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博士研究生导师孙万仓研究员的教师风采

博士研究生导师孙万仓研究员的教师风采

【摘要】:博士研究生导师孙万仓研究员孙万仓,男,汉族,1957年 2月生,甘肃会宁县人。1982年起在甘肃省农科院工作,1998年晋升为研究员。担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油菜遗传育种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目前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 11名、博士研究生 1 名。长期从事油菜等油料作物新品种选育研究及品种资源研究工作。另有2个项目获甘肃省农业技术改进奖。

博士研究生导师孙万仓研究员

孙万仓,男,汉族,1957年 2月生,甘肃会宁县人。1982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2000年获湖南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1982年起在甘肃省农科院工作,1998年晋升为研究员。2002 年调至甘肃农业大学工作。1991年、1999年分赴加拿大、澳大利亚出席第八届、第十届国际油菜会议,2001年作为中国政府外派专家在伊朗工作,从事油菜改良研究。

现任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工程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第十二届国际油菜大会组织委员会委员、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委员。1999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8年被评选为甘肃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999年入选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002年成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为本科生讲授《作物育种学》、《植物育种方法论》、《油料作物育种专题》、《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等课程;为硕士研究生讲授《植物分子标记技术和应用》、《作物杂种优势原理和技术》等课程;为博士研究生讲授《作物育种方法及育种目标的历史演变》等课程。

担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油菜遗传育种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目前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 11名、博士研究生 1 名。(www.chuimin.cn)

长期从事油菜等油料作物新品种选育研究及品种资源研究工作。研究证实冬油菜在西北旱寒区可以安全越冬,首次提出冬油菜在西北旱寒区种植的可行性;首次提出超强抗寒冬油菜品种的概念,并开展冬油菜抗寒改良实践,选育成功抗-30℃极端低温的超强抗寒冬油菜品种“陇油6号”(DQW-1);主持育成了“陇油1号”及“陇油2号”、“陇油3号”、“陇油4号”、“陇油5号”、“陇油6号”等冬、春油菜新品种;创建了抗-30℃极端低温的冬油菜抗寒材料MXW-1和WYW-1,其抗寒性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对抗旱种质芸芥进行了研究,鉴定出了1个芸芥新栽培类型——和田芸芥;在Eruca sativa、Sinapis alba、Brassica campestris、Brassica nigra等3个属、4个种中获得了自交亲和突变体;选育了新型的油菜不育细胞质L04-05A,正在进行恢复系的选育和强优三系杂交组合的筛选;首次在国内通过抗生素诱导获得了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并实现三系配套。

先后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6项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9项获国家、省(部)及地(厅)级以上奖励。其中,“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低芥酸、高油分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1号’”、“双低甘蓝型春油菜品种‘陇油2号’”等3个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低芥酸白菜型春油菜品种‘陇油3号’”等4个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另有2个项目获甘肃省农业技术改进奖。

目前主持的在研项目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所属课题“西北旱寒区主要作物抗逆新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集成示范”、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芸芥自交亲和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甘蓝型油菜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L04-05A的分子鉴定及其恢复基因分子标记和三系杂交种选育研究”、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油菜新型雄性不育胞质的创建及三系杂交种选育研究”等。

主编出版专著《世界油料作物》(1991,兰州大学出版社)。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Plant Genetic Resources》、《中国油料作物学报》、《西北植物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译著一部。代表性论文有《冬油菜在西北旱寒区的适应性和北移的可行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2):2716-2726)、《芸芥(Eruca sativa Mill.)与芸薹属(Brassica L.)3个油用种的远缘杂交》(《作物学报》,2005,31(1):36-42)、《Overcoming self-incompatibility in Eruca sativa via chemical treatment》(Wancang Sun, Qiyuan Pan, Zigang Liu,Yaxiong,Meng.《Plant Genetic Resources》, 2005, 3(1):13-18)等