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三朝皇帝个个绝后。一种观点认为,近亲婚配是导致三朝无嗣的主要原因。2005年2月23日《科学发现报》也刊文指出,清朝晚期,同治、光绪、宣统叔侄三代皆无子嗣,致使无法实现父传子位的继承法,最后不得不从旁系宗族中选定皇位继承人。认为光绪帝无嗣不是因为“近亲结婚”,而是因为长期患有遗精病,这是他丧失生育能力的重要原因。对此,近亲结婚并不能给予很好的解答。......
2023-12-06
咸丰皇帝前后共有皇后妃嫔十九人,他到底更钟情于谁,是更喜欢与之有较多情爱的皇后钮祜禄氏,还是更喜欢以如花似玉,美貌超群和柔媚、以性愛取悦于年轻皇帝的懿贵妃呢?这其中的事情被民间传播的众说纷纭,成为了一个谜团。
咸丰前后共有皇后妃嫔十九人。他十七岁为皇子时,曾娶太常寺少卿富泰女萨克达氏为妻,不久,萨克达氏病故。登位后,咸丰二年(1853)立广西右江道穆杨阿女钮祜禄氏为后(即后来的慈安太后,亦称东太后),同时,晋升为皇子时的侍妾云贵人为云嫔。到咸丰更年时,咸丰帝的内廷主位共有十人。其中的兰贵人,即叶赫那拉氏,也就是后来的懿贵妃,三次垂帘听政,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皇太后(亦称西太后)。那么,他最钟情的后宫之主到底是谁?
《清宫秘史》和《清史演义》中都载道:咸丰改元,挑选秀女,入宫备使。兰儿奉旨应选,秀骨姗姗,别具一种丰韵,咸丰帝年少爱花,自然中意,当即选入宫中,服侍宫中。兰儿素好修饰,到此更妆扮得秀媚阿娜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少年天子一见兰儿便春心荡漾,不能自持。其实,咸丰即位之初,甚至直到他临终以前,他最钟爱敬重的首先是皇后钮祜禄氏,其次才是丽贵人和兰贵人。而绝不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只钟情于会唱小曲儿,衣着入时的兰贵人。
咸丰二年(1852)二月初,风流倜傥的弱冠皇帝首先晋封在皇子时即已结为伉俪的钮祜禄氏为“嫔”,封号是“贞”字。“嫔”在后宫等级中居第五位。紧接着同年五月,咸丰又破格封她为贞贵妃(因中间还有妃一级);六月,又跳一级立为统驭中宫的皇后,时年芳龄十六岁。同时咸丰在即位后首批秀女中亦选中了那拉氏和他他拉氏等人。那拉氏和他他拉氏初次确定的名位为“贵人”(在后妃等级中居第六位,其后还有答应、常在)。那拉氏于咸丰四年(1854)二月被晋升为“懿嫔”。同年晋升的还有丽嫔、婉嫔等。咸丰五年(1855)五月,清军剿灭北伐的太平军后,咸丰只晋升丽妃一人。而到第二年三月,那拉氏生子(即后来的同治皇帝)后,才晋封为懿妃。咸丰帝非常希望丽妃能给他生一个男孩,当时,咸丰喜欢住在咸福宫后槐的同道堂,于是就把丽妃移住在咸福宫。至今,宫中还有咸丰黄笺朱笔写的“咸丰九年月日,丽妃移住咸福宫大吉”的字条。而懿妃则一直住在较远的储秀宫,咸丰当时宠爱丽妃的情形是可想而知的。
但受宠的丽妃始终没有给咸丰生一个儿子,她只生有一女。母以子贵,于是咸丰七年(1857)以后,那拉氏的地位就略高于丽妃一筹,被封为懿贵妃。
但在咸丰九年、十年,每逢宫中大宴,东边第一桌都是后宫之主钮祜禄氏,第二桌是丽妃和琪妃;西边第一桌是懿贵妃和婉嫔。如略去皇后,丽妃和懿贵妃很有些分庭抗礼的味道。
皇后钮祜禄氏,生于满洲官宦人家。她之所以得到咸丰格外垂青,不到半年即从一个六等妃子骤升为后宫之主,不仅是由于她生得秀丽端庄,亭亭玉立,与咸丰少年便结为夫妇,更主要的是她美德出众,幽朔贞静,符合传统的封建道德标准。孝贞后雍容大度,举止端方,每次见皇上总是穿着礼服,所以咸丰十分敬重她,给她起了个绰号,叫“女圣人”。
这种记载,虽不无夸张之处,但孝贞皇后谦恭朴素,明德出众却是实情。咸丰六年(1856)七月,清江南大营初溃,列强修约正急,焦头烂额的咸丰皇帝还是为她年轻的妻子举行千秋盛典,命内务府呈进如意,恭进食品,穿解服二日。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内外相煎,咸丰回天无力,开始厌闻朝政,寄情于酒,不时召御妃子。一日,咸丰夜醉。孝贞后闻之,立刻传唤侍寝的妃嫔厉声斥责,并传谕太监预备杖挞。咸丰退朝后,见后宫气氛不同往常,内竖肃惊,鸦雀无声,一问才知一向慈悲为怀,从不动肝火的“女圣人”,正在训斥昨夜承欢的一个妃子。咸丰不知细故,入内问此妃何罪,孝贞后见皇帝驾到,整襟跪拜,责己谏言:“奴德不逮,不能督率群妃,恐外臣有议奴者,故召此妃戒斥之,无使奴受恶名也。”咸丰知道这是皇后在讽谏自己,心所有触,但嘴上还是笑打圆场:“是朕贪杯,怎能怪她劝酒,从今以后,朕少饮酒是了。”孝贞后谢而起,后宫莫不感佩。(www.chuimin.cn)
性愛和情爱是两种不同层次的爱情,性愛之中往往缺少一种由衷的敬重和钦佩之情,而这种较高层次的感情如果和情爱融合在一起,爱情才会真挚而久远。
咸丰对皇后钮祜禄氏的感情更多于情爱与尊重。而以美貌和柔媚取悦于年轻皇帝的丽妃、懿贵妃,其受宠之情也许要等而下之。咸丰病逝承德后,根据传统习惯,皇后钮祜禄氏被尊为“母后皇太后”。第二天,嗣皇帝载淳亲封其生母懿贵妃为“圣母皇太后”。
据《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中载,慈禧生长南中,善南方诸小曲,因而得到咸丰帝的宠幸,从一个在内廷供人使唤的宫女,变而成为内廷主位之一的“懿贵人”。那慈禧入宫后,得宠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自然首先是如花似月的容貌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慈禧画像的美国女画家卡尔,在为69岁的老慈禧作画之后,写了一本书,名曰《慈禧写照记》。在这位画家的眼里,她看到了:“但见人丛之中,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面带笑容,是个非常漂亮和善的妇女。估计年龄不过四十上下,神情很好,十分可爱。世界上传说这是一个残暴、不可理喻的老妇,现在见到她,和传说完全不同……太后身体的各个部分,非常匀称,漂亮的面容,柔嫩的双手,苗条的身体……”对于古稀之年的慈禧容貌,卡尔的描述不免有阿谀夸大之处,但说妙龄时期的慈禧如花似玉,美貌超群,也许并不过分。这在各种野史笔记和回忆录中,也都是众口一词的。其次,是慈禧在咸丰的后宫中才华出众。如果说孝贞皇后慈安是以德见长,那孝钦后慈禧便是以才见长,属于内慧而外秀型的女子。在半个世纪之中大权在握,从不旁落,直到临死的前一日,仍亲自料理光绪的后事,召见军机大臣,筹议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上尊号的庆典活动,制定监国摄政王(即溥仪之父载沣)授职之礼,引经据典,丝毫不乱,她的政治才能是不容忽视的。
而她的这种长处,早在咸丰时代就已露出端倪。入宫以后,聪貌明慧的慈禧时常在咸丰批阅奏章之时侍候左右,其后军务倥偬,折件极繁,她又协助清检封事、代为分类,及咸丰晚年,懒于理政,她更进一步代阅奏章,参与机要了。
三是慈禧为咸丰生了惟一的一个儿子。咸丰四年(1854)二月,慈禧由兰贵人晋封为一嫔;六年(1856)三月,二十二岁的慈禧在储秀宫生下载淳。咸丰帝喜出望外,当即使朱笔亲封慈禧为懿妃,并升香告祖,作长律以志吉庆:
在内忧外患的煎熬中,咸丰终于有这么一个可以告慰先人的喜讯,其得意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爱子怜母,他对慈禧的宠爱也就更进了一层。六年(1856)十二月,内务府为懿妃举办册封仪事。七年(1857)正月,慈禧又被晋封为懿贵妃,成为后宫主位中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的妃子。
有关大清王朝之谜的文章
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三朝皇帝个个绝后。一种观点认为,近亲婚配是导致三朝无嗣的主要原因。2005年2月23日《科学发现报》也刊文指出,清朝晚期,同治、光绪、宣统叔侄三代皆无子嗣,致使无法实现父传子位的继承法,最后不得不从旁系宗族中选定皇位继承人。认为光绪帝无嗣不是因为“近亲结婚”,而是因为长期患有遗精病,这是他丧失生育能力的重要原因。对此,近亲结婚并不能给予很好的解答。......
2023-12-06
至于他为何受到万千的恩宠却有不同的说法,但都只是推测,至今无定论,成为未解之谜。和珅受乾隆长久宠爱,民间和宫廷有许多传说。其一说是与和珅的长相与身世有关。因此,和珅被乾隆认为是马佳氏再世,开始受到万千的宠爱。在乾隆皇帝这种微妙心理的支配下,和珅平步青云,终于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乾隆朝第一权臣。而这几种传说之所以广为流传,也足以反映出人们对和珅骤然得宠的困惑,试图解开和珅发迹之谜。......
2023-12-06
翼王石达开可谓是太平天国将领中一位“英武天纵”的优秀将领,后因太平天国高层领导内讧,遭猜忌被迫分兵出走,被困大渡河,英勇就义,成为历史悲剧。然而,石达开也在大渡河畔留下了让人至今未解的众多的谜。洪杨内讧,石达开被怀疑和限制,负气出走,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三)翼王信之谜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遭太平天国内部猜忌被迫分兵出走之后,进军四川,结果在大渡河畔被清军与地方土司紧紧围困,成为釜中之鱼。......
2023-12-06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贵为天子的皇帝客死他乡的实属少见,而被英法殖民者赶出京城的咸丰却客死他乡。咸丰闻讯,面如死灰。面对着土崩瓦解的半壁江山,咸丰的意志和他的健康状况一样急转直下,迅速崩溃。然而,深秋塞外,水冷风寒,已病人膏肓的咸丰皇帝,怎能与当年盘马弯弓,纵横驰骋的康熙大帝相比。此时咸丰剧咳不止,红痰时见,他的痨病已到晚期,但英、法公使驻京,亲递国书等项仍未议妥,所以咸丰执意不肯回京。......
2023-12-06
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光绪皇帝之死因由此成了晚清历史上一大疑案。据此认为光绪帝很可能是被李莲英谋害致死的。这些记载均言辞凿凿,坚持认为,光绪是死于慈禧指使的谋杀。第二种说法,则认定光绪帝是被袁世凯、奕劻进药毒死的。光绪帝因此被囚,险些被废。第三种说法持光绪自然病死之说。光绪年方弱冠即患遗精,且在大婚之前。其病状表明,光绪帝的心、肝、脾、肺、肾皆有亏损,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两虚,陰陽俱衰。......
2023-12-06
李秀成的自述完成之后,曾国藩命人删改誊抄一份上报军机处,而李秀成的亲笔原稿则被曾国藩私下保留了下来。对此,罗尔纲先生提出了李秀成“伪降”、“施苦肉计”这一大胆假设。如果李秀成是真心投降,完全可以出卖这些信息以邀功,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干。其三,从李秀成一生出色的功绩以及被俘后的英勇表现上推测,他不像是因为贪生怕死才投降的,一定是另有所图。其四,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李秀成的伪降是可行的和有前途的。......
2023-12-06
关于,“顺治出家”之说,最早见之于清初有“诗史”之称的吴梅村之《清凉寺赞佛诗》,此诗共四首,长达一百余句。此外,还有《清稗类钞》、《清代野史大观》等书中均有关于顺治帝因董鄂妃去世而削发出家的故事。顺治再次申明想要出家的意愿,经玉林力劝,顺治才作罢。以上几则史料表明,顺治十七年八至十月间,清帝顺治决意出家,并剃了头发,但出家未遂。由此可断定,顺治死后火化毫无疑问,这也就证明了他未曾出家。......
2023-12-06
乾隆共有十七个儿子,而嘉庆却排在第十五位。嘉庆先后有八位兄长的早逝,对于他日后的嗣位,无疑是关系甚大。嘉庆在初时之所以不大显眼,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生母后台不太硬。可以这样说,嘉庆之得以嗣承大位,很大程度是他自己克勤力学、涵濡德义的结果。嘉庆得以嗣位,除了他自身的条件外,其外部条件,特别是诸兄弟情况的变化,实在是太重要了,也是太富传奇性了。......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