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葛洪的免疫思想:以毒攻毒治疗天花

葛洪的免疫思想:以毒攻毒治疗天花

【摘要】:葛洪的“免疫”思想在我国医学历史上,很早就有“免疫”的思想,这就是“以毒攻毒”的治病方法。葛洪还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记载“天花”的医家。奠定了药物预防和治疗的基础。根据葛洪《肘后救卒方》中记载,天花是“建武中于南阳击虏所得,乃乎为虏疮”。因为天花是由战场上的俘虏带来,所以称它为“虏疮”。继葛洪记载预防“猘犬咬人”的方法以后,唐代名医孙思邈用取自天花口疮中的脓液敷着在皮肤上来预防天花。

葛洪的“免疫”思想

在我国医学历史上,很早就有“免疫”的思想,这就是“以毒攻毒”的治病方法。

据传,有一天,一位40多岁的老农急冲冲地来到东晋名医葛洪的家,焦急地对他说:“我的独生儿子被疯狗咬伤了,请您给想个办法,救他一命。”葛洪听了这话,也很焦急。因为他知道,人若是被疯狗咬伤得病,会非常痛苦,怕声光刺激,恐水,抽搐,咽喉痉挛,发病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葛洪在脑子里搜索着各种各样的药方,但很遗憾没有一个药方能治这种病。忽然,他有了主意:古人不是提倡用“以毒攻毒”的疗法治病吗,为什么不能用疯狗身上的毒物来治这种病呢?想到这儿,他便对老农说:“现在也没别的什么好办法。不过,我想用疯狗的脑髓涂在你儿子的伤口上,或许能让他脱离危险。”

老农回到家后,如法行事。没曾想,还真管用,病人竟没发病。自那以后,葛洪又用这种方法给许多被疯狗咬伤的人治过病,效果挺不错。

葛洪还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记载“天花”的医家。这为后来发明“人痘接种术”

编者的话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医生已认识到到传染与免疫的关系,且有应用免疫法预防疾病的记载。如公元四世纪的东晋医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了预防“猘犬咬人”的方法。直到十九世纪,法国的巴士德研究了狂犬的脑髓,才知道狂犬病毒几乎都聚集在神经组织里。用这种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动物组织来防治狂犬病,就与现在采用狂犬疫苗的方法类似。很显然,巴斯德所用的原理同葛洪使用的方法基本相似,只不过比葛洪更科学些。

奠定了药物预防和治疗的基础。根据葛洪《肘后救卒方》中记载,天花是“建武中于南阳击虏所得,乃乎为虏疮”。

据史书记载,征侧、征贰一呼百应,先后攻下“六十余座城池”,然后在南疆自立为王。汉光武帝刘秀勃然大怒,将骁勇善战的马援封为“伏波将军”,负责率领大军挥师南疆讨平叛乱。当时,南方被许多人视为“不毛之地”,那里气候炎热潮湿多雨,遍地都是毒雾瘴气。行军作战异常艰苦。建武十八年,马援率领大军在崇山峻岭中行军上千里,终于赶到了目的地,并迅速地平定了叛乱,第二年就将征侧、征贰抓获斩首。从此,伏波将军的大名,从此在南方流传下来。(www.chuimin.cn)

建武二十年,马援班师凯旋。回朝之后,在清查军队人数时,才发现几乎有近一半的官兵因为瘴疫而死亡。当时的“瘴疫”,正是葛洪所记载的天花。因为天花是由战场上的俘虏带来,所以称它为“虏疮”。

继葛洪记载预防“猘犬咬人”的方法以后,唐代名医孙思邈用取自天花口疮中的脓液敷着在皮肤上来预防天花。到明代以后,人痘接种法盛行起来。

中医小辞典

人痘接种术

公元1681年,江西有一位种痘神医,名叫张琰,他曾写过一本《种痘新书》,书中提到他曾给八、九千人种痘,后来这些人中发天花者仅二、三十人,这在当时是很先进的。人痘术曾先后流传到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国,又经过俄罗斯转传到土耳其及欧洲、非洲诸国。人痘接种术比英国的詹纳(1749—1823)用“牛痘术”预防天花,要早100多年。现在天花在世界上绝迹,其中也有“人痘术”的一份功劳。所以从历史看,免疫学的真正起源是在我国。

十八世纪时,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就曾经对我国人痘接种术备加赞扬,他说:“我听说一百年来,中国人就有这种习惯,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一个伟大先例和榜样”。可以看出,我国发明的人痘接种术在世界医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中医常识

葛洪(284—364) 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其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是应当随身常备的实用书籍。书中收集了大量救急用的方子,他特地挑选了一些比较容易弄到的药物,即使必须花钱买也很便宜,改变了以前的救急药方不易懂、药物难找、价钱昂贵的弊病。他尤其强调灸法的使用,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明确的注名了各种灸的使用方法,只要弄清灸的分寸,不懂得针灸的人也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