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吴冠中画展:纽约展示形式决定内容

吴冠中画展:纽约展示形式决定内容

【摘要】:吴冠中在20世纪50至70年代,致力于油画风景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从20世纪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大胆强调形式美感的人。吴冠中认为美术作品是靠形式来感染人的,形式语言不好就不能感动人,他觉得所谓内容即题材不是最重要的,形式语言不能感动人,作品就不能发挥作用。他认为美术作品是“形式决定内容”。吴冠中的景物画在他创作后期变得越来越抽象。

上海美术馆和亚洲协会举办的中国著名画家、也是在国画上最具创新精神的吴冠中的主题为“革命水墨:吴冠中绘画”(Revolutionary Ink: The Paintings of Wu Guanzhong)画展,正在纽约的亚洲协会展出。

“通古今之变,成中西之美”,这是李霖灿评价吴冠中的话。吴冠中打通古今中西,他理解古今艺术变化规律,融合中西艺术之长,创造了一种新的、有独特个性面貌的艺术风格。

吴冠中(1919—2010)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出生于江苏省。 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吴冠中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6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李超士、常书鸿及潘天寿等学习中、西绘画。1942年毕业,任国立重庆大学助教。1946年考取公费赴法国留学。1947—1950年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同时在洛特工作室学习,并在卢佛尔美术史学校学习美术史。吴冠中1950年秋归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吴冠中在20世纪50至70年代,致力于油画风景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他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如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从20世纪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表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内心感受。他的作品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

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在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作为美术教育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在20世纪中国艺术的重大转变时期,提出了个人主义、形式主义、现代主义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问题。因为这些观点富有争议,常引起中国的艺术家和学术界之间的激烈辩论

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基础,他的绘画源于写实,逐渐走向表现,又不断输入中国写意元素和抽象元素。他的绘画重情感表现,善于把自己内心的激情融入点、线、面、色彩和独特的构图之中。他重视写生,重视对客观自然的体验,但更重视自己的感受。他的艺术跳动着时代的节奏,带有鲜明的中国色彩并具现代性。他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大胆强调形式美感的人。他的这一主张和他的绘画实践成果,推动了20世纪晚期的中国艺术走向现代。(www.chuimin.cn)

吴冠中认为美术作品是靠形式来感染人的,形式语言不好就不能感动人,他觉得所谓内容即题材不是最重要的,形式语言不能感动人,作品就不能发挥作用。他认为美术作品是“形式决定内容”。

他主张艺术要让人看得懂,主张“风筝不断线”,认为艺术家要研究抽象美,有对抽象美的认识,艺术作品才会有强烈的形式美感。

这次展出选择了吴冠中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04年最好的作品。主办者特别提到:当大多数艺术家在20世纪70年代寻找西方艺术灵感时,吴冠中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期开始转向传统。展览追溯他此时期创作的作品,看得出他善于从中国丰富的水墨画历史遗产中学习,也代表了他激进的个人风格。他带有鲜明艺术风格的作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水墨画新的发展过程。

他的景观水墨画清楚地展现了有数百年传统的中国水墨山水画打下的坚实基础。吴冠中的画明显受到山水画大师郭熙的影响,从他的笔触中也不难看到从宋到清这段历史时期水墨画对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创作的作品,又打破了传统,大胆使用鲜艳的色彩、自由的笔墨,极为注重形式。从展览中可以看到吴冠中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00年,在中国各地写生和绘画过程中产生的不断反思传统和大胆试验的范例。

在建筑物与日常生活题材中,吴冠中善用传统水墨画以小博大的特点,以小的景物元素,体现大的自然环境的庄严和威严。这些描绘农村家庭和城镇建筑的画作,明显融入他心目中的人造环境,让人们从他绘制的建筑景物流畅的节奏中获得美感。

吴冠中的景物画在他创作后期变得越来越抽象。从1990年以后创作的作品大部分显示意图,再现状态、情绪和概念。例如,他不再像通常水墨山水画那样以近距离方式观察,以具象手法描绘花鸟细节,而是完全沉浸在大的环境之中。在这个问题上,他说:“我想表达的是发生在我的脑海空间和时间的转换。我用我的眼睛看到的许多表象,激发我内心还没有看到的不可预知的转变。”

2012年7月于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