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画说千古中医:妙方神奇治贪官

画说千古中医:妙方神奇治贪官

【摘要】:妙方“治”贪官三国时候,有一掌管军营粮饷的军需官叫杨宕,官儿虽不大,可油水却捞了不少。经过望闻问切,华佗开了两张处方,嘱其依次服用。最近,其叔父杨修因得罪曹操以“泄露”军机”为由问罪处死。

妙方“治”贪官

三国时候,有一掌管军营粮饷的军需官叫杨宕,官儿虽不大,可油水却捞了不少。但好景不长,杨宕得了一种怪病,既不发烧也不头痛,只是胸口胀满,像石头压着,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躺在床上更难受。医生请了不少,可连是什么病症都说不清道不明,吃了不知多少药也毫无效果。于是,他命手下人去请名医华佗,并声称只要华佗能把他的病治好,不管花多少银两他都愿意。

华佗医术高明,为人正直。百姓有病请他,他随叫随到,若遇贫困者还解囊相助,然而对于贪官污吏,就算重金相请也拒绝上门。华佗对杨宕的为官之道早有耳闻,因此,杨宕多次派人请他都借故不去。无奈,杨宕只好命儿子亲自跪请华佗,并痛哭流涕。华佗见他救父心切,这才随同前往。经过望闻问切,华佗开了两张处方,嘱其依次服用。

华佗走后,杨宕将第一个处方拿来观看,看着看着,他大惊失色,额头上冷汗直冒。原来处方上写着:“二乌、过路黄、香附子、连翘、王不留行、法夏、毕拔、朱砂。”杨宕把这八味药上下连贯一看,大吃一惊,这不明明是“二过相连,王法必诛”吗?

编者的话

扬宕常存贪欲,又时刻害怕事情败露,故而忧思郁结,气机内滞,瘀血内积,华佗妙用情志疗法,使其气血和畅,诸证悉除。中医以情胜情疗法的创立,不仅为中医的治疗学增添了光彩,同时也丰富了中医学的理论宝库,情志既可致病,又可治病,这一独到的见解,在医学心理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深化了医学科学关于情志活动对人体影响的认识。

原来,杨宕自从当上军需官,平时经常克扣军饷。最近,其叔父杨修因得罪曹操以“泄露”军机”为由问罪处死。后台一倒,杨宕自知自己将好景不长,于是打算趁最近一次押军需粮饷时大捞一把,然后告老还乡。他的这个如意算盘不想被华佗点透,既害怕又担心,出了一身冷汗,但似乎觉得胸中好受了一些。接着他又看第二个处方,一看顿时“哎呀!”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原来处方上写的是:“常山、乳香、官桂、木香、益母草、附块”。这六味药的谐音是“赏汝棺木一付”!如此“药方“,杨宕见了,不由气火攻心,肝胆俱裂。家人见状吓慌了,都大哭起来。

杨宕听见哭号声,苏醒过来。他睁开眼睛,倒觉得心轻身爽。此时华佗不请自来,他对杨宕说:“你之所以胸部闷胀,是因为肚内瘀积,乃贪婪气郁凝集。现在气随汗出,吐尽瘀血,积消瘀化,恶病已除。只是身子虚弱,我再给你开一剂补方,你服后定会痊愈。”杨宕服后果然身体逐渐康复。从此,杨宕再也不敢干克扣军需粮饷之事。(www.chuimin.cn)

中医小辞典

以情胜情疗法

五行学说认为金、木、土、水、火的顺序依次相生相克,悲属肺金,怒属肝木,思属脾土,恐属肾水,喜属心火。情志相胜疗法的治病原理,就是依据五行相胜的制约关系,用一种情志去纠正相应所胜的情志,有效地治疗这种情志所产生的疾病。这就形成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怒的情志相胜心理疗法。

名家评说

华佗“精于方药,处剂不过数种……针灸不过数处”;还把食疗、物理疗法、心理疗法、精神疗法应用得得心应手。治东阳陈叔山小男之下利羸困疾,“与四物女宛丸,十日即除”;治太祖头风,以“针鬲,随手而差(差,即瘥,指痊愈)”;治路人咽塞,用“蒜齑大酢”;治郡守心病,令嗔恚而吐血。

有关史料表明,华佗所从事的实际上是一名全科医生的工作,他对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的认识和应用水平代表了当时中医学的最高水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钱超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