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救诗圣杜甫的白头翁:唐代中医传奇

救诗圣杜甫的白头翁:唐代中医传奇

【摘要】:救诗圣杜甫的白头翁传说唐代诗人杜甫困守京华之际,生活异常艰辛,往往是:“残杯不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一日早晨,杜甫喝下一碗两天前的剩粥,不久便呕吐不止,痢疾腹泻,下赤白脓血,登厕无度,而且腹部剧痛难耐。中医认为,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明目、消赘的功效。

救诗圣杜甫的白头翁

传说唐代诗人杜甫困守京华之际,生活异常艰辛,往往是:“残杯不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一日早晨,杜甫喝下一碗两天前的剩粥,不久便呕吐不止,痢疾腹泻,下赤白脓血,登厕无度,而且腹部剧痛难耐。但他蜗居茅屋,身无分文,根本无钱求医问药。由于没钱治病,他只能用写诗来抒发心中郁闷:

“翻手为云覆为雨,

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

此道今人弃如土。”

中医常识

白头翁为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别名有奈何草、粉乳草、白头草、老姑草、菊菊苗、老翁花、老冠花、猫爪子花等等。分布在我国的白头翁的特征在《开宝本草》中有记载:“今验此草丛生,状如白薇而柔细稍长,叶生茎头,如杏叶,上有细白毛,近根者有白茸。”中医认为,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之功效,主治赤白痢疾,鼻出血、崩漏、湿疹等病。

正在痛苦不堪,万般无奈之时,一位白发老翁(有人说那白发老翁就是与杜甫生活同时代的孙思邈)刚好路过他家门前,见此情景,十分同情杜甫,主动为他治病。老翁切脉、望色、询问完病情后说道:“你患的赤白痢,要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药。”老翁沉思片刻,想到一药,便说:“你稍待片刻,待老夫采药来为你治疗。”过不多久,白发老翁采摘了一把长着白色柔毛的野草,将其煎汤让杜甫服下。杜甫在老翁的精心调理下,服了几天药之后,病痛慢慢减轻,数日后痊愈。表达对那位白发老翁的感激之情,因“自怜白头无人问,怜人乃为白头翁”,杜甫就将此草起名为“白头翁”,以白头翁虽是野草,但药用价值却很高,历代本草专著多有记述。中医认为,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明目、消赘的功效。有诗曰:

味苦性寒白头翁,主入心经与肾经。

温病发狂为主治,并消积聚瘕和癥。

瘿瘤瘰疬皆能散,鼻衄金疮亦可平。

阴疝痊兮偏肿愈,秃疮膻腥治亦能。

腹痛骨病牙痛止,红痢能将毒性清。(www.chuimin.cn)

肠垢搜刮堪竭净,佐之以酒效尤灵。

中医小辞典

白头翁

【释名】白头翁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野丈人、胡王使者,白头公。

【性味】苦,寒。

【归经】归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或湿热泻痢、阿米巴痢疾,为治痢要药。还可用于肝经湿热下注,及虫蚀阴中,而致白带阴痒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克(大量3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注意事项】虚寒泻痢者慎服。

精方简药

◎治疗细菌性痢疾:白头翁18克,黄柏9~18克,秦皮6~9克,木香、陈皮、甘草各3克,加水400毫升,煎成200毫升,分2次服,每日1剂。(《伤寒论》白头翁汤化裁)

◎治产后热痢:白头翁15克,甘草6克,阿胶6克,秦皮9克,黄连9克,黄柏9克。加水700毫升,煮取250毫升,加入胶令溶化,分3次温服。(《金匮要略》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治疗原虫性痢疾:成人每日用白头翁根茎15~30克,水煎分3次服,7天为1疗程。病情较重者另用30~50克,煎成100毫升药液做保留灌肠,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