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蜂蜜治便秘,高血压和消化溃疡

蜂蜜治便秘,高血压和消化溃疡

【摘要】:巧用蜂蜜治便秘汉桓帝延熹四年,张仲景10岁左右时,就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张伯祖对这种治法大加赞赏,逢人便夸。在《三国志》中记载有这样一件事,可见蜂蜜在汉代已作为普遍的饮品。适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咳嗽,肠燥便秘,干咳不止,目赤,外用治口疮,溃疡不敛,风疹瘙痒,以及水火烫伤、手足皲裂。◎治高血压,慢性便秘:蜂蜜48克,黑芝麻45克。◎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蜂蜜48克,生甘草9克,陈皮6克。

巧用蜂蜜治便秘

汉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张仲景10岁左右时,就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

有一天,张伯祖接诊了一位唇焦口燥、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的病人。经诊断后认为属于“热邪伤津,体虚便秘”所致,需用泻药帮助病人解出干结的大便,但病人体质极虚,用强烈的泻药病人身体受不了。张伯祖沉思半响,一时竟没了主张。

这时,站在一旁的张仲景便开始动脑筋思考。忽然,他眉宇间闪现出一种刚毅自信的神情,他疾步上前对老师说:“学生有一法子!”他详细地谈了自己的想法,张伯祖听着听着,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张仲景取来一勺黄橙橙的蜂蜜,放进一只铜碗,就着微火煎熬,并不断地用竹筷搅动,渐渐地把蜂蜜熬成黏稠的团块。待其稍冷,张仲景便把它捏成一头稍尖的细条形状,然后将尖头朝前轻轻地塞进病人的肛内。一会儿,病人就拉出一大堆腥臭的粪便,病情顿时好了一大半。由于热邪随粪便排净,病人不几天便康复了。张伯祖对这种治法大加赞赏,逢人便夸。这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栓剂直肠给药法。

编者的话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驯化蜜蜂的国家之一。在《三国志》中记载有这样一件事,可见蜂蜜在汉代已作为普遍的饮品。

袁术称帝后遭遇众人围攻惨败,只得北上投奔庶兄袁绍。不想在半路途中被向曹操借兵的刘备击溃。逃到寿春后,袁术找人要蜂蜜,却又找不到,袁术大叫道:“袁术至于如此吗?”遂吐血身亡。“术既为雷薄等所拒,留住三日,士众绝粮,乃还至江亭,去寿春八十里。问厨下,尚有麦屑三十斛。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坐棂床上,叹息良久,乃大咤曰:“袁术至于此乎!”因顿伏床下,呕血斗馀而死。”

——《三国志·袁术传》裴松之注引《吴书》

以后,张仲景在总结自己治疗经验,著述《伤寒杂病伦》时,将这个治法收入书中,取名叫“蜜煎导方”,用来治疗伤寒病津液亏耗过甚,大便结硬难解的病症,备受后世推崇。

张仲景的恩师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他很受百姓尊重。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怕累。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比张仲景年长的一个同乡何颙对他颇为了解,曾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意思是说张仲景才思过人,善思好学,聪明稳重,但是没有做官的气质和风采,不宜做官。只要专心学医,将来一定能成为有名的医家。何颙的话更加坚定了张仲景学医的信心,从此他学习更加刻苦。他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生,以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了他的老师。当时的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

中医小辞典(www.chuimin.cn)

蜂蜜

【释名】蜂蜜为蜜蜂科动物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蜜蜂所酿的蜜糖。中药学有石蜜、石饴、食蜜、蜜、白蜜、白沙蜜、蜜糖、沙蜜、蜂糖等别称。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入脾、胃、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调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润肤生肌;解毒。适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咳嗽,肠燥便秘,干咳不止,目赤,外用治口疮,溃疡不敛,风疹瘙痒,以及水火烫伤、手足皲裂。

【用法用量】内服:冲调,15~30克;或入丸剂、膏剂。外用:适量,涂敷。

【注意】痰湿内蕴、中满痞胀及大便不实者禁服。

精方简药

◎治上气咳嗽,喘息,喉中有物,唾血:杏仁、生姜汁各500克,糖、蜜各250克,猪油100克。上五味,先以猪油煎杏仁至黄,捞出后,以纸拭净,捣如膏,合姜汁、蜜、糖等,合煎令可丸。服如杏核一枚,日夜六、七服,渐渐加之。(《千金方》)

◎治高血压,慢性便秘:蜂蜜48克,黑芝麻45克。先将芝麻蒸熟捣如泥,搅入蜂蜜,用热开水冲化,一日二次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蜂蜜48克,生甘草9克,陈皮6克。水适量,先煎甘草、陈皮去渣,冲入蜂蜜。一日三次分服。(《现代实用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