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与药物故事——何首乌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何首乌原以藤命名,多称之为夜交藤。因古时的何田儿子孙三代服用此品皆享高寿,其孙子首乌服后,到一百三十岁时头发仍乌黑发亮,所以将此药改名为何首乌。李时珍断定何首乌是滋补良药,是黑发的良药。李时珍因而赞道:何首乌“活血治风之功,大有补益。”生首乌润肠通便,可治肠燥便秘何首的藤茎称夜交藤,为安神养心,祛风活络之药。......
2023-12-06
良药黄芩救时珍
在《本草纲目》里,李时珍记载了他终生难忘的一件事。那是在他20岁左右的时候,由于科举学习,日夜苦读,患了伤风感冒,时或咳嗽,李时珍自恃年轻体壮而未在意。日久皮肤灼热得如同火烧火燎,咳嗽不止,痰涎增多。病情一直拖到夏天,更是烦热口渴,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他给自己开了不少药方,终是“医不自医”,一连几个月过去了,仍不见一点起色。
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也是位名医。他听说儿子患病,久治无效,便赶往李时珍读书的学堂为其诊治。一番望闻问切后,李父笑道:“吾儿可曾记得4年前带你去为柳知府治病?那柳知府患何症?”
“遍身火烧,异常烦躁,口渴的很厉害,白日加剧,此乃肺热之症也。”
编者的话
中医认为,黄芩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之功,凡湿热之症皆可用之。黄芩适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黄疸、泻痢、热淋、疮痈、湿温、急性热病、肺热咳嗽、血热出血及絷毒疮疡等,且为肺热首选之药。《医学启源》言:“黄芩,治肺中湿热,疗上热目中肿赤,瘀血壅盛,必用之药。”《主治秘诀》言:“其用有九:泻肺经热,一也;夏月须用,二也;上焦及皮肤风热,三也;去诸热,四也;妇人产后,养阴退阳,五也;利胸中气,六也;消膈上痰,七也;除上焦热及脾湿,八也;安胎,九也。”
“为父给他开了何药?”
“单味黄芩煎汤,以泻肺经气热之邪。”
言至此,李时珍恍然大悟:“啊,儿患的正是肺热之症也。”于是,李时珍的父亲用黄芩1两(30克),加水半升,煎汤,一次服下。很快,全身热度消退,咳止痰尽。幸亏李时珍父亲是位医生,为他精心治疗,调理旬余,身体逐渐健壮起来。
他想:“日后我要是能成为一名像父亲一样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好医生,那该多好啊!”抱着这个志向,李时珍后来刻苦钻研医学,读遍历代医书,踏遍高山大川,终于在医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他编著的《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把这味救了他性命的黄芩称之为:“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
现代研究表明,黄芩煎剂体外实验抗菌谱广,对流感病毒、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黄芩苷治疗传染性肝炎有较好疗效,并有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此外,本品还有解热、降血压、镇静、利胆、利尿、抑制肠管蠕动等作用。
中医小辞典(www.chuimin.cn)
黄芩
【释名】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空心草、黄金茶。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3~9克。黄芩用于清热宜生用,用于安胎则最好炒制,清上焦热邪可用酒黄芩,止血以黄芩炭效佳。
【注意事项】黄芩性味苦寒,久服易耗伤津液,损伤脾胃,因此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精方简药
◎泻肺火,降膈上热痰:片子黄芩,炒,为末,糊丸,或蒸饼丸梧子大。每次服50丸,每日2次。(《丹溪心法》清金丸)
◎治痢疾:黄芩、白芍各9克,甘草4.5克,木香6克,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1剂。
◎安胎:白术、黄芩、炒曲等份为未,每次6克,粥汤送服,每日2次。(《丹溪心法》)
有关画说千古中医的文章
李时珍与药物故事——何首乌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何首乌原以藤命名,多称之为夜交藤。因古时的何田儿子孙三代服用此品皆享高寿,其孙子首乌服后,到一百三十岁时头发仍乌黑发亮,所以将此药改名为何首乌。李时珍断定何首乌是滋补良药,是黑发的良药。李时珍因而赞道:何首乌“活血治风之功,大有补益。”生首乌润肠通便,可治肠燥便秘何首的藤茎称夜交藤,为安神养心,祛风活络之药。......
2023-12-06
李时珍与药物故事——蓝靛染布的蓝靛水可以杀虫,还可以治疗噎膈,这也是李时珍从两则古代故事里领悟出来的。“凡蓝五种”,李时珍《本草纲目》依此提到蓼、菘、马、吴、木等五种蓝。马蓝,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化学成分主要为靛甙,存在于叶、茎之中,用发酵法制取靛甙。前者称“南板蓝根”与后者为“北板蓝根”。此外,李时珍还引用了另外一个故事,说明这一点。《本草纲目》记载,蓝靛还可治虫兽咬伤。......
2023-12-06
李时珍尝蔓陀罗花李时珍听人说,北方有一种药物,名叫蔓陀罗花,人吃了会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李时珍为了找到蔓陀罗花,远离家乡,来到北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蔓陀罗花记载:“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据现代药理分析,蔓陀罗花主要成分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东莨菪碱。......
2023-12-06
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中药李时珍所在的年代,嘉靖皇帝迷信仙道,幻想长生不老。李时珍虽然坚决反对吃仙丹,却能活学活用炼丹的方法。他亲自研制水银来医治疮疥等病,又利用炼金术烧制外用药物。编者的话李时珍博览群书,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医药学经验,《本草纲目》代表了明代医药学的最高成就,至今仍被奉为中医学的经典。但是,他对服菌桂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嗤之以鼻,认为夸大了。......
2023-12-06
孙思邈与风湿良药老鹳草孙思邈云游到四川峨嵋山上的真人洞,并在洞中炼丹和炮制多种治疑难病的妙药以解除病人的疾苦。于是,孙思邈对徒儿说:老鹳鸟长年在水中寻食鱼虾,极易染上风湿邪气,老鹳鸟能食此草说明此草无毒,食用该草后此鸟疾飞更有力,表示该草对动物有一定益处。于是,孙思邈让前来应诊的一位风湿病患者服用,并带些药草回去自己熬汤服用。......
2023-12-06
察水獭识紫苏据说,有一天,名医华佗在一处名叫苏仙的海边采药,时值中午,坐在松树下稍作休息。无巧不成书,恰在此时,一群纨绔子弟暴食湖蟹中毒,吐泻不止,纷纷前来求助华佗治疗。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华佗发现紫苏有发表散寒、暖胃、解毒等药理作用。又因为这种紫色野草生长在苏仙的海边山坡上,人们就将它取名为“紫苏”,并沿用至今。◎治流行性腮腺炎:干紫苏研成细末,以醋调敷之。......
2023-12-06
四大文明古国均对圆周率做了早期探索。同时代的古埃及人则求得圆周率为16/9 的平方,约为3.1605。最终求得圆周率的下界和上界分别为223/71 和22/7,并取其平均值3.141851 为圆周率的近似值。刘徽给出圆周率近似值3.141024,后发现该数值偏小,继续割圆到1536 边形,求出3072 边形的面积,得到圆周率3927/1250≈3.1416。随着现代计算技术的发展,圆周率的计算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至今圆周率的计算还在进行之中。......
2023-11-23
黄芩素的磷酸酯钠盐可用于治疗过敏、喘息等疾病。水解后生成的黄芩苷分子中具有邻三酚羟基,易被氧化转为醌类衍生物而显绿色,这是保存或炮制不当的黄芩药材变为绿色的原因。图1-12-2黄芩苷提取工艺流程二、生产工艺过程(一)黄芩的分离提取称取一定量的黄芩样品,用粉碎机粉碎,得到黄芩粗粉。......
2023-06-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