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教师风采:博士研究生导师师尚礼教授

教师风采:博士研究生导师师尚礼教授

【摘要】:博士研究生导师师尚礼教授师尚礼,男,汉族,1962年10月生,甘肃会宁县人,中共党员。担任草业科学专业牧草与草坪草种质资源与育种方向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招收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11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

博士研究生导师师尚礼教授

师尚礼,男,汉族,1962年10月生,甘肃会宁县人,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科学农学博士学位。

现任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农业推广硕士草业领域培养协作组成员,中国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草学会草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常务理事,甘肃省沙草产业协会理事,白银市政府农业项目专家。

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000年评为甘肃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2004年评为第五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长期从事牧草与草坪草种质资源与育种方面的教学工作,为本科生讲授《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等课程,为研究生讲授《高级牧草育种学》、《种子学》、《试验设计与案例分析》等课程。1996年以来,发表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论文12篇,主持和参与完成的教学研究成果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担任草业科学专业牧草与草坪草种质资源与育种方向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招收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11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www.chuimin.cn)

主要研究方向为:牧草与草坪草种质资源与育种,苜蓿根瘤菌生物菌肥开发应用。主持或参加完成科研项目11项,科研成果获甘肃省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4项,科技部组织验收1项,育成苜蓿新品系2个,参加育成了“甘农3号”紫花苜蓿新品种。

目前承担的在研项目有:“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西北优势和特色牧草生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业部(农业行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西北区域人工草地优质牧草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优质抗逆苜蓿新品种选育”、奶业专项子课题“优质高产抗逆苜蓿和饲料作物新品种选育”和“西北饲草和饲料作物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子课题“牧草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和整合”,农业部课题“牧草种质资源保种繁殖”、“牧草种质资源中心库评价”和“国外草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标准搜集”、甘肃省人事厅“555”人才资助项目“加拿大燕麦种质资源引种评价与适应性研究”等。

主编出版专著《草坪技术手册·草坪草种子生产技术》、《优质苜蓿品种及栽培关键技术》,副主编出版专著《优质苜蓿栽培利用》、《牧草种子生产技术》,参编出版专著《退耕还草技术》。组织编写世行环境基金(GEF)系列培训教材《野生牧草种子采集和贮藏指南》、《草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评估技术》、《甘肃省GEF项目管理者必读》、《草地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参与式草地资源管理理论与技术》、《草业可持续发展与草地管理》和世行环境基金(GEF)玛曲湿地保护系列丛书《玛曲湿地草地管理》、《玛曲湿地草地监测方法》、《玛曲湿地草地有害生物防治》。参编的草业大型研究专著《苜蓿科学》、主持编写的《草地工作技术指南》正在印刷出版过程中。目前正在主持编写专著《苜蓿根瘤菌多功能促生作用研究》。

在国内重要刊物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苜蓿根瘤菌溶磷和分泌植物生长素能力研究》(《草业学报》,2007,Vol.16,No.1)、《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溶磷和分泌生长素能力》(《草地学报》,2006,118,5)、《寒区旱区间歇性干旱对接种根瘤菌苜蓿草地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土壤通报》,2007,Vol.38,No.0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