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孙思邈医术救命,锯末生姜救小儿

孙思邈医术救命,锯末生姜救小儿

【摘要】:锯末生姜救小儿孙思邈20岁的时候到太白山拜师学医,这期间,为了赡养母亲和维持生活,孙思邈还得找些活干。孙思邈少年时得家乡一位私塾老先生资助读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过目成诵,无所不通。孙思邈看见了,赶快放下锯跑过去扶起农妇,这时发现农妇怀中的孩子面色苍白,气息奄奄,似有重病。想到这里,他顺手抓起一把锯末,交给农妇说:“拿回去用生姜作引子煎汤给娃服下,保好!”

锯末生姜救小儿

孙思邈20岁的时候到太白山拜师学医,这期间,为了赡养母亲和维持生活,孙思邈还得找些活干。所以,他一半时间学医,一半时间给人家拉锯打工。虽然扯锯解板又苦又累,但他却时时不忘学习求医。他的行李中裹着药书,每天拉锯歇息时,他就抓紧时间攻读医书。晚上,他在寄居的地方点起松明子,刻苦研读医书;在找活做的路途中他注意搜集民间的草方、验方和秘方。由于他不断地勤学好问,所以医学知识提高得很快。

编者的话

小小年纪的孙思邈,从那场大病以后,就暗暗立下了将来要学医当郎中的志向。史书上说,孙思邈“七岁成诵”,记忆力特别强,三四岁时大人们讲的事一听能记,七岁时已可背诵很多东西。方圆百里都知道孙家塬村出了个“神童”。孙思邈少年时得家乡一位私塾老先生资助读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过目成诵,无所不通。他之所以“见而学之”,就是想为学医打好基础。因为只有“读百家书”“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这是他后来成材之路的经验之谈。

一天,他正在路旁的大树下给别人扯据解板,看见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一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孩从路上走过。不知是因为农妇走得太急,还是因为负重久行精疲力竭,正在行走时,忽然跌了一跤,但她还是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孩子。孙思邈看见了,赶快放下锯跑过去扶起农妇,这时发现农妇怀中的孩子面色苍白,气息奄奄,似有重病。便关心地问道:“大嫂,孩子怎么了?”农妇见问,急得差点儿哭出声来:“他不知咋的,突然就病成这样子了!又闹肚子疼,吐得厉害。娃他爸出门在外,附近又没有郎中,我只得抱着娃奔镇上求医,到这里腰酸腿疼跌了一跤,亏你来扶,只是去镇上还有十几里路程,叫我如何是好呢?”说着竟哭了起来。

孙思邈急人所急,连忙拉起孩子的手腕号了脉,又仔细地看了舌苔,知道这孩子是腹部受了寒,要温胃散寒,可哪来的药呢?他低头苦思了半晌,抬起眼来,忽然看到树下那堆刚锯下的檀香木锯末,心里猛然一亮:这不正是治孩子病的良药么?想到这里,他顺手抓起一把锯末,交给农妇说:“拿回去用生姜作引子煎汤给娃服下,保好!”农妇半信半疑地拿着锯末抱着娃走了。

农妇回到家中,疑惑地看着手中的锯末,但看到已经奄奄一息的孩子,无法可想。只得找一块生姜把锯末放进去,煎汤给孩子喝了。说也奇怪,孩子服了,便渐渐地好了起来。农妇十分高兴,见人就说解板人孙思邈的医术高明

中医小辞典

生姜

【释名】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别名鲜姜。

【性味】辛,微温。

【归经】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www.chuimin.cn)

【用法用量】3~9克。

檀香

【释名】为檀香科植物檀香的心材。别名白檀、浴香。

【性味】辛,温。

【归经】归脾、胃、肺、心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散寒开胃。用于胃寒气滞作痛,胸痛,心绞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克,或入丸、散;外用磨针涂。用药适量。

精方简药

◎治胃有停饮,或伤冷食胸痞脘痛,呕吐黄水:檀香、炙甘草各1.5克,姜半夏、茯苓各9克,砂仁2.4克,炒陈皮6克。水煎服。若痛甚加白蔻末0.6克,瓦楞子末3克;呕甚加控涎丹2.4克包煎。(《重订通俗伤寒论》香砂二陈汤)

◎治阴寒霍乱:白檀香、藿香梗、木香、肉桂各4.5克,为极细末,每用3克,炮姜15克,汤调下。(《本草汇言》)

◎治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单用生姜,或加红糖,或配葱白同煎,治感冒风寒,或因雨淋水浸引起的头痛发热,恶寒无汗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