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神”疗法治眼疾清代名医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因为摩擦涌泉穴可达到开窍安神、泻火明目的功效,实为治眼疾之妙法。医者在治疗目疾中重视患者的气质和性格特征;重视移神,即移其意以忧下的重要作用,这都是重要的医疗经验。这是采用中医“移神治”所产生的治疗效果。移神他人、他事、他物,一则可使人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减弱对原有事物或人的情绪执着,或则可对他事他物他人产生新的积极情绪,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2023-12-06
献妙方名医得救
清代著名医家程钟龄(国彭)在他所著的《医学心悟》载有“止嗽散”一方,这止嗽散的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据《松谷笔记》载:
程钟龄有祖坟葬于某山之上,其坟低处,有当地一土豪之祖坟,该坟墓之四周栽有多棵古柏,因程钟龄之祖坟居其上,为古柏之横根所穿进,坟内之棺椁将露,程钟龄乃前往该土豪家与之相商,欲切断其穿坟之柏枝根,但土豪不允,与之相拒,程钟龄乃自往伐之。土豪大怒,率家奴数人前往阻止。乡民皆为程钟龄鸣不平,聚数十人与土豪相争,程钟龄力阻之,但罔效。土豪一家奴被乡民殴毙,土豪乃诉讼于官府。为不累及乡民,程钟龄遂赴官府自首。官府判定论抵,将程钟龄解省,待秋后处决。
编者的话
“止嗽散”一方,出自《医学心悟》,谓治诸般咳嗽。本方有止咳化痰、疏风解表的作用。主治外感风寒,久咳不止,咳嗽痰多,咳痰不爽,或有轻度恶风头痛,舌苔白、脉浮缓者。本方现代用于治疗外感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等属风邪犯肺者。
《医学心悟》为清代名医程钟龄(公元1662—1735年)所著。该书通俗易懂,多切实用,在近代中医药界,亦颇为知名。
正值此时,巡抚的母亲咳喘经年,又复感外邪,诸医不识,治之罔效,病情日渐加重。程钟龄在狱中闻及此事,乃私贿其狱卒,赂通臬司。臬司知钟龄善医,乃为程钟龄易服更名,荐至抚署,为巡抚的母亲诊病。程钟龄初拟止嗽散治之,咳平痰消,再经旬余调治,巡抚母亲之病竟获痊愈。巡抚遂以五百金酬臬司,臬司将此酬金转赠予狱中的程仲龄,对他说:“这是巡抚的酬谢。”程钟龄受金后复拜曰:“本人敢受此金,奈家贫复遭劫难,典质一空,留此聊以赡家,故不敢辞;惟老太夫人疾虽愈,但病根尚存,恐日后他变,当为拟以调理之方,以防其变。”臬司遂告之巡抚,遂复召程钟龄。程钟龄往见抚母,投地拜哭,乞曰:“太夫人救我!我程某也。”抚母大为感动,对巡抚说:“此君能救我命,你何不救他一命,这也是我们理应报答的呀!”巡抚曰:“给他酬报,惟听母命,但其刑役加身,实无法挽回。”抚母不依,强命二人结为“金兰”。巡抚不敢违抗母命,叹曰:“案定如山,断无改判之理。这如何是好,若逃之,则吾与臬司同受罪矣!然为母故,亦不敢辞。这样吧,为保君命,只好委君屈居,遁入空门。”程钟龄遂入天都(今安徽省歙县)出家修行。程钟龄用他自创之方“止嗽散”治愈巡抚母亲之病,因此也救了自己一条性命。
中医小辞典(www.chuimin.cn)
止嗽散
【出处】源自《医学心悟》。
【组成及用法】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各9克,甘草3克,陈皮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宣利肺气,疏风止咳。主治风邪犯肺证。症见咳嗽咽痒,咳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注意事项】本方药性平和,但偏于温燥,对于阴虚劳嗽或肺热咳嗽者不宜使用。
中医常识
程国彭,字钟龄,天都(今安徽歙县)人。自幼学医,博采众长,后积三十年临床经验,于1732年著成《医学心悟》。《医学心悟》不仅以首创“八法”而著称于世,所载诸多验方,三百多年来也历试不爽。著名的验方有启膈散、治痢散、止嗽散、消瘰丸等。陆以湉的《冷庐医话》、聂云台的《温热标准捷效》以及唐容川等医家医著,或记载运用《医学心悟》效方的验案,或高度评价了程氏所拟方剂的高效。即使在今天,研究、运用程氏方剂的临床报道亦每每见诸各家医学杂志。程钟龄苦心孤诣撰著的《医学心悟》,用以入门,不失法度,用于临床,多有实效,诚为医界津梁,患者慈航。
有关画说千古中医的文章
“移神”疗法治眼疾清代名医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因为摩擦涌泉穴可达到开窍安神、泻火明目的功效,实为治眼疾之妙法。医者在治疗目疾中重视患者的气质和性格特征;重视移神,即移其意以忧下的重要作用,这都是重要的医疗经验。这是采用中医“移神治”所产生的治疗效果。移神他人、他事、他物,一则可使人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减弱对原有事物或人的情绪执着,或则可对他事他物他人产生新的积极情绪,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2023-12-06
妙方“治”贪官三国时候,有一掌管军营粮饷的军需官叫杨宕,官儿虽不大,可油水却捞了不少。经过望闻问切,华佗开了两张处方,嘱其依次服用。最近,其叔父杨修因得罪曹操以“泄露”军机”为由问罪处死。......
2023-12-06
名医董奉与“杏林春暖”世代相传的“杏林”与中医结缘的典故,人们并不陌生,皆知其出自三国时的名医董奉。董奉死后,庐山的百姓们非常怀念他,就把他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称之为“誉满杏林”。此后的千百年年来,人们看到杏林,便联想起行医不计报酬、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董奉先生,并将给人健康保证的中医界称为“杏林”。星移斗转仙去也,长存“杏林”美名传。......
2023-12-06
李时珍与药物故事——蓝靛染布的蓝靛水可以杀虫,还可以治疗噎膈,这也是李时珍从两则古代故事里领悟出来的。“凡蓝五种”,李时珍《本草纲目》依此提到蓼、菘、马、吴、木等五种蓝。马蓝,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化学成分主要为靛甙,存在于叶、茎之中,用发酵法制取靛甙。前者称“南板蓝根”与后者为“北板蓝根”。此外,李时珍还引用了另外一个故事,说明这一点。《本草纲目》记载,蓝靛还可治虫兽咬伤。......
2023-12-06
悬丝诊脉的故事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十多个月了,不但不能分娩,并且得了重病,虽经宫廷太医的精心诊治,病情仍然不见好转。根据丝线的抖动,片刻功夫,孙思邈即对娘娘的疾病作出了诊断。编者的话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悬丝诊脉之事?他介绍说,这悬丝诊脉可说是亦真亦假。到了悬丝诊脉时,太医必须屏息静气,沉着认真。但是,孙思邈立志为民治病,不愿在朝做官,对太宗的任命婉言谢绝。......
2023-12-06
张子和治病献三笑有一次,张子和应邀为项夫人黄氏诊病。这天,张子和应邀被请到项家,他详细问明病情,又认真替黄氏诊脉。张子和故作丑态、着女人装,逗以戏嬉,使妇大笑。张子和三次为黄氏诊病,没用一粒药物,而黄氏却病愈了,项关感觉到其中必有奥妙。从此,张子和献三笑驱病患的事便被传为佳话。这个医案来源于清代名医魏之秀所著《续名医类案》,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金元医家张子和善用攻法治病,被后世称为“攻下派”。......
2023-12-06
华佗之死千古遗憾《后汉书·华佗传》记载:三国时期,曹操突然头风复发,痛苦万状。尚书令荀彧请来华佗为曹操治疗头风。有学者研究认为,依照汉律的规定,华佗犯了两宗罪:一是欺骗罪,二是不从征召罪。“大不敬”的具体内容较多,其中“征召不到大不敬”适用于华佗所犯之罪。华佗虽然身陷囹圄,仍不畏强暴,不为利诱,断然拒绝了曹操要他当侍医的要求。这点也就是华佗幼稚之处。......
2023-12-06
阴差阳错妙得“手指散”名医朱丹溪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是滋阴派的代表人物。他巧用行瘀止痛的中药,发明“手指散”为其父治愈了多年的心痛病。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朱丹溪将无意中阴差阳错得来的良方取名为“手指散”,与失笑散一起编入《局方发挥》专辑中。......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