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开棺救妇不言功,画说千古中医,孙思邈神奇故事揭秘

开棺救妇不言功,画说千古中医,孙思邈神奇故事揭秘

【摘要】:开棺救妇不言功传说,有一天孙思邈外出行医,看见一行出殡的队伍迎面走来。孙思邈急忙以红花烟熏女子鼻孔,又迅速取出琥珀粉灌服下去,孕妇很快苏醒过来。临床有用琥珀内服治疗结石尿血有良效;用本品2克,每日2次冲服,连服10天,治阴囊血肿有效。适用于惊悸、怔忡、健忘、多梦、失眠、癫;小便癃闭,血淋、热淋、沙淋,以及妇女血瘀血滞,经闭不通。

开棺救妇不言功

传说,有一天孙思邈外出行医,看见一行出殡的队伍迎面走来。他停在路边观看,忽然上前一步按住棺材大喊:“且慢!且慢!”送殡的人以为他是疯子,要赶走他。他说:“人还没有死,你们怎么忍心埋了呢?”众人说:“人早死了,你不要再胡说。”孙思邈说:“人要死了,血会凝固的。你们看棺材底下正在滴鲜血,怎么说人死了呢?”众人一看,果然有细细一道血丝向外流,就打开棺材请他看。只见一个妇人面白如纸,小腹很高,裤裆正向外渗着鲜血。这女子的丈夫哭着说:“我妻子婚后十年没有生育。这次怀孕足月,昨天才觉胎动,又难产死了。”孙思邈急忙以红花烟熏女子鼻孔,又迅速取出琥珀粉灌服下去,孕妇很快苏醒过来。众人把孙思邈当成了神仙,一齐跪下磕头。孙思邈道:“此乃琥珀之功也。”又送给病人的丈夫一剂药、一幅图,嘱咐他赶快把病人抬回去,喝下这付药,再按图接生,保证母子平安。”结果,病人回去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大胖娃娃。

编者的话

琥珀,在远古时代就被人们视为珍宝。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誉之为“北部的黄金”。古罗马尼禄时代,琥珀是昂贵的装饰品。在我国,琥珀被古人称为“神药”。

琥珀与茯苓,同为松之余气所结,都适用于心悸怔忡之症,但茯苓入气偏补,琥珀入血而偏泻。茯苓适于水气凌心或心失涵养之症,而琥珀则适于心不镇静、躁动不安之症。在利水方面,茯苓多用于气虚不化者,而琥珀主要用于膀胱湿热而壅滞者。临床有用琥珀内服治疗结石尿血有良效;用本品2克,每日2次冲服,连服10天,治阴囊血肿有效。

医史沉钩

孙思邈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年幼时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少年时,通读老子、庄子及百家之说。十八时立志从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在今陕西郿县)学道,炼气、养形,研究养生长寿之术。及周静帝即位,杨坚辅政时,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就。隋大业(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隐于终南山,与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师,以其“有道”,授予爵位,辞而不受,再入峨眉炼“太一神精丹”。显庆三年(658),唐高宗又授谏议大夫之爵位,仍固辞不受。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随御。上元元年(674),辞疾还山。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冥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追封为妙应真人。

中医小辞典

琥珀

【释名】琥珀是史前松树脂的化石,约形成于6000万年前,琥珀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以及少量的硫。又名虎珀、血珀、血琥珀。(www.chuimin.cn)

【性味】甘,平。

【归经】归心、肝、小肠经、膀胱、肺、脾经。

【功能主治】镇惊安神,活血化瘀,利尿通淋。适用于惊悸、怔忡、健忘、多梦、失眠、癫;小便癃闭,血淋、热淋、沙淋,以及妇女血瘀血滞,经闭不通。

【用法用量】用本品1.5~3克。研末冲服,不入煎剂。

名家评说

◎治小儿胎惊:琥珀、防风各3克,朱砂1.5克。为末,人乳调1.5克,入口中。(《仁斋直指方》)

◎治健忘恍惚,神虚不寐:琥珀、羚羊角、人参、白茯神、远志(制)、甘草等份。上为细末,猪心血和炼蜜丸,芡实大,金箔为衣。每服1丸,灯心汤嚼下。(《景岳全书》琥珀多寐丸)

◎治小便尿血:琥珀为末,每服6克,灯芯汤送服。(《仁斋直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