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拒绝李秀成突围的提议,固守天京。洪秀全的去世,对太平天国运动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根据上述资料,大多史家认为洪秀全系“服毒自杀”。这样,《李秀成自述》原稿的发掘无疑成为了研究洪秀全死因的关键证据。研究者认为,由于他在此前的两份奏稿中,都谈及洪秀全自杀之事,所以把李秀成供词中洪秀全病死“改定”为自杀,应该在情理之中。因此,要想揭露洪秀全的真正死因,还需要挖掘更多的史实来加以证实。......
2023-12-06
当清宫大内还沉浸在春节的欢庆气氛之中时,突然传出孝全成皇后患病“暴死”的消息。正当春风得意,年仅三十三岁的孝全皇后为何会突然患病身亡呢?就此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孰是孰非,内有隐情。
道光二十年(1840)正月初六,清宫大内还沉浸在春节的欢庆气氛之中。
突然传出皇后患病的消息,道光帝陪同皇太后前往看视。五天后,即十一日夜二点左右,皇后崩。道光亲自前往看视,八点左右,道光又陪同皇太后前往祭奠。道光帝当即传谕,派惠亲王绵愉、总管内务府大臣裕诚、礼部尚书李照、工部尚书寥鸿呈总理丧仪。
这就是正史中有关孝全皇后之死的基本文字内容。至于为何得病,得的什么病,不得而知。
道光前后共封过三位皇后,第一位是孝穆成皇后,是道光为皇子时的嘉庆元年(1796)被册封为嫡福晋,死于嘉庆十三年〔1808)正月,其皇后名分是道光即位后追封的。第二位是孝慎成皇后,在孝穆成皇后死后被嘉庆册封为道光的继嫡福晋,道光即位后立为皇后,于道光十三年(1833)四月去世。
孝全成皇后是道光的第三位皇后,道光初年入宫。小时候,其父顾龄任职苏州,其聪明、贤惠堪称一时之冠。入宫后,曾经仿照民间的七巧板,将木片削成若干方块,排成“六合同春”四字,作为宫中新年的玩具,为皇宫的深宅大院增添了喜庆气氛。直到咸丰初年,京外还有人仿其遗制,以致被《清宫词》誉为:“惠质兰心并世无,垂髻曾记住姑苏。谱成六合同春字,绝胜斑玑织锦图。”所以,钮祜禄氏入宫后,以美貌聪慧、心灵手巧而深得道光宠爱,连连晋封。孝全皇后初入宫时,就跳越过了答应、常在、贵人三个等级,被册封为妃,以后在短短的十四年间,又迈上其余五个台阶,达到了一个宫中女人昼思夜想的巅峰地位——皇后,其升迁速度是相当快的。孝全的晋封之快,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明,她在道光那里得到了特殊的宠幸。
既然如此,正当春风得意,年仅三十三岁的孝全为何突然患病身亡呢?对此,正史并无明载。然而,我们通过其他史料,还是可以找到解答这一问题的某些线索的。
道光二十年(1840)时,道光帝己年近六十岁。在这之前,就已开始考虑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当时的合适人选一是孝全皇后所生的皇四子,一是静皇贵妃所生的皇六子。这年,就四皇子和六皇子而言,年龄大致相当,身体发育均属正常,四皇子以敦厚见长,六皇子则以聪颖取胜,两人各有所长,不分伯仲;就孝全皇后和静皇贵妃而言,前者为皇后,自然位居第一,后者为皇贵妃,地位仅在皇后之下,排名第二,两者虽有差距,但差距不大,难分优劣。
据说,道光帝两位皇子中,究竟确定谁为继承人,一直举棋不定。在封建时代,皇宫内嫔妃的地位常常依赖于皇子的地位。正所谓“母以子贵”。孝全皇后当然明白这一点,她知道,只有让自己的儿子成为皇太子,继而登上皇位,自己的地位才能巩固。所以,孝全皇后担心六皇子一旦登上皇位,其生母就会扶摇直上,那她的地位也就难保了。可是,事情的发展偏偏违反意愿。道光二十年(1840),孝全皇后听到传闻,说道光帝欲立六皇子为皇储。她实在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皇后的儿子不能立为皇储,偏偏要立一个妃子的儿子。听到这个传闻后,孝全皇后饭吃不下,水喝不进,越想越恼火,在寝宫憋了三天,最后想了个破釜沉舟的毒计。
一天,孝全皇后在自己的宫内摆了一桌美味佳肴,请皇子们都来品尝。
孝全皇后欲在皇子们进食时,毒死其他皇子,便在鱼中下了鸠毒。当皇子们坐在桌前准备动筷的时候,孝全皇后把四皇子叫了出来。(www.chuimin.cn)
“我儿,一会儿吃饭时,不要吃鱼。”
“为什么?”
“那鱼是做给六阿哥吃的。”
“那为什么我不能吃?”
“不为什么,不让你吃,你就别吃。”
“不,你不告诉我,我就吃。”四皇子耍起了性子。孝全皇后没有办法,就把实情告诉了皇子。四皇子听罢,睁大了眼睛好半天没说出话来。要知道,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现在又同在上书房学文习武,兄弟几个是蛮有感情的,现在怎么能看着他们被毒死呢?皇子们开始进餐时有说有笑地品尝着,一会说“这个香”,一会儿说“那个鲜”,吃得津津有味。当六皇子伸过筷子夹鱼时,筷子还没碰到鱼上,桌下就挨了一脚,直疼得“哎哟”了一声。隔了一会儿,十一皇子来夹鱼时,桌下也挨了一脚。这两脚使他们都悟出了门道。结果谁也没再吃这道鱼,孝全皇后的陰谋也就没有能够得逞。
当时孝和太后还活着。太后听到了此事大怒,立刻下令赐孝全皇后自裁。道光帝听说后,急忙从前宫回来,替孝全皇后求情。无奈皇宫里家法森严,太后又执法如山,道光帝无计可施。孝全皇后徘徊良久,最后不得不自缢而死。史书对此多有隐秘,只曰“暴崩”。
也有说是孝和太后故意毒害而死的。
道光十六年(1836),孝和皇太后六十大寿,皇宫内隆重庆祝。道光帝率王公大臣、皇后钮祜禄氏率六宫妃嫔分别向皇太后祝寿。皇后钮祜禄氏为讨皇太后的喜欢,写了不少诗词,颂扬皇太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皇太后的六十大寿庆典之后,一天,道光帝到皇太后处请安,无事闲话,说到了皇后的聪明才智,谁知皇太后流露出无限惋惜的神情。道光帝感到非常惊异,向皇太后追问原因。太后说:“女子以德为重,德厚才能载福。如果只凭一点才艺,怕不是福相。”其实,太后这些话,本来也是随便谈到的,并没怎么介意。不料,这些话后来传到皇后耳中,钮祜禄氏非常不高兴。她心里犯开了嘀咕,慢慢地,感情上和皇太后产生了隔阂,行动上也就有了表现,每次给皇太后请安时,言语中总有些刺激性的话。时间长了,矛盾越来越大。道光帝和皇后的感情本来非常好,皇太后每次的责备,道光帝又都讲给皇后听。皇后越来越生气,见了皇太后也就顶撞得更厉害。一些嫔妃知道了这件事,出于对皇后的妒嫉,也到皇太后面前说皇后的坏话。这样,皇太后与皇后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道光十九年(1839)腊月,北风狂吹,寒气逼人。一天,皇后外出,患了感冒,有几天未到皇太后处请安。谁知,皇太后亲自来到皇后处探视,问寒问暖,格外亲热。皇后感到自己过去做得不对,心里很不是滋味。转眼到了道光二十年(1840)正月,皇后的病已基本好了,便到皇太后处问安。皇太后很高兴,拉着皇后的手问这问那,十分亲热。以往的矛盾似乎冰解了。过了一天,皇太后派两名太监特意给皇后送来一瓶名酒品尝。皇后很高兴,当着太监的面就斟了一杯,一饮而尽,还对太监说味很甘美,多谢皇太后。但是,就在这天夜里,皇后去世了。上面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已经查无实据、无法证实了。
有关大清王朝之谜的文章
洪秀全拒绝李秀成突围的提议,固守天京。洪秀全的去世,对太平天国运动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根据上述资料,大多史家认为洪秀全系“服毒自杀”。这样,《李秀成自述》原稿的发掘无疑成为了研究洪秀全死因的关键证据。研究者认为,由于他在此前的两份奏稿中,都谈及洪秀全自杀之事,所以把李秀成供词中洪秀全病死“改定”为自杀,应该在情理之中。因此,要想揭露洪秀全的真正死因,还需要挖掘更多的史实来加以证实。......
2023-12-06
对于陈名夏的死因,史家有种种解释,但大体不出“党争致祸”或者“满汉矛盾牺牲品”诸说。实际上陈名夏之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皇权与议政王大臣会议间的冲突。在顺治皇帝倚靠的这批汉官中,陈名夏隐然为其领袖。陈名夏逃脱一死,还得到正黄旗籍的庇护,其余不少人却因牵连受祸。赐大学士洪承畴、陈名夏、陈之遴及汉尚书高尔俨等朝服各一袭,为陈名夏制造复出的机会。......
2023-12-06
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三朝皇帝个个绝后。一种观点认为,近亲婚配是导致三朝无嗣的主要原因。2005年2月23日《科学发现报》也刊文指出,清朝晚期,同治、光绪、宣统叔侄三代皆无子嗣,致使无法实现父传子位的继承法,最后不得不从旁系宗族中选定皇位继承人。认为光绪帝无嗣不是因为“近亲结婚”,而是因为长期患有遗精病,这是他丧失生育能力的重要原因。对此,近亲结婚并不能给予很好的解答。......
2023-12-06
在皇太极治丧期间,一场激烈的皇位之争展开了。目前史学界普遍认为,顺治继位是清统治集团内部“窥视神器”的折衷方案,具体地说,就是肃亲王豪格和睿亲王多尔衮的明争暗斗,最终将一个乳臭未干、年仅六岁的娃娃福临,即一年后入主中原君临天下的顺治皇帝推上了皇帝的宝座。然而,只要分析一下清初立储的特殊情况和顺治的母族所处的贵宠地位,就不难发现这一问题的谜底。......
2023-12-06
翼王石达开可谓是太平天国将领中一位“英武天纵”的优秀将领,后因太平天国高层领导内讧,遭猜忌被迫分兵出走,被困大渡河,英勇就义,成为历史悲剧。然而,石达开也在大渡河畔留下了让人至今未解的众多的谜。洪杨内讧,石达开被怀疑和限制,负气出走,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三)翼王信之谜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遭太平天国内部猜忌被迫分兵出走之后,进军四川,结果在大渡河畔被清军与地方土司紧紧围困,成为釜中之鱼。......
2023-12-06
1657年,南怀仁受欧洲天主教耶稣会的派遣,来中国传教,1688年死于北京。于是以西洋人为师,发奋学习,开始了与西方传教士的频繁交往,这成为南怀仁见宠于康熙的最为主要的原因。闵明我于1660年抵澳门,后因历法之争被囚禁,1671年释放后在广东传教,南怀仁推荐他来京讲学,博得康熙信任,1685年接替南怀仁任钦天监正之职。康熙二十六年,南怀仁坠马受伤,次年卒于北京。康熙对南怀仁的宠信,源于对西方科学的热爱,而南怀仁出色的能力,......
2023-12-06
经过多年的争论,绝大多数学者接受了李自成遇害湖北通山说。为此,1988年国务院核定并公布湖北通山九宫山李自成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次,李自成在崇祯十六年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后又称“新顺王”。另据通山县博物馆毛彦斗《通山金石铭李闯》一文称,通山各地发现了不少足以印证李自成殉难九宫山的金石铭文。......
2023-12-06
然而,咸丰能继位是多方面的原因,有咸丰师父的精巧设计,有咸丰的忠厚等,也有至今未解的因素。三皇子的相继死去,使年近半百的道光帝悲痛万分,对于皇朝未来的继统大事隐怀不祥之兆。咸丰皇帝继位前同其弟奕訢之间的争夺,就表现得十分激烈。......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