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柔道世界冠军周爱明:中国情缘

柔道世界冠军周爱明:中国情缘

【摘要】:站在我面前的就是中国前56公斤级柔道世界冠军周爱明,你一时很难把她和柔道运动员联系在一起。作为中国第一批柔道队员之一的周爱明,前后接受柔道训练二十多年。韩国报纸以“中国柔道冠军引领韩国新潮流”报道了那次访问。在开办经营柔道馆的同时,周爱明经常代表美国专业队参加在美国举行的各项柔道比赛。

纽约的法拉盛。站在我面前的就是中国前56公斤级柔道世界冠军周爱明,你一时很难把她和柔道运动员联系在一起。人们想象中的柔道运动员都是健壮粗犷的,但眼前的周爱明却很秀气端庄,她先静静地品了一口咖啡,然后慢慢拉开了话题。

奥运会,推动了中美的体育交流

今年八月,周爱明作为奥运会柔道比赛的裁判,去北京参加了奥运会。谈到奥运会,她依然十分兴奋。对能参加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奥运会,她感到很荣幸。奥运期间,她一直和美国奥运代表团在一起,穿梭于美国奥运代表团和中国奥组委之间,并负责美国柔道队队员的中国参观访问事务。“美国柔道队的队员,特别喜欢中国北京的胡同,古老的中国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去中国之前,他们对中国的印象都是很乱、很脏,到中国实地一看,和他们的想象截然不同。街道干净,人们友好,胡同生活体现了中国人的乐趣。有的美国柔道队队员当时就生出想法:要在胡同里买下一套房子,经常住在北京,好尽情享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次奥运会,不仅中国柔道队取得了好成绩,中国拳击队也获得历史性的突破。中国拳手以两金一银一铜的总成绩名列拳击单项赛事的金牌榜首席,邹市明在48公斤级的比赛中,为中国夺得奥运历史上的首枚拳击金牌。81公斤级决赛张小平的金牌,表明中国拳击在大级别项目中已经跟上世界水平。中国拳击队的优异成绩,引起了美国同行的密切注意。美国奥委会和拳击队表示有意在这方面和中国加强合作和交流。周爱明作为美中运动协会的会长,目前正在纽约组织一场“新石杯中美自由搏击争霸赛”,即以美国的拳击对抗中国的散打,时间定在明年二月。将中美两种截然不同的搏击方式揉在一起,想必是一场十分精彩、有趣的比赛。

从小受苦磨炼了意志

周爱明出生于上海。她从小就酷爱体育,但是在动乱的“文革”年代,因为父亲是“政治犯”被抓、天天被打,以后父母又双双被发配到中国安徽定远县——至今还是安徽最穷的县之一。小小的爱明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只得跟着父母来到安徽,五六岁的她不得不学会自己生活,砍柴、担水、喂猪、放牛,什么都做,这也造就了她非常独立的性格。以后,她想通过当兵回到城里,因为父亲的政治问题受到连累没有被批准。直到“文革”结束以后,才有机会考入上海体校,终于实现了自己从事体育的愿望。

周爱明清楚记得自己12岁刚到上海体校的时候,因为训练很辛苦,又是长身体的时期,粮食不够吃,衣物不够用,很长时间都是体校的老师资助她粮票、布票。心怀感激的爱明也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训练很刻苦,到现在浑身都有伤。她的老师很喜欢这个聪明、刻苦的学生,一直舍不得让她离开体校。因为成绩优异,不久她就被选入刚刚成立的中国国家柔道队。1988年,周爱明经过自己两个多月的复习,考入了上海体育学院,成为当时中国柔道队唯一的一位大学生。作为中国第一批柔道队员之一的周爱明,前后接受柔道训练二十多年。她先后参加过1986年德国的世界锦标赛、1988在韩国举行的第24届奥运会的柔道比赛、1992年的巴塞罗那举行的奥运会柔道比赛,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只是当时女子柔道运动在国际上开展得不够普及,并没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1993年,周爱明作为教练带学生去韩国参加柔道比赛时,认识了当时汉城外国语大学的学者、现在的先生。先生的汉语讲得很好,是在韩国定居的中国乒乓球世界冠军焦志敏的翻译,那次专门为周爱明当翻译。当时的访问受到很多韩国人欢迎,引起不小的轰动。韩国报纸以“中国柔道冠军引领韩国新潮流”报道了那次访问。对韩国的成功访问,也让先生几年以后成功地把太太周爱明追到手里。(www.chuimin.cn)

人才在异国也会受尊重

1997年,周爱明和先生决定来美国发展,这对周爱明来说又是人生中的一次新挑战。刚来时,人生地不熟,英语水平有限,过去的辉煌并不为美国人了解。在中国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周爱明不屈服的性格。住定以后,周爱明开始到别人的柔道馆训练,她很快就被注意上了。她出色的柔道技术一经展露,很快就有四家柔道馆邀请她执教,连新泽西的警察局也闻讯赶来,邀请她为警官们培训。就这样,周爱明的名字一下就传开了。以后,她就与人合作,自己开办了柔道馆。目前周爱明和他人一起拥有三家柔道馆,有学生一千多人。在开办经营柔道馆的同时,周爱明经常代表美国专业队参加在美国举行的各项柔道比赛。1999年,她获得了在奥兰多举行的美国国际邀请赛冠军,2002年,她又获得了在费城举行的国际邀请赛亚军。以后,美国柔道队也聘请她做教练。

帮助中国孩子 心系中国体育

来美后,周爱明也积极创办开发自己的商务,这些多半和体育有关。目前,她正在和拳王阿里的教练合作一个柔道、瑜伽健身计划,希望更多的人通过这个计划受益。作为受中国培养多年的专业运动员,周爱明不忘在异国他乡尽自己的努力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做出贡献。她在纽约创立了自己的组织——美中运动协会,担任这个组织的会长。这个组织旨在为推动美中之间的体育交流和发展服务。周爱明坦率地指出,中国的现有培养体育人才的制度应该得到改进,要更多地引进个人竞争制度,改变实质上仍然存在的“大锅饭”、靠关系的状况,不然会埋没很多人才,不利于体育人才的成长。她也指出在美国的华人中,也存在不重视孩子体能、意志的培养,只鼓励他们学习艺术数理,不鼓励他们健身的情况。

也许是从事体育多年的原因,周爱明形成了为人爽快、乐于助人的性格。汶川地震发生后,她亲自去现场做义工。看到现场的惨状,内心深受震动。她说比较自己正在考高中的12岁女儿在美国幸福的学习生活,灾区那些孩子真正值得社会同情帮助。她为地震灾区捐赠了希望小学,还制订了帮助单亲家庭孩子的计划,她说要做更多的事情来帮助地震灾区的孩子。

2008年10月于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