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画说千古中医》:从张仲景到诈病诊断

《画说千古中医》:从张仲景到诈病诊断

【摘要】:诊脉断病验如神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较早提出了通过脉象诊断和治疗诈病的方法。张仲景认真摸了病人的脉搏,脉象平和安定,他明白了:这个女人肯定是诈病。如果诊察后是平脉,可说是:你的病太重,应当服吐泻药,针灸数十百处。名家评说张仲景对脉学的研究也做出了极大贡献。在《伤寒杂病论》中,医圣张仲景论述了病理脉象25种,第一次将《内经》《难经》创立的诊脉理论,运用于临床诊断并指导处方用药。

诊脉断病验如神

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较早提出了通过脉象诊断和治疗诈病的方法。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病例:有一天,有人带来一位说是得了热性病的女患者,张仲景看此女目光随和自如,心想这人身健心清,并无患病的迹象;便问她热病的症状,患者支支吾吾,说得牛头不对马嘴。张仲景认真摸了病人的脉搏,脉象平和安定,他明白了:这个女人肯定是诈病。

编者的话

用药治病如用兵,兵不厌诈,药不厌诈,治也不厌诈。心病须心药医。她诈病,我诈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此案妙就妙在“借其欺而反欺之”!

医家提示 读者对脉学感兴趣的话,一定要研究《伤寒论》中的“辨脉”“平脉”。中间有10篇内容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是辨阳明病、辨少阳病、辨太阴病、辨少阴病、辨厥阴病,以及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等10篇内容。

医圣想了个“借其欺而反欺之”的妙法,便一本正经地告诉病人,你的病况虽没有达到病入膏肓的地步,但也十分严重了,必须服用催吐和下泻的苦寒之药,以去热毒,再用银针在浑身上下经络针灸百次,经过巨大的痛苦之后,你的病才能痊愈。这诈病的女人原本无病,只不过妒嫉丈夫宠爱小妾,装病邀宠而已,听医圣如此一说,便想:要忍受如此皮肉之苦,我又何必装病,自讨苦吃呢?于是说道:“我这病是气出来了,不要治了。”如此借口,等于承认了自己在诈病,自然这病况也就不治而愈了。

这里还有一个医圣诊脉的神奇故事:有一次,张仲景在河南桐柏山采药,碰到一个山民找他看病,张仲景给他摸完脉就问他:先生,您的手腕为什么有兽脉?兽是野兽的兽,你看张仲景够大胆的。这个人因为大夫看到了底细,就如实以对,他说我是峄山山洞里的老猴子,这些日子身体实在不舒服,所以请你给我看看。张仲景听完了之后,把脉,看看舌相,就从药包里拿出一丸药给他吃了,老猴子吃完这丸药之后就好了。第二天,这个山中的老猿猴扛了一块大木头来见张仲景,说非常感谢你治好了我的病,我没有什么其他东西回报,这块木头是生长了一万多年的桐木,是很珍贵的木材。桐木能干什么?能做乐器。于是张仲景就请人做了两把古琴,又给古琴取了名字,一个叫古猿,一个叫万年。在中国音乐史上,这两把古琴的名字就记载在一个叫虞汝明的人所写的《古琴疏》里。

中医小辞典(www.chuimin.cn)

诈病诊断与治疗

【原文】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眄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此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东汉•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平脉法》

【语译】如果(自称“病人”的人)面墙而卧,听见医生来了不被惊起,反而斜眼溜着医生,或者说话吞吞吐吐,说说停停,诊脉时往下咽唾沫,这就是诈病。如果诊察后是平脉,可说是:你的病太重,应当服吐泻药,针灸数十百处。病人一听,病就变好了。

早在汉代,名医张仲景就指出诈病的特点和揭露诈病的方法,这是医籍最早记载诈病的案例。

名家评说

张仲景对脉学的研究也做出了极大贡献。在《伤寒杂病论》中,医圣张仲景论述了病理脉象25种(据王占玺编.《伤寒论》脉法研究.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0年),第一次将《内经》《难经》创立的诊脉理论,运用于临床诊断并指导处方用药。至此脉诊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并且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引自范小苒等.《脉学粹要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