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各学者提出的衰老学说众多,其中最为重要,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衰老机制的学说有如下几种。老化的机体抗自由基损伤的能力下降。继而导致自身免疫现象增加,抗感染及应激反应能力下降,最终导致衰老。新兴的微量元素衰老学说,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2023-12-06
生命周期中随着时间进展而表现出形态、功能、结构进行性的退变、恶化,直到死亡的过程称为衰老。就汉语字义来解,“衰”指“衰减”“衰退”,“老”指“老年”“老化”。就其衰老机制而言,我们可以把衰老定义为:在正常状况下,生物发育成熟后,随年龄的增加,自身功能的减退,内环境稳定能力与应急能力下降,结构、组分逐步退行性变,趋向死亡,且呈现不可逆转的现象和过程。在此,值得重视的是疾病或异常因素可引起病理性衰老,使上述现象提前出现。
应该指出的是“衰老”与“老年”不能等同,“衰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老年”则是整个机体的一个年龄阶段,进入老年期阶段的机体才能称为“老年”。早在两千年前《楚辞》之《涉江》中就有“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由此表明:“老”与“衰”是两回事,二者根本不同,故有“年老而不衰”之说。
要明确什么是衰老,首先应了解衰老的特性是什么,就目前研究来看比较公认的有以下特性:
1.累积性 衰老是因生命进程中多种多样的外加损伤,造成一些微量变化并长期积累的表现。简而言之,衰老就是生命被动损伤的积累过程,即“积累成灾”。
今时之人,以酒为浆,醉以入房,不知持满,以妄为常,逆于生乐,起居无常,麻场通宵,夜生活丰富,忙于生计,过度疲劳,下岗、失业、社会竞争压力加大等,都会聚集损伤机体,加速“积累成灾”,从而使衰老不请早到。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过劳死”的白领、骨干、精英们,达60多万人。
2.普遍性 衰老是同种生物在大致相同的时间范围内都可以表现出来的现象。也就是说,衰老是自然界所有生物共有的特性,每一种生物个体都会出现衰老。人类生活在大自然环境中,受到众多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人都会发生衰老,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无一例外。这正是:“不出阴阳界,就在五行中。”
3.渐进性 衰老是一个持续渐进的演变过程,即朝着一个方向的量变过程。衰老生物学研究发现,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基因细胞、组织器官不断地进行性地朝着生命老化这一方向前进。这样的变化就像由蛹化蝶一样,所有的量变都指向质变的方向——死亡。
值得可喜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当对人类衰老过程进行有效的干预,除去某些衰老的危险因素后,如清除体内过剩自由基,提高机体免疫力,平衡膳食,有氧科学运动,戒烟、限酒、限食,积极预防肥胖、心脑血管疾病,不乱用药物;以及采用基因抗衰老技术,抗衰老——延长寿命药物等,可以延缓衰老的速度,使某些衰老的征象减轻或消失,甚至能够使衰老过程有所逆转。这一研究发现,给21世纪进入长寿世纪奠定了科学基础。
4.内生性 衰老是源于生物固有的(禀赋、遗传)之内在因素引起的。机体的衰老与死亡,是内在的遗传因素(基因)起主导决定性作用。(www.chuimin.cn)
当然,人类生活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其衰老进程,健康状况,必然受到众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生活环境,经济的发达,社会制度和谐,医疗保健好,能够延缓机体的衰老速度,减少疾病的发生,延长人类的寿命。反之,则可加速机体衰老,缩短人们的寿命。但这些都属外在因素,是衰老的外因。
5.危害性 衰老对生存不利,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细胞生化代谢紊乱,器官功能下降,应激能力减退,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当衰老发展到一定程度,机体越来越容易患病(积劳成疾),成为通常所说的老年病。故有学者提出:衰老是老年病的“百病之源”。从而就形成了衰老—疾病—衰老这一危害性极大的难以解链的恶性循环。
从以上5个特性来界定,衰老是一个具有累积性、普遍性、渐进性、内生性、危害性的生命过程。其最终结果是生命的终结。
既然衰老是一个生命过程,那么人类在这个过程中,从他诞生之日起,直至生命终结,有无规律?“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灵枢·天年》。
《黄帝内经》(天年第五十四章)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已平定,腠理始疏,荣货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簿,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空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译文:人生长到十岁的时候,五脏(心、肝、脾、肺、肾)已发育到一定健全、稳定程度,气血的运行畅通,其生发之气在下,所以喜动而好走(小跑)。人到二十岁,血气开始强盛,肌肉开始长得结实,所以行动更为敏捷,所以好趋(快步走)。人到三十岁,五脏已经发育强健,五脏之气,更加稳定,全身的肌肉坚固,血气充盛,所以好步(稳重行走)。人到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都很健全,到了不能再继续盛长的极点,所以开始走向衰退了。这时皮肤、骨骼开始疏松,颜面的光泽逐渐衰落,鬓发颜色花白,精力已不十分充沛,所以好坐(不喜欢走)。由此可见,从小跑到快步走,然后到平稳的普通行走,至不喜欢走,好坐。整个过程是一个慢慢衰老的过程。人到五十岁,五脏开始衰老,肝气开始衰退,肝叶变薄,胆汁减少,所以两眼开始昏花。人到六十岁,心气开始衰弱,心气不足,心里开始经常担忧,悲伤,血气已衰,运行不利,形体惰懈,所以好卧。人到七十岁脾气虚弱,皮肤干枯。人到八十岁,肺气衰弱,不能藏魄,言语时常发生错误。人到九十岁,肾气(元气)也要枯竭了,其他四脏经脉的气血也都空虚了。到了一百岁,五脏的经脉都已空虚,五脏所藏的神气消失,只有形骸存在,故而死亡。
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出,我们的先贤通过以十岁为周期的生命现象观察,早已掌握了人类从生长至死亡这一生命过程中的机制、特征和内在规律。并得出科学论断——“人之寿百岁而死”。
有关现代抗衰老方略的文章
多年来,各学者提出的衰老学说众多,其中最为重要,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衰老机制的学说有如下几种。老化的机体抗自由基损伤的能力下降。继而导致自身免疫现象增加,抗感染及应激反应能力下降,最终导致衰老。新兴的微量元素衰老学说,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2023-12-06
研究衰老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延长人类寿命。根据生物学规律,哺乳类动物的最高寿命(寿限)相当于性成熟期的8~10倍,人类的性成熟期是13~15岁。可见,中国的圣贤们早已推算出人类的寿命(寿限)。同时也说明,千百年来人类的寿命(寿限)没有重大突破。......
2023-12-06
中医养生产生于上古先民为抗御严酷的自然环境,调整体力,抗御疾病的需要。中医养生,又称摄生、保生、道生等,即保养生命之义,是一种师法自然的健康自我健康管理艺术。《黄帝内经》是中华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2000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黄帝内经》之生命观是中医学关于生命科学的知识结晶。......
2023-12-06
修身养性的每一次实践都使人们更加接近智慧,更加接近理性思维的极致,而我们抗衰老、延年益寿的力量正储存在理性思维的心灵深处。精神因素不仅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且与衰老也密切相关。同样,修身养性其心灵也有“三重境界”。......
2023-12-06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于某些器官组织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重要的信息传递系统。增龄性内分泌腺的老化,会导致某种激素的变化。1.性激素性的衰退,性腺的萎缩,生殖功能的减退是老年人内分泌功能改变的重要标志。说明仍在低浓度正常范围内波动,没有完全丧失睾酮分泌的表现。老年人易出现睡眠障碍,免疫力低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老年性痴呆等。......
2023-12-06
免疫由此被正式提出。如果免疫功能发生异常,必然导致机体平衡失调,出现机体衰老和免疫性病理变化,从而导致免疫性疾病发生。免疫器官有胸腺、骨髓、脾、淋巴结等,其中以胸腺最重要,是免疫系统的中心器官,并与人体衰老密切相关。老年人B细胞分裂能力降低,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导致人体衰老。......
2023-12-06
自由基氧化应激导致衰老,这一规律已从分子水平直到整体水平;从单细胞生物到人类都得到证实。根据自由基理论,衰老及与之相关的退行性疾病主要是因氧自由基对染色体、线粒体、DNA、细胞膜等生物组织应激氧化,毒害性攻击引起的。如果掌握了对抗自由基的方法,就等于打开了健康长寿(抗衰老)的奥妙之门。自由基是人体正常代谢、衰老、疾病、死亡的直接参与和制造者。在正常情况下,生命是离不开自由基活动的。......
2023-12-06
自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宣布肥胖为一种疾病后,肥胖定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加强对肥胖病,特别是老年型肥胖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的研究及防治已成为了老年医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目前,肥胖问题已构成我国公共卫生的新挑战。国内外各级卫生部门对超重及肥胖病均给予高度重视,并正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肥胖平均可减少10余年的平均预期寿命。......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