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神”疗法治眼疾清代名医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因为摩擦涌泉穴可达到开窍安神、泻火明目的功效,实为治眼疾之妙法。医者在治疗目疾中重视患者的气质和性格特征;重视移神,即移其意以忧下的重要作用,这都是重要的医疗经验。这是采用中医“移神治”所产生的治疗效果。移神他人、他事、他物,一则可使人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减弱对原有事物或人的情绪执着,或则可对他事他物他人产生新的积极情绪,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2023-12-06
叶天士巧用南瓜蒂安胎
相传,清代江南名医叶天士行医来到东阳、磐安的大盘山区一带,在弯曲僻静的山道上,遇到一女子,脸色苍白,眼睛无神,柴担重压一旁,双手捧着凸起的小肚,斜躺在地,嘴里轻轻地呻吟。叶天士上前询问,得知她家就在山下,男人还在山上,自己怀孕已有几个月,为帮助丈夫砍柴而来到此处,现在感到胎位不稳,恐有不测,正处于万分痛苦与不安的境地。
叶天士为了安定这女子的情绪,便说:“不必惊慌,把心放宽,在这里安神静待片刻。我是个医生,会采药给你吃,你只管放心好了!”
南瓜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实,其瓜蒂为“南瓜蒂”,晒干后入药。医籍记载:南瓜蒂有安胎、疗疮等功效。《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说它能“排痰、安胎。”治习惯性流产、安胎,可每次用老南瓜蒂30克,煎水代茶饮。《安徽药材》记载:“焙末用麻油调涂,治疔疮、背疽。”近代临床研究还发现,南瓜蒂对晚期血吸虫病程度较轻的腹水有一定的疗效。用法:取带柄的南瓜蒂(柄长1寸左右),置于瓦片上焙焦存性,研末吞服;每次0.5克左右,每日3次,连服2~3周。服药期间忌盐,注意休息及补充营养。
“这深山野岭到哪里去采药啊?”这女子叹息了一声,便又哼哼起来。“是啊!到哪里寻药去呢?”叶天士略一思索,拿眼环顾四周,眼睛最后落在路旁地里一只只大南瓜上。这些大南瓜,小则七八斤,大则十多斤,只只都还连在南瓜藤上。叶天士心想:“南瓜藤上长南瓜,就靠南瓜蒂。这南瓜蒂从根藤那儿一点点地吸取营养,一点点地输送给南瓜,让南瓜从小长到大,从青变成黄……这瓜熟蒂落,岂不正是十月怀胎吗?”想到这里,叶天士高兴起来,说声:“对!我何不拿这南瓜蒂来安胎呢?”叶天士随即摘下三只大南瓜,取下南瓜蒂,用自己随身带的药钵,架起一个炉灶,拾来枯柴枝,煎起了南瓜蒂汤来。
一会,叶天士把南瓜蒂汤送到女子的面前,那女子便喝了下去,不久奇迹出现了,那女子小肚不痛了,并且还能站起来走动。她便拜倒在地,感谢在这深山遇上了“神仙”。
在常人眼里,南瓜被认为没什么药用价值。但是,最新研究表明,南瓜能防治糖尿病、高血压、肝脏及肾脏的一些病变。里面含有钠元素,能消除亚硝铵的突变,因此也可以防癌。南瓜子以及南瓜蒂则是可以入药的。南瓜子可以杀绦虫,据说有效率达40%,并且还可以降血压。南瓜蒂可以治哮喘,对痰多剧喘者相当有效。用时,将南瓜蒂洗净,焙干,研成细末,用水调成糊状服用。
中医小辞典
南瓜蒂(www.chuimin.cn)
【释名】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瓜蒂。秋季采老熟的南瓜,切取瓜蒂,晒干。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肺、肝经。
【功能主治】治痈疡,疔疮,烫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说能“排痰、安胎。”《安徽药材》载:“焙末用麻油调涂,治疔疮、背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克;或煨存性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精方简药
◎治滑胎(习惯性流产):南瓜蒂5~10个,洗净切片,置新瓦上焙干研末。粳米30克加水煮粥;加入南瓜蒂粉5克调服。自受孕第2个月起,每周服1次,超过以往流产期2个月以上才停服。(民间单方)
◎治疔疮:老南瓜蒂数个。焙研为末,麻油调敷。(《行箧检秘》)
◎治烫伤:南瓜蒂晒干烧灰存性,研末,茶抽调搽。(江西《草药手册》)
有关画说千古中医的文章
“移神”疗法治眼疾清代名医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因为摩擦涌泉穴可达到开窍安神、泻火明目的功效,实为治眼疾之妙法。医者在治疗目疾中重视患者的气质和性格特征;重视移神,即移其意以忧下的重要作用,这都是重要的医疗经验。这是采用中医“移神治”所产生的治疗效果。移神他人、他事、他物,一则可使人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减弱对原有事物或人的情绪执着,或则可对他事他物他人产生新的积极情绪,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2023-12-06
谢南冈小传〔清〕恽敬谢南冈名枝崙,瑞金县学生。南冈遂盲盲三十余年而卒,年八十三。越一日乙亥,早起自扫除,蠹书一册堕于架,取视之,则南冈诗也。询其居,则近在城南,而南冈已于朔日死矣。南冈因而默默无闻地沉沦三十多年而死去,得年八十三岁。连忙打听他的住址,原来离此不远就在城南,而不料南冈已在初一那天去世了。南冈境遇的不顺利是不用说的了。......
2023-11-29
笔者认为,时至清初,“儒学宗教化”的主流是“敬天”的风潮[20]。本课题择取许三礼、陆世仪、陈瑚以及谢文洊为个案来探讨“敬天”与其思想系统之关联以及在当时的流播与影响。......
2023-11-28
第三种是未执贽受业的再传弟子或私淑弟子,前者除开浙东地区的流风余韵之外,还应包括黄门高弟在外地、甚至江北播扬师说,收揽子弟,如范光阳之淮上讲学,其门下士田守典亦被黄氏许为门人;后者之声名最著者为全祖望(字绍衣)。陈訏是海宁人,此处不予讨论,其他几位则均可视为甬上文人,其西学观总体而言与乃师较为一致。黄百家对西学甚为关注,且有较深了解。......
2023-11-28
五、关于附录诸文附录部分论文4篇,有2篇撰于20年之前,其中《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天”、“上帝”与“天主”》从“天”、“上帝”与“天主”等三个关键词入手,考察基督教文化之语义蕴含在中文语境里的变异、失真和转换,试图藉此来加深对中西两种文化固有观念之对比与认识,发掘潜藏于词汇之下的文化规则系统,并进而去探索两种文化之接触、碰撞和交汇所赖以进行的运作机制。......
2023-11-28
这些差异,笔者不打算在此予以详辨,这里要着重关注的是,作为陆、陈诸人“迁善寡过之学”之根本和出发点的“敬天”思想,其真正的来源在哪里?......
2023-11-28
第三章行旅中的精神求索者:吴渔山之信仰嬗变探析清初大画家吴渔山,因其天主教徒之身份,20世纪初以来颇受世人瞩目。这种于纷纭万象里独重精神超越的生命诉求既使渔山区别于很多救世情怀浓烈的遗民儒士,同时,也使今人对于渔山之生命与信仰变化历程的追踪有了一条始终贯穿的线索。此文未曾将渔山之信仰探索历程进行明确的阶段化分析。......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