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与药物故事——何首乌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何首乌原以藤命名,多称之为夜交藤。因古时的何田儿子孙三代服用此品皆享高寿,其孙子首乌服后,到一百三十岁时头发仍乌黑发亮,所以将此药改名为何首乌。李时珍断定何首乌是滋补良药,是黑发的良药。李时珍因而赞道:何首乌“活血治风之功,大有补益。”生首乌润肠通便,可治肠燥便秘何首的藤茎称夜交藤,为安神养心,祛风活络之药。......
2023-12-06
李时珍与药物故事——蓝靛
染布的蓝靛水可以杀虫,还可以治疗噎膈,这也是李时珍从两则古代故事里领悟出来的。他引用《广五行记》中的一个故事讲:唐代永徽年间,有个僧人,老是噎,吃不下东西,几年吃不下饭,临去世前就对徒弟讲,我死了以后,你们把我的身体解剖一下,把我这胸腔打开看一看,看看里面是个什么东西,搞得我苦不堪言。这个僧人圆寂以后,他的徒弟就按照师傅的遗言,就对遗体进行了解剖,发现里面有条虫,取出来后还活蹦乱跳,神气活现,拿什么药去对付它,它都不死,还像吃了补药一样,精神更好了。拿水去浇它,它也不怕,把水喝干了,还待在那儿。有一个僧人正好在染布,一看拿它没办法,也气坏了,就顺手舀了一勺染布的蓝靛水往那儿一泼,这虫就死了。李时珍就从中悟出,原来染布的蓝靛水可以杀虫。
编者的话
实际上,能制靛的蓝草有好多种,古代最初用的是马蓝。“凡蓝五种”,李时珍《本草纲目》依此提到蓼、菘、马、吴、木等五种蓝。《本草纲目》曰:“靛乃蓝与石灰做成,其气味与蓝稍有不同,而其止血拔毒杀虫之功,似胜于蓝”。各种蓝草的叶、根、茎可以入药,靛蓝染料本身也是一味中药。
马蓝,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化学成分主要为靛甙,存在于叶、茎之中,用发酵法制取靛甙。马蓝的叶子也可作为大青叶人药,功效与蓼蓝、菘蓝相近。前者称“南板蓝根”与后者为“北板蓝根”。这些少数民族常年生活在潮湿炎热的大山森林深处,一袭靛蓝染色的衣服可能是他们抵御疾病疮毒的最好保健服。
此外,李时珍还引用了另外一个故事,说明这一点。有一个人极其倒霉,他喝醉了酒,一头扎到稻田里,喝醉了酒的人,一般口都比较渴,他就顺便喝了稻田里的水,这一喝把蚂蟥喝到肚子里了。这下就不得了了,喝下蚂蟥以后就腹胀,胸胀腹痛,面黄肌瘦,怎么也医不好。蚂蟥一直在肚子里,这个人也没辙。有一天,这个倒霉的人又外出,又口渴找不到水,跑到人家看见有一碗脏水,咕咚咕咚喝了,谁知道,这次喝的是染布水,把肚子里的蚂蟥给杀了,从今往后肚子也不疼了。通过以上两则故事,李时珍认定染布的蓝靛水,是有杀虫功效的。
《本草纲目》记载,蓝靛还可治虫兽咬伤。他引用刘禹锡《传信方》中的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叫张荐的员外,一日忽被毒蜘蛛咬伤颈项,一夜之间,毒发绕颈、胸前下至心;到第二个晚上,头面皆肿大,痛不可忍,几乎命在旦夕。张员外悬赏银五千两,求能治疗的大夫,无人敢应。正无奈时,忽有一高人来到,说自己能治,并说此方也就是大蓝汁。张员外不信,那人叫家人取大蓝汁一碗,把蜘蛛投到里面,蜘蛛当即死了。此公又取大蓝汁一碗,加麝香、雄黄,再把一只蜘蛛放到药液中,蜘蛛顷刻之间便化成了水。张员外觉得非常奇异,就听高人的话用此药水点咬伤处,哈!真有奇效:他的病竟过了二三天就痊愈了!
中医小辞典
板蓝根
【释名】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和根茎。有靛青根、兰靛根、菘兰、大兰等别名。幼枝和叶称大青叶,也可加工成青黛、蓝靛使用。
【性味】味苦,性寒。(www.chuimin.cn)
【归经】归心、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丹毒、痄腮、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肺炎、疮肿、疱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大剂量可用至60~12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无实火热毒者慎服。
精方简药
◎治流行性感冒:板蓝根30克,羌活15克。煎汤,每日2次分服,连服2~3日。(《江苏验方草药选编》)
◎治肝炎:板蓝根30克。水煎服。(《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肝硬化:板蓝根30克,茵陈12克,郁金6克,薏苡仁9克。水煎服。(《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寻常疣:板蓝根、山豆根、香附、木贼各30克,食醋500克。用法:以上前4味加入食醋中,煎煮10分钟,去渣待温备用。泡洗患处15分钟,早晚各1次,每剂可用5天。(经验方)
有关画说千古中医的文章
李时珍与药物故事——何首乌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何首乌原以藤命名,多称之为夜交藤。因古时的何田儿子孙三代服用此品皆享高寿,其孙子首乌服后,到一百三十岁时头发仍乌黑发亮,所以将此药改名为何首乌。李时珍断定何首乌是滋补良药,是黑发的良药。李时珍因而赞道:何首乌“活血治风之功,大有补益。”生首乌润肠通便,可治肠燥便秘何首的藤茎称夜交藤,为安神养心,祛风活络之药。......
2023-12-06
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中药李时珍所在的年代,嘉靖皇帝迷信仙道,幻想长生不老。李时珍虽然坚决反对吃仙丹,却能活学活用炼丹的方法。他亲自研制水银来医治疮疥等病,又利用炼金术烧制外用药物。编者的话李时珍博览群书,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医药学经验,《本草纲目》代表了明代医药学的最高成就,至今仍被奉为中医学的经典。但是,他对服菌桂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嗤之以鼻,认为夸大了。......
2023-12-06
悬丝诊脉的故事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十多个月了,不但不能分娩,并且得了重病,虽经宫廷太医的精心诊治,病情仍然不见好转。根据丝线的抖动,片刻功夫,孙思邈即对娘娘的疾病作出了诊断。编者的话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悬丝诊脉之事?他介绍说,这悬丝诊脉可说是亦真亦假。到了悬丝诊脉时,太医必须屏息静气,沉着认真。但是,孙思邈立志为民治病,不愿在朝做官,对太宗的任命婉言谢绝。......
2023-12-06
献妙方名医得救清代著名医家程钟龄(国彭)在他所著的《医学心悟》载有“止嗽散”一方,这止嗽散的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为不累及乡民,程钟龄遂赴官府自首。编者的话“止嗽散”一方,出自《医学心悟》,谓治诸般咳嗽。臬司知钟龄善医,乃为程钟龄易服更名,荐至抚署,为巡抚的母亲诊病。程钟龄用他自创之方“止嗽散”治愈巡抚母亲之病,因此也救了自己一条性命。......
2023-12-06
煎药留下的故事据说三国时候,有一个庸医名叫陆矜,因久混江湖,收集了一些医家的验方,随即到处行医卖药。盛怒之下,下令将陆矜推出斩首。目前,有些中药成分尚不清楚,用铜、铁具煎药时将发生的化学反应尚难估计,因此不宜采用。这种化学反应,轻则使药物中的某些有效成分发生沉淀,药液中有效含量降低,重则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产生毒性。煎锅要经常保持清洁,每次煎完药后最好立即去掉药渣,以免影响下次煎药效果。......
2023-12-06
华佗之死千古遗憾《后汉书·华佗传》记载:三国时期,曹操突然头风复发,痛苦万状。尚书令荀彧请来华佗为曹操治疗头风。有学者研究认为,依照汉律的规定,华佗犯了两宗罪:一是欺骗罪,二是不从征召罪。“大不敬”的具体内容较多,其中“征召不到大不敬”适用于华佗所犯之罪。华佗虽然身陷囹圄,仍不畏强暴,不为利诱,断然拒绝了曹操要他当侍医的要求。这点也就是华佗幼稚之处。......
2023-12-06
妙方“治”贪官三国时候,有一掌管军营粮饷的军需官叫杨宕,官儿虽不大,可油水却捞了不少。经过望闻问切,华佗开了两张处方,嘱其依次服用。最近,其叔父杨修因得罪曹操以“泄露”军机”为由问罪处死。......
2023-12-06
开棺救妇不言功传说,有一天孙思邈外出行医,看见一行出殡的队伍迎面走来。孙思邈急忙以红花烟熏女子鼻孔,又迅速取出琥珀粉灌服下去,孕妇很快苏醒过来。临床有用琥珀内服治疗结石尿血有良效;用本品2克,每日2次冲服,连服10天,治阴囊血肿有效。适用于惊悸、怔忡、健忘、多梦、失眠、癫;小便癃闭,血淋、热淋、沙淋,以及妇女血瘀血滞,经闭不通。......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