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张子和以惊治惊恐:古时民间女子无效药物治疗后找到心理疗法

张子和以惊治惊恐:古时民间女子无效药物治疗后找到心理疗法

【摘要】:张子和以惊治惊恐据传,古时有一民间女子,因打哈欠,两手上举再也不能下来,吃药治疗皆无效果。张子和经过细心观察、分析后,认为属胆气伤败,应采取心理疗法。张子和重复以上动作,并用手杖敲门,暗中让人划病妇背后的窗户纸。当晚,张子和又派人敲打病人的门窗,通宵达旦地折腾她。明版《儒门事亲》中医常识张子和认为,“惊者,为自不知故也;恐者,自知也。平者常也,常见之必无惊”。

张子和以惊治惊恐

据传,古时有一民间女子,因打哈欠,两手上举再也不能下来,吃药治疗皆无效果。当时的一位名医利用女子害羞的心理,假装要解开这位女子的腰带,扬言要为她作针灸治疗,女子被这突如其来的手势动作惊吓不已,不自觉地急忙用双手掩护下身,惊则生变,双手顺势自然下垂复原。这是中医采取“围魏救赵”地计谋权诈的心理疗法,用“惊”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金元名医张子和(名从正,号戴人。金元四大家之一)就有以惊治惊的验案:

编者的话

现代医家何时希所载医案说的是病人因所惊而眼珠子上翻不能向下,中医认为,目为肝窍,惊气入肝,此属因惊肝经阴血受损,而致目系失养所致。医者惊因惊治,令患者坐高座,下匿人突然敲锣,病人受惊,惊而下视,瞳仁遂下。“惊者平之”,上者下之,升者降之,故疾愈。

惊恐疗法,即以惊恐手段制止病人的病态情绪的一种疗法。肾水之志为恐,心火之志为喜,水能克火,恐可制喜。惊又可气乱、气散,从而解除因忧思而导致的气机郁结、闭塞,故利用使人惊惶之类的刺激方法,可以治疗某些类似癔症的病人。

有个叫卫德新的人,其妻一次外出在旅店住宿,当晚碰上一群强盗抢劫,吓得她从床上跌到地上。此后,凡听到些许声响,她便会昏倒在地,不省人事。诸医用药治疗,病逾一年而不见好转。

张子和经过细心观察、分析后,认为属胆气伤败,应采取心理疗法。

张子和让两名侍妇抓住病妇的两只手,将她按坐在高椅上,然后在她的面前放一张小茶几,张子和指着茶几说道:“请娘子看这里!”话音未落,“砰”地一声,他用木棍使劲打在茶几上。病妇见状大惊,张子和说:“我用棍子打茶几,你怕什么呢?”待她心神稍定,张子和又敲打小茶几,这回她果然不那么惊怕。张子和重复以上动作,并用手杖敲门,暗中让人划病妇背后的窗户纸。(www.chuimin.cn)

病妇渐渐稳定,笑问道:“你这算什么治法呀?”张子和回答说:“《内经》说:‘惊者平之’。平,即平常的意思,见惯不怪,自然不惊。对受惊者,治疗时要设法让他对受惊的诱因感到习惯,觉得跟平常一样。”这一番解释,说得病家点头称是。当晚,张子和又派人敲打病人的门窗,通宵达旦地折腾她。以后,病人即使听见雷响也不再惧怕了。

中医小辞典

张子和的情治法

张子和精于中医的心理治疗,他在发挥《黄帝内经》中情态相胜的理论时说:“悲可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听视。”在《儒门事亲》中,记载了张氏运用感、娱、怖、触、夺等方法无药而愈病的验案,可窥古代中医心理疗法的一斑。

明版《儒门事亲》

中医常识

张子和认为,“惊者,为自不知故也;恐者,自知也。平者常也,常见之必无惊”。以惊恐之法,来治疗由惊恐所导致的惊悸症,是中医情志相胜理论的独具匠心的发挥。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看,本症属于神经症中的“恐怖症”。在特定的心身状态下,本来无害或无关的体验,即盗贼的行径使卫妇产生恐惧感,这种应激的负强化和泛化,使其惧怕任何声响。张氏用木棍敲击竹几,让病人长时间处在最恐惧的逼迫情境中,达到“移精变气”,改变内在旧情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