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方位知觉的发生发展方位知觉是人对自身或客体在空间所处的方向或位置的知觉反映。......
2023-12-06
第五节 感知觉的意义及培养
一、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一)感知觉是其他心理过程发展的基础
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是记忆、思维、想象等较为复杂、高级的心理过程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感知觉的发展为其提供感性材料,儿童的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就不可能产生和发展。例如,儿童只有看到“碗”这一实物,才可能将碗的形象保留在头脑中,并在游戏中将半个橘子皮当成碗来使用。如果没有儿童视觉发展对“碗”和“半个橘子皮”形象的认识,就不可能产生其对这些物体形象的记忆和想象。因此,感知觉的发展是其他心理过程发展的基础,要发展儿童的记忆、想象、思维,提高其智力水平,首先必须发展他们的感知觉。
(二)感知觉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
当儿童脱离母体环境以后,他们所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为了适应这里,他们必须认识这里的各种事物。然而,儿童与成人不同,有其独特的认识事物的方式,看书、上网、讲解这些方式都不适合儿童,他们在认识事物时需要通过各种感官的直接感知才能认识。例如,对于各种水果的认识,光靠成人单纯的说教是不起作用的,儿童只有在亲眼看、亲手摸、亲口尝过之后才能认识。儿童用磁铁去吸塑料、泡沫、纸、图钉等各种材质的东西,经过多次观察和操作后他们会懂得磁铁只能吸到图钉等铁质材料。儿童吃饭时,天天都能看到大人拿着筷子夹菜,久而久之,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后他们便知道了筷子是用来夹菜的,并且在看的过程中逐渐萌发了自己动手的欲望,经过多次练习后,慢慢地儿童也学会了自己用筷子吃饭。总之,儿童对事物的认识主要是依靠各种感官来完成的,感知觉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
(三)感知觉在幼儿认识活动中占主导地位(www.chuimin.cn)
2岁以后,儿童的认知结构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语言、思维、想象等各种心理过程陆续出现,但是由于这些心理过程出现得相对较晚,发展的速度也相对较慢,所以,在整个学前时期,感知觉在儿童的认识活动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培养
为了帮助儿童更好的认识世界,并为其他心理活动的发展奠定基础,应从小培养儿童的感知能力,促进其感知觉的发展。
首先,鼓励儿童充分运用各种感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让儿童多接触周围的客观事物,并鼓励孩子亲自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如当我们给儿童吃某种食物时,不要直接送到孩子的嘴里,在吃之前可以提醒孩子先看看它的形状颜色,再摸摸它的皮,闻闻它的气味,最后再品尝。
其次,为儿童提供锻炼各种感官的机会。现在的独生子女居多,许多家长过分地宠爱自己的孩子,怕伤着孩子什么东西都不让碰,怕累着孩子什么事都不让干,这其实是剥夺了孩子锻炼各种感官的机会。就以最简单的吃饭为例,一些家长怕孩子自己吃饭撒到身上,所以坚持喂孩子吃饭,虽然衣服干净了,但是却剥夺了孩子锻炼手部肌肉和学习自己吃饭的机会。孩子自己拿着勺子吃饭的过程其实就是锻炼其各种感官的过程,他们要想将食物顺利地放到自己的嘴里就必须充分地调动其视觉、动觉、味觉等各种感知能力。另外,在保证不剥夺儿童锻炼各种感官机会的条件下,成人还应带儿童多接触大自然,使其在大自然中认识各种动植物、天气变化现象,开阔视野,促进其感知觉的发展。
最后,利用玩具训练其感官的发展。成人还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游戏或借助各种玩具来训练儿童的感官,促进其感知觉的发展。随着早期教育和玩具事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锻炼儿童感官的游戏和玩具,成人可以通过这些专门的游戏或玩具来训练儿童的感官,促进其感知觉的发展。
有关学前心理学的文章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一)什么是感觉在心理学中,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产生感知觉的生理基础主要是分析器,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则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最后,感觉和知觉本来是一体的,合称为感知觉,纯粹的感觉基本不存在,它和知觉同时进行,我们只是为了更好的研究才将二者分开。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2023-12-06
任何有可能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研究都是不能进行的。总之,研究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不做有损儿童身心健康的研究。这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最基本的方法。......
2023-12-06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的科学。这句话精辟地回答了上面标题中所提的问题——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据此,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则指个体从出生到入学前这一阶段内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2023-12-06
于是若岩的劳动积极性更加高涨,而且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责任感。让一个男孩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可以锻炼他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更能够培养他的责任感,激发他的创造潜能。父母对艾森豪威尔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让他受益终身。让孩子承担一些简单的劳动,从而培养孩子的社会价值感和使命感,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滋养。因此,培养孩子的价值感和责任感格外重要和必要。......
2023-11-24
任务分析影响社会知觉形成的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心理定势、近因效应等现象在旅游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在做好旅游常规服务的同时,抓住活动中社会知觉的关键点,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知识讲解社会知觉的形成依赖于多种因素,如认知主体、认知客体以及环境等,人们对社会知觉的认识常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容易给社会认知带来偏差。......
2023-11-26
所以知觉必然受到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知觉者本人因素两方面的影响。(一)客观因素刺激物的强度旅游环境是一个复杂的感知环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存,环境中既有物的刺激,又有人的刺激,但不是所有刺激都能引起人的注意并成为人的知觉对象。一般来说,刺激物的强度越大,就越容易成为人们知觉的对象。这些差异对旅游者选择知觉对象有很大的影响。......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