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医生即傅连暲,福建省长汀县人,最早为红军服务的“红色医生”,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随后,他又认真地检查了毛泽东的身体,确诊是患了恶性疟疾。“神医”华佗在愿意读通俗历史小说的红军官兵中有一定的知名度,毛泽东在讲了华佗的一系列故事,做了铺垫之后,顺理成章地得出“傅医生就是华佗”的结论。这个赞扬,是高度的,傅连暲也是当之无愧的。......
2023-11-27
华佗料病真如神
《三国志·华佗传》中记载,华佗给病人诊断时,往往能够做到料病如神,预知生死。
一次,广宁太守陈登得了一种怪病,表现心烦、面红、吃不下饭,于是请华佗诊病。华佗号脉后告诉他腹中有虫。华伦为陈登准备了两剂药,陈登喝下药后,约莫一顿饭的工夫,竟然吐出好多虫,病很快就好了。病好以后,华佗告诉他,此病3年后还会复发,如果发作的时候遇到良医,还能救活;若遇不到良医,性命不保。3年后,陈登的病果然复发,怎奈当时华佗不在,无人可治,陈登很快就病死了。
有一位严先生和几个朋友一起拜访华佗,几个人进来后华佗对严先生说,你是不是感到身体有点不舒服?严先生回答说,没有。华佗说,从面相看,你得了急病,不要多喝酒,吃完饭赶快回家。结果,这位严先生吃完饭,在回家的途中发病,当天晚上就病死了。
还有一位许督邮得了胃病后告诉华佗,自己前一天找了一位医官为自己扎针,但是扎过以后咳嗽得非常厉害,晚上不能睡觉。华佗告诉许督邮,他没有扎中你的胃穴,而是误伤了肝,这样一来,你的饭量会一天天减少,5天以后就不行了。果然,到了第5天,许督邮就病故了。
编者的话
这里说的故事,第一、二个病案华佗都是通过望诊、问诊得到的信息;第三个的相国夫人的病案,则表现了华佗的切诊医术。华佗精通四诊,而且在诊断疾病和判断病人的预后上有出神入化的本领。这个本领是靠日积月累的临床实践获得的。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真正东西。
据说,甘陵国(山东的临清)国相的夫人怀孕6个月,突然腹痛难忍,家人赶忙请华佗来治疗。华佗号脉后,告诉甘宁夫人胎儿已死。华佗立即准备了汤药,让甘宁夫人喝下去,果然产下一个已死的男婴。男胎产下后,甘宁夫人的腹痛立即就止住了。
中医小辞典
四诊
中医所谓的四诊即望、闻、问、切。(www.chuimin.cn)
【望诊】华佗看陈登“面红”;从严先生“面相”判定他“得了急病”,都是通过望诊获得的临床资料。
【闻诊】是指听病人说话的声音、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的声动,还要以鼻闻病人的体味、口臭、痰涕、大小便发出的气味。
【问诊】就是问病人起病和转变的情形,寒热、汗、头身感、大小便、饮食、胸腹、耳、口等各种状况。病案中陈登“心烦”、“吃不下饭”;许督邮病情经过等就是通过问诊获得的信息。
【切诊】就是脉诊和触诊。脉诊就是切脉,掌握脉象。触诊,就是以手触按病人的体表病颁部分,察看病人的体温、硬软、拒按或喜按等,以助诊断。华佗“号脉”知“甘宁夫人胎儿已死”就是属于切诊的方法。
医史沉钩
华佗(约145~208)字元化,一名旉。关于华佗故里,学术界普遍认为华佗是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199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欣然为亳州亲笔写下了“华佗故里,药材之乡”的题词。
东汉末年在我国诞生了三位杰出的医学家——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史称“建安三神医”。其中,董奉隐居庐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杏林佳话;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理法谨严,被后世誉为“医圣”;而华佗则深入民间,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内、外、妇、儿各科的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临床麻醉药)、行剖腹术闻名于世。后世每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医家,足见其影响之深远。华佗是东汉杰出的医学家,《后汉书》和《三国志》均为他专门立传。
名家评说
华佗生活的时代,医生的地位低下,再加上那个年代是中国历史东汉末年到三国初期这一段时间,这时候正是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时候,所以史书上只有关于华佗的记载,没有医方传于后世,史书中只留下了他治愈疾病的的一些小故事,所以后世流传的“华佗再世,妙手回春”这个说法,我们只能从华佗治愈疾病的小故事中寻找答案了。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群
有关画说千古中医的文章
傅医生即傅连暲,福建省长汀县人,最早为红军服务的“红色医生”,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随后,他又认真地检查了毛泽东的身体,确诊是患了恶性疟疾。“神医”华佗在愿意读通俗历史小说的红军官兵中有一定的知名度,毛泽东在讲了华佗的一系列故事,做了铺垫之后,顺理成章地得出“傅医生就是华佗”的结论。这个赞扬,是高度的,傅连暲也是当之无愧的。......
2023-11-27
华佗治病手到病除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有一位姓李的将军,其妻重病,久治不愈,请华佗来给她看。华佗走后,李将军妻子的病有所好转,但是过了一百多天,病又发作了,没办法,又请华佗来看。及至“百余日复动”,方再次请华佗诊治。华佗据其脉证,准确的诊断为双胞胎死于腹中,已去一死胎,尚有一死胎附着于母体内而不得下。由此可见,此病的诊断无疑应为肺痈,而绝不会是肠痈。......
2023-12-06
刮骨疗伤显神功三国时代,魏蜀吴恶战连连。将士们取出箭头一看,毒已渗入骨头,劝关羽回荆州治疗。不久,华佗把毒全刮走,敷上药,并把伤口缝合。编者的话华佗为关羽刮骨,只是一个演义故事。关公是人不是神,对于手术的疼痛感受应该是与常人一样的,那么,关公在华佗为其刮骨时为何能神态自若呢?这不难理解,因为华佗发明了“麻沸散”,肯定不会让病人去经受不麻醉就刮骨的痛楚。......
2023-12-06
华佗之死千古遗憾《后汉书·华佗传》记载:三国时期,曹操突然头风复发,痛苦万状。尚书令荀彧请来华佗为曹操治疗头风。有学者研究认为,依照汉律的规定,华佗犯了两宗罪:一是欺骗罪,二是不从征召罪。“大不敬”的具体内容较多,其中“征召不到大不敬”适用于华佗所犯之罪。华佗虽然身陷囹圄,仍不畏强暴,不为利诱,断然拒绝了曹操要他当侍医的要求。这点也就是华佗幼稚之处。......
2023-12-06
大概因为访村的游人多为香客之故,甫一进村,便能在灰墙民房间遇见那些清晰指向华佗庙的路标。华佗庙在半坡之上,如今其附近山林,已被辟作郊野公园。这座青砖素瓦、中西合璧的华佗庙始建于清朝。怀着对古时名医华佗的虔诚崇拜,父子俩在池畔立华佗菩萨位。华佗庙于1990年被定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重修。既然是华佗庙,林间自是聚集了天地精华,孕育出无数珍贵的生灵。......
2023-10-17
华佗妙识茵陈蒿东汉末年,战乱频繁,尸骨遍野,连年欠收,民不聊生,于是乎天行疫疠,瘟病四起。华佗又问那人,吃的是几月的蒿,病人说是三月的。为摸清青蒿的药性,第三年,华佗把根、茎、叶分类试验发现,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病,并取名“茵陈”。他还编歌供后人借鉴:三月茵陈四月蒿,传给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又名绵茵陈、白蒿、绒蒿、松毛艾。......
2023-12-06
不过,华佗即便是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神医”,对小小的“血吸虫”,却无可奈何了——神医也不能包治百病。毛泽东继续涂涂写写,折腾了两个多小时,轻轻一拍大腿,说:“小封啊,你听听怎么样——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华佗无奈小虫何”,纵然是毛泽东十分推崇的神医华佗,身怀刮骨疗毒的绝技,但在旧的社会制度下,势单力孤,也奈何不了肆虐的血吸虫病。......
2023-11-27
华佗读的是几年制?但所从何师,读书几年,则不得而知。华佗那世所罕匹的医疗绝技,主要是通过自学和医疗实践获得的。毛泽东举华佗和李时珍的例子,无非是想说明学制不宜太长,读书不宜太多,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的重要性。即便是医术独步一时俯视一代有如华佗者,也有“无奈”之时,也是要向群众学习的。......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