非人自然会知“冷”而退。

(3)如何应付“张扬炫耀”者。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吹嘘自己,尤其是在虚荣心的作祟下,更会无边无际地炫耀。常常给人留下巧言令色、华而不实的感觉。

跟这种人相处,最好的办法就是回之以幽默,因为你没必要奉承他,也没必要反驳他,只需要用小小的幽默感回应他,让他察觉出自己的荒唐和可笑。

(4)如何应付“贬低他人”者。

有些人话语辛辣刻薄,常常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或者有意给别人以打击。他们往往表现得盛气凌人,对别人不屑一顾,并时常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审视别人。这样的人也往往“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周围的人都会敬而远之。

对待这种人,万万不能奉承和迎合他,这会使他们变本加厉地讽刺和鄙视别人。对待他们,我们必须学会抓住机会,攻其痛处。在他们最弱的部位予以重击,瞬间击垮他们的骄傲和盛气。

(5)如何应付“嚣嚣好斗”者。

有些人好胜心强,不容许别人反驳和质疑他,一旦有人对他表现出了对立,他们就会立即摆出攻击的姿态。还是以誓死捍卫的气概与人针锋相对,气势咄咄逼人。

要想冲出这种强势的旋涡,就必须使出必杀技。回应他不可辩驳的真理,在强大的事实面前,让对方观点不攻自破,也让他攻击的气势自行消退。

(6)如何应付“谎话连篇”者。

生活里,有些人说起假话来仿佛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他们就像一名出色的演员,就算是弥天大谎也说得那样轻松自然,不露丝毫破绽。这样的人不仅欺骗了他人,失去了他人的信任,最终害的还是自己。

对待这种人要懂得敬而远之的战略,只要不参与他所编织的谎言,也不附和传播他的假话,但需要你用事实去揭穿他的谎言,至少让对方知道,他的谎言在你这里是不起丝毫作用的。从而达到给对方以暗示和警示的目的。

(7)如何识别“逢场作戏”者。

逢场作戏就是表面上装样子给人看,内心其实完全与表现相悖。这也是古今一切奸人和滑头惯用的伎俩。这些人的表演技能信手拈来,要想蒙骗别人也是不费吹灰之力。

对待这些人需要的是细心观察,在细微之处洞察对方的真实一面,而不要只限于从对方的行为和言语中来了解,只要你懂得透过表象看本质,就不会轻易被这类人蒙蔽视听的。

“谨慎”是对外界事物保持警惕之心,以免使自己陷入危险之境。因此,在生活当中,我们在不失真诚与信任的同时,更加不能丢掉防范之心。

心灵小憩

永远保持最起码的戒惧之心是对自我的保护,是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基础。因为一味地信任只会让我们失去判断是非的能力,也会在无形中造成对自己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