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与风湿良药老鹳草孙思邈云游到四川峨嵋山上的真人洞,并在洞中炼丹和炮制多种治疑难病的妙药以解除病人的疾苦。于是,孙思邈对徒儿说:老鹳鸟长年在水中寻食鱼虾,极易染上风湿邪气,老鹳鸟能食此草说明此草无毒,食用该草后此鸟疾飞更有力,表示该草对动物有一定益处。于是,孙思邈让前来应诊的一位风湿病患者服用,并带些药草回去自己熬汤服用。......
2023-12-06
开棺救妇不言功
传说,有一天孙思邈外出行医,看见一行出殡的队伍迎面走来。他停在路边观看,忽然上前一步按住棺材大喊:“且慢!且慢!”送殡的人以为他是疯子,要赶走他。他说:“人还没有死,你们怎么忍心埋了呢?”众人说:“人早死了,你不要再胡说。”孙思邈说:“人要死了,血会凝固的。你们看棺材底下正在滴鲜血,怎么说人死了呢?”众人一看,果然有细细一道血丝向外流,就打开棺材请他看。只见一个妇人面白如纸,小腹很高,裤裆正向外渗着鲜血。这女子的丈夫哭着说:“我妻子婚后十年没有生育。这次怀孕足月,昨天才觉胎动,又难产死了。”孙思邈急忙以红花烟熏女子鼻孔,又迅速取出琥珀粉灌服下去,孕妇很快苏醒过来。众人把孙思邈当成了神仙,一齐跪下磕头。孙思邈道:“此乃琥珀之功也。”又送给病人的丈夫一剂药、一幅图,嘱咐他赶快把病人抬回去,喝下这付药,再按图接生,保证母子平安。”结果,病人回去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大胖娃娃。
编者的话
琥珀,在远古时代就被人们视为珍宝。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誉之为“北部的黄金”。古罗马尼禄时代,琥珀是昂贵的装饰品。在我国,琥珀被古人称为“神药”。
琥珀与茯苓,同为松之余气所结,都适用于心悸怔忡之症,但茯苓入气偏补,琥珀入血而偏泻。茯苓适于水气凌心或心失涵养之症,而琥珀则适于心不镇静、躁动不安之症。在利水方面,茯苓多用于气虚不化者,而琥珀主要用于膀胱湿热而壅滞者。临床有用琥珀内服治疗结石尿血有良效;用本品2克,每日2次冲服,连服10天,治阴囊血肿有效。
医史沉钩
孙思邈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年幼时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少年时,通读老子、庄子及百家之说。十八时立志从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在今陕西郿县)学道,炼气、养形,研究养生长寿之术。及周静帝即位,杨坚辅政时,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就。隋大业(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隐于终南山,与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师,以其“有道”,授予爵位,辞而不受,再入峨眉炼“太一神精丹”。显庆三年(658),唐高宗又授谏议大夫之爵位,仍固辞不受。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随御。上元元年(674),辞疾还山。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冥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追封为妙应真人。
中医小辞典
琥珀
【释名】琥珀是史前松树脂的化石,约形成于6000万年前,琥珀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以及少量的硫。又名虎珀、血珀、血琥珀。(www.chuimin.cn)
【性味】甘,平。
【归经】归心、肝、小肠经、膀胱、肺、脾经。
【功能主治】镇惊安神,活血化瘀,利尿通淋。适用于惊悸、怔忡、健忘、多梦、失眠、癫;小便癃闭,血淋、热淋、沙淋,以及妇女血瘀血滞,经闭不通。
【用法用量】用本品1.5~3克。研末冲服,不入煎剂。
名家评说
◎治小儿胎惊:琥珀、防风各3克,朱砂1.5克。为末,人乳调1.5克,入口中。(《仁斋直指方》)
◎治健忘恍惚,神虚不寐:琥珀、羚羊角、人参、白茯神、远志(制)、甘草等份。上为细末,猪心血和炼蜜丸,芡实大,金箔为衣。每服1丸,灯心汤嚼下。(《景岳全书》琥珀多寐丸)
◎治小便尿血:琥珀为末,每服6克,灯芯汤送服。(《仁斋直指方》)
有关画说千古中医的文章
孙思邈与风湿良药老鹳草孙思邈云游到四川峨嵋山上的真人洞,并在洞中炼丹和炮制多种治疑难病的妙药以解除病人的疾苦。于是,孙思邈对徒儿说:老鹳鸟长年在水中寻食鱼虾,极易染上风湿邪气,老鹳鸟能食此草说明此草无毒,食用该草后此鸟疾飞更有力,表示该草对动物有一定益处。于是,孙思邈让前来应诊的一位风湿病患者服用,并带些药草回去自己熬汤服用。......
2023-12-06
妙方“治”贪官三国时候,有一掌管军营粮饷的军需官叫杨宕,官儿虽不大,可油水却捞了不少。经过望闻问切,华佗开了两张处方,嘱其依次服用。最近,其叔父杨修因得罪曹操以“泄露”军机”为由问罪处死。......
2023-12-06
李时珍与药物故事——蓝靛染布的蓝靛水可以杀虫,还可以治疗噎膈,这也是李时珍从两则古代故事里领悟出来的。“凡蓝五种”,李时珍《本草纲目》依此提到蓼、菘、马、吴、木等五种蓝。马蓝,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化学成分主要为靛甙,存在于叶、茎之中,用发酵法制取靛甙。前者称“南板蓝根”与后者为“北板蓝根”。此外,李时珍还引用了另外一个故事,说明这一点。《本草纲目》记载,蓝靛还可治虫兽咬伤。......
2023-12-06
阴差阳错妙得“手指散”名医朱丹溪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是滋阴派的代表人物。他巧用行瘀止痛的中药,发明“手指散”为其父治愈了多年的心痛病。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朱丹溪将无意中阴差阳错得来的良方取名为“手指散”,与失笑散一起编入《局方发挥》专辑中。......
2023-12-06
悬丝诊脉的故事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十多个月了,不但不能分娩,并且得了重病,虽经宫廷太医的精心诊治,病情仍然不见好转。根据丝线的抖动,片刻功夫,孙思邈即对娘娘的疾病作出了诊断。编者的话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悬丝诊脉之事?他介绍说,这悬丝诊脉可说是亦真亦假。到了悬丝诊脉时,太医必须屏息静气,沉着认真。但是,孙思邈立志为民治病,不愿在朝做官,对太宗的任命婉言谢绝。......
2023-12-06
献妙方名医得救清代著名医家程钟龄(国彭)在他所著的《医学心悟》载有“止嗽散”一方,这止嗽散的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为不累及乡民,程钟龄遂赴官府自首。编者的话“止嗽散”一方,出自《医学心悟》,谓治诸般咳嗽。臬司知钟龄善医,乃为程钟龄易服更名,荐至抚署,为巡抚的母亲诊病。程钟龄用他自创之方“止嗽散”治愈巡抚母亲之病,因此也救了自己一条性命。......
2023-12-06
华佗之死千古遗憾《后汉书·华佗传》记载:三国时期,曹操突然头风复发,痛苦万状。尚书令荀彧请来华佗为曹操治疗头风。有学者研究认为,依照汉律的规定,华佗犯了两宗罪:一是欺骗罪,二是不从征召罪。“大不敬”的具体内容较多,其中“征召不到大不敬”适用于华佗所犯之罪。华佗虽然身陷囹圄,仍不畏强暴,不为利诱,断然拒绝了曹操要他当侍医的要求。这点也就是华佗幼稚之处。......
2023-12-06
阴差阳错发现牛黄据传,扁鹊在渤海一带行医。谁知,阳宝发现牛胆里有块石头状的东西,扁鹊对此颇感兴趣,嘱阳宝把石头留下,以便进一步研究。以牛黄配制的中成药很多,几乎每个人都吃过。由于牛黄能治许多病,疗效极好,人们为了表达对扁鹊的崇敬,把发现牛黄这件事归功于扁鹊,于是编出了这个故事。读者朋友们,宰牛时,如发现牛胆中有结石,那可就是牛黄哦,千万不可弃去,它可是珍贵药材!......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