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教师风采:让黄土高坡长财宝

教师风采:让黄土高坡长财宝

【摘要】:黄高宝:让黄土高坡长财宝黄高宝,34岁,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中东部地区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黄高宝要攻克的正是传统的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甚至多熟,从而在有限的土地中每年多打一季粮食,最终提高粮食产量。这种打击往往能使爱笑的黄高宝几天不说话。黄高宝和同事黄鹏、张恩和等人不断总结经验,适时将目前农业上各种新技术吸收进间套耕作方法中,粮食产量不断提高。而黄高宝自己依然安贫乐道。

黄高宝:让黄土高坡长财宝

黄高宝,34岁,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提出的多熟制农作物间套作增产的系统机理和组分机理,为带田制作物增产提供了理论依据。专家评价其贡献突破性的。7年时间,他和同事为甘肃省新增粮食两亿多公斤、新增经济效益近10亿多元。

出身农家、专事农学,黄高宝此生看来是跳不出“农门”了。但这个憨憨的年轻人却以自己的学识和毅力,使甘肃中东部地区的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一跳再跳。

跳的法宝就是10年来他一直从事的“吨粮田”和“双千田”的研究与推广。所谓“吨粮田”就是年亩产粮食1 000千克,“双千田”是在一亩农田里年收粮食500千克,同时经济作物收入1 000元。

10年前,要给农民讲这两田,农民会甩给你两个字——胡谝(吹牛)。

对于甘肃中东部地区的农民来说,“吨粮田”原本只是一个美好的梦。甘肃中东部地区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由于海拔高、积温少,一年只能种一季农作物,年均粮食单产旱地只有100~150千克,水地只有300~400千克。

1990年,年仅25岁已经研究生毕业两年的黄高宝,和导师胡恒觉教授主持承担了“甘肃中东部高原一熟制不保灌区农田高产高效技术示范与推广”课题,通俗的说法正是“吨粮田”和“双千田”。黄高宝要攻克的正是传统的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甚至多熟,从而在有限的土地中每年多打一季粮食,最终提高粮食产量。

变一熟为多熟,靠传统粗放的耕作方法显然不行。黄高宝和他的同事们大胆地推行“间作、套种”集约农作方法。“间作”是在同一块田里,同一个生长期,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套种”是在前一种作物生长后期套种另一种作物。

通过不同农作物搭配实现立体种植,在有限的面积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照等资源。看起来比较简单,其实里面蕴含着很深的学问。在甘肃中东部平均海拔1 500米以上地区是否可行,更需要反复试验研究。

为此,黄高宝每年都有三四个月呆在田里,有时甚至半年以上。长期的农田生活,使黄高宝养成了很多农民习性:喜欢蹲在田里看庄稼,其乐趣不亚于一个农民。为了观测作物受光度,他可以大中午一干几个小时,日头再毒也不怕。用水冲洗剖面观测植物根系时,他学会了与蚊共舞。(www.chuimin.cn)

最大的苦恼是有时辛苦一年测来的数据,却找不到规律。既然是实验,必然有可能失败。这种打击往往能使爱笑的黄高宝几天不说话。过后,他又一头扎了进去。

最难的还是推广。当黄高宝向农民介绍“吨粮田”技术时,依赖经验的农民大多嗤之以鼻。黄高宝开始时不得不给一部分农民一些好处,鼓励试种。

科学毕竟是科学,这样种植的农户,在一亩田里用不到50%的实际播种面积,收获了和别的农户一亩大田差不多的小麦,又用另一半土地多收入了一季玉米,玉米的产量和普通农户量也差不多,一亩地发挥了两亩地的效力,等于把一熟变成了两熟。于是,采用这种方式的农户喜笑颜开,沿用传统耕作方式的农户瞪大了眼睛。

很快,采用这种耕作方法的农户越来越多。一些农民学到了技术后,把技术转化为农民的语言: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园一尖、一深一浅、一长一短配对种。黄高宝和同事黄鹏、张恩和等人不断总结经验,适时将目前农业上各种新技术吸收进间套耕作方法中,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在推广的当年,一些示范田产量突破了1 000千克大关。在此基础上,黄高宝和同事又搞起了“双千田”,将粮食作物的搭配种植变成“粮菜型、粮药型、粮果型、粮经型、粮菌型”等粮经复合型的多熟种植类型,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解决了农民的钱袋子问题。

在许多基层农业科技部门的协作下,到1993年,甘肃中东部地区先后建成高产高效“吨粮田”、“双千田”84万多亩,其中“吨粮田”亩产达889.6千克,比基础单产提高55.74%,有27.86万亩亩产达一吨;“双千田”亩均产粮546.6千克,亩非粮收入1023.32元,较基础增粮10.11%,增收103.42%。累计新增粮食两亿多千克,新增经济效益两亿多元。

“吨粮田”和“双千田”的理论和技术成熟后,甘肃省开始大规模推广。到1996年,在省内13个地州市,51个县共建成“双千田”262.88万亩,平均亩耕地产粮534千克,亩非粮收入1248.6元。累计新增经济效益7.848亿元。而黄高宝自己依然安贫乐道。

(记者黄博)

(原载《中国青年报》2000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