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李时珍与药物故事-画说中医

李时珍与药物故事-画说中医

【摘要】:李时珍与药物故事——何首乌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何首乌原以藤命名,多称之为夜交藤。因古时的何田儿子孙三代服用此品皆享高寿,其孙子首乌服后,到一百三十岁时头发仍乌黑发亮,所以将此药改名为何首乌。李时珍断定何首乌是滋补良药,是黑发的良药。李时珍因而赞道:何首乌“活血治风之功,大有补益。”生首乌润肠通便,可治肠燥便秘何首的藤茎称夜交藤,为安神养心,祛风活络之药。

李时珍与药物故事——何首乌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何首乌原以藤命名,多称之为夜交藤。因古时的何田儿子孙三代服用此品皆享高寿,其孙子首乌服后,到一百三十岁时头发仍乌黑发亮,所以将此药改名为何首乌。他在书中引用了苏颂《图经本草》的故事:

何首乌的祖父原名叫“田儿”,体弱多病,不能生育,年五十八岁,尚未娶妻成家,常常羡慕仙家道术,随师居于深山老林之中。有一天夜里,他酒醉后睡卧于山野间,朦胧中看见两株藤本植物,相距三尺多,苗蔓忽然相交在一起,久而始解,解后又交。田儿见此情景,甚为惊异,次日晨就连根掘回。遍问众人,无人能识这是什么植物。后来有一山翁路过,田儿出示询问,山翁答曰:“此二藤相距三尺,竟能苗蔓相交,实乃天赐神药,汝可服之,必有应验”。于是田儿便将所挖之根捣为细末,每天早晨空腹时以酒送服一钱(3克)。七天后即思念家室,连服数月后更感强健,因此常服不断,又加至每日二钱。一年后所患诸病痊愈,花甲老人有壮容,青春焕发思人道,遂娶妻成家。十年之内,生了好几个男孩,于是将本名“田儿”改为“能嗣”。

名家评说

一般人都知道何首乌。何首乌有什么特性?它是怎么来的?就是李时珍通过对古代史籍的考察而搞明白的。

李时珍断定何首乌是滋补良药,是黑发的良药。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好多染发剂都说是从何首乌里提炼出来的。但是说这个话的人,有多少知道这何首乌原来是个人啊?看看《本草纲目》就知道了。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

从此以后,他家即将此药当作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能嗣又让儿子延秀依法照服,父子二人都活了一百六十多岁。延秀生儿名“首乌”,首乌依爷爷、父亲之法亦服此药,也生了好几个儿子,活了一百三十多岁,虽为百岁老人,头发却乌黑如漆。

当时有一个叫李安期的人,与何首乌的同乡关系亲密,暗地里探听到这一秘方,他也如法服用,同样成了一个老寿星,于是遂将这事广加传播,一直流传至今。

《本草纲目》中还记载了一个用何首乌治愈偏风的故事,宋怀州知州李治,与一武臣同官。这位武官到七十多岁仍如年轻人一样身强体壮,面容如春,而且能吃能喝。李治就问他有何养生之术,这位武官告诉他:“我常服养生方也就是何首乌丸而已。”并将这个方子传给了李治。后来,李治得了一种偏汗症,盛暑中半体无汗,历时二年,甚为忧虑。因此,他试着服用何首丸,服一年多以后,汗遂浃体,身体也康复如初。李时珍因而赞道:何首乌“活血治风之功,大有补益。”

中医小辞典

何首乌(www.chuimin.cn)

【释名】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其藤茎称“夜交藤”。《本草纲目》有交藤、夜合、地精之别称。

【性味】甘、涩,微温。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主治】制首乌补益精血,适用于血虚萎黄,须发早白,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等证,而且还有治疗动脉硬化,降血脂,抗衰老的作用。生首乌润肠通便,可治肠燥便秘何首的藤茎称夜交藤,为安神养心,祛风活络之药。

【用法用量】内服用量为15~30克。

【注意事项】大便溏泄及有湿痰者慎服。忌用铁器煎药。

精方简药

◎治高脂血症:何首乌、生山楂、草决明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乌发养颜:制首乌、熟地黄各30克,当归15克,浸于1500毫升优质白酒中,每日饮15~30毫升。

◎治便秘:生首乌、黑芝麻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功能养血润肠通便,治老年血虚便秘、大便燥结者有良效。

◎治骨软风疾(腰膝疼痛,遍身瘙痒,行步困难):用何首乌(以有花纹者为最好)、牛膝各500克,同在好酒中泡7夜,取出晒干,捣烂,加枣肉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30~50丸。空心服,酒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