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期满后,杨凤如愿以偿地获得了高级美容师和主持老师的资格。打工的那家店里的老板有意让杨凤留下,杨凤谢绝了。这是自己的店,为了经营好它,杨凤投入了全部的精力。杨凤正是靠着努力学习的知识,一步一步将生意做大,即使现在生意已走上正常轨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杨凤没有骄傲,她还是同创业时一样,继续努力学习新知识,她说:“现在世界变得很快,一不小心你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学习才能保持竞争力。”......
2023-12-04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道德经》
【译文】
知道什么是刚强,却甘愿柔顺,情愿做微不足道的溪涧。甘做溪涧,永恒的德就不会遗失,就可以回归无知无欲的婴儿状态。知道什么是光彩,却安守暗昧,甘愿做天下的法式,就不会使德产生过错,就能回到无极的道。知道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弱,甘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就能充裕,从而恢复到纯朴的状态。纯朴分散之后,便成为万物,圣人运用它们,就成为它们的官长。所以,高明的治术就是不能勉强去分割的。
道学玄理
道家认为,最强大的,往往表现得最弱小。能力最强的,也往往看上去最普通。因此成功者的最高境界正是不战而战,不胜而胜。
当面临日益残酷激烈的竞争时,唯有远离竞争,不参与竞争,才是你所具备的最强竞争力。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柔能克刚”,它不仅是智者胜敌的一种策略,更是人们保持生活中良好的参与和竞争心态的方法。
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可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每天遭遇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例如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情感等等。人们被不知不觉地扣上了竞争的无形枷锁,在这个不进则退的年代里,不削尖了脑袋往前挤,就等于是自暴自弃。所以,“竞争”成了无处不在的词汇 ,人们的潜意识里也无时无刻地树立了许多竞争对手,使自己的生活充满了紧迫感和危机感。
在激烈竞争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想展现自身的才能,以得到更有利的地位。这时候,往往表现为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但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非但自己没能得到展现和重视,还无形中树立了很多敌人,让自己陷入被动。
那么,生活在高压之下的人们,到底是该争,还是不该争呢?
其实,在道家的思想里,“争”与“不争”不是对立的,而是相关的。即老子所说的“不争之争”。
道家崇尚以柔制刚,主张以柔道处世。所以,对待竞争同样应该如此。在面对竞争时,不能盲目的外露自己的实力和才能,只有在洪流中隐退,才更容易看清形势,看清楚自己,然后在竞争背后不断地发现竞争者各自的问题,继而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
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真正的胜者,都是那些放弃竞争,站在背后默默观察的人。而最强的竞争力也就是那些最远离竞争的人。(www.chuimin.cn)
当年,平定安史之乱、击退吐蕃入侵的唐代名将郭子仪,他就是一个典型的隐藏锋芒,退出一线竞争的胜利者。当年唐肃宗曾表彰他说:“国家能够重建,你功不可没啊。”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臣,仍免不了朝中奸臣的谗言和陷害。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郭子仪并未因他人的陷害表现出怨恨和恼怒,反而是在人后进行自我检讨。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行为,他的不争与懦弱甚至连自己的部下都看不起他。
鱼朝恩就因忌恨郭子仪功大得宠,不断地在肃宗面前诋毁他。有一次郭子仪兵败,鱼朝恩借机再进谗言,肃宗竟然信以为真,便对郭子仪进行了降职处分。人人都为郭子仪鸣不平,可是郭子仪却痛快地交出兵权,任凭肃宗的发落,毫无怨言。
是金子终究会发光的。后来,郭子仪又被重新起用,尤其是在灵州击退吐蕃军后,威望比以前更高了,鱼朝恩见郭子仪东山再起,恼羞成怒之下,竟派人掘了他的祖坟,以泄私愤。听到这个噩耗的郭子仪却掩饰住内心的愤怒与悲痛,表面上几乎是不动声色。
当肃宗向郭子仪问及掘坟的事时,他依然强压怒火,说道:“我领兵在外,阻止不了军兵捣坟,深感愧疚,自认失职。现在我的祖坟也遭人掘挖,非是人为,定是上天对我的惩罚,我能怪谁呢?”肃宗听后深为感动,更加欣赏和看重郭子仪,常常委以重任,从此留名青史,也因此成就了一代名将。
其实,郭子仪不是懦弱,更不是没有能力与那些佞臣争斗,只不过,他是个真正的智者,他懂得争的后果,倘若争一时之气,大动干戈,中了对手的圈套不说,自己的功劳也将被冲动淹没。与其功败垂成,不如学会“不争”,以退为进,成全了大局,也成全了未来的顺利。当你不与人争时,那些有所企图的人使用的一切伎俩也都将失去了效用。
面对生活,我们总想要“争”水平;面对学习,我们总想要“争”第一;面对家庭,我们总想要“争”地位;面对工作,我们总想要“争”业绩;面对情感,我们总想要“争”唯一……人生当中数不胜数的“争”字让我们看上去身心疲惫。
其实,我们都忽略了“争”的目的和涵义,往往把“争”看作目的本身,这样就变成了生活的惯性,不仅让我们生存在高压下,最终也未必能争得到我们想要得到的。因此,道家用一句话向我们道破了这其中的玄机,那就是“不争之争”,当你明白了道学所讲的“不争”的争法,从前所有的懊恼和困难都将迎刃而解了。
“不争”是一种智慧和态度,但是,我们又不能太极端地去理解老子所说的“不争”,完全意义的不争就变成了不求上进。
所以,我们必须权衡好“不争”的度,老子所说的“不争”是指要保身,就不可太强势,要先使自己“养晦”;与其在争的过程中被外力所折,不如自己先收敛锋芒,退出一线的争斗,在暗中保全自我,继而韬光养晦,以求后进。
可是,真正做到老子所说的“不争之争”是很难的。因为,要做到“不争”,就必须保持恬淡豁达的心态,必须能在名利面前遏制住欲望的躁动,在荣辱面前始终如一地坚持自我。
心灵小憩
道学教导人们的不止是如何在“不战”“不争”的情况下占得有利地位的方法,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再次强调了道学中所宣扬的,在生命追求其理想过程中,不为名利欲求所累的核心思想。
有关道可道的文章
学习期满后,杨凤如愿以偿地获得了高级美容师和主持老师的资格。打工的那家店里的老板有意让杨凤留下,杨凤谢绝了。这是自己的店,为了经营好它,杨凤投入了全部的精力。杨凤正是靠着努力学习的知识,一步一步将生意做大,即使现在生意已走上正常轨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杨凤没有骄傲,她还是同创业时一样,继续努力学习新知识,她说:“现在世界变得很快,一不小心你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学习才能保持竞争力。”......
2023-12-04
5.碳资产与国家竞争力英国在19世纪成为煤炭开发与使用量最大的国家,美国在20世纪成为石油开发与使用量最大的国家。换句话说,碳减排能力可以成为一种指标,在两个国家其他条件大致相当的竞争态势下,哪一个国家的碳减排能力更强,则更可能在竞争中胜出。比如,单位GDP产出能耗低的国家意味着拥有更大的碳减排能力,自然也意味着更多的碳资产与更大的竞争力。碳资产与国家竞争力以某一种方式关联了起来。......
2024-03-13
吴晓波等提出,除了基于RBV资源二分法划分的异质性资源和同质性资源外,集群资源还应包括存在于集群内部为集群企业所共享而对集群外部企业排斥的共享性资源,即集群竞争力资源划分为异质性资源、同质性资源和共享性资源[82]。以上资源及产业集群资源分类研究为油气资源产业集群资源要素分析提供了基础。......
2023-11-27
因而,这些配套产业也应纳入到油气集群价值链之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图6-1油气资源产业集群价值链结构模型图6-1表明:第一,油气产业集群价值链由基础网络、辅助网络和配套产业构成,比集群价值链一般模型增加了“配套产业”,以上三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最终实现油气集群竞争优势的培育。......
2023-11-27
为了增强竞争优势,集群企业将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而将其他活动转移到企业外部;同时,集群企业内部价值链同其供应商和分销商的价值链发生相互作用,构成集群价值链的一部分[88]。因而,集群价值链是基于各集群企业内部价值链比较优势而形成的,显示了集群价值链是集群企业比较优势的集中体,从而在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中产生重要作用。......
2023-11-27
本研究认为作为产业集聚,其“根植性”是必须的,基于此,本研究将油气产业集聚界定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或加工企业以取得规模经济、节约成本而在特定地域集聚。由上可知,油气产业集群除了关注地理集聚性,还要考察产业链发育状况。......
2023-11-27
二、中国不同地区发展新兴产业的竞争不同地区经济上的差异性与互补性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地区毗邻省、市之间由于资源禀赋的相似性,在行政管制分割的前提下,存在重复建设带来的产业趋同问题,这成为区域内恶性竞争的源头和制约区域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